防疫“心聲”㊴丨死亡,教會我們珍愛生命

很多人覺得,在疫情之下談論死亡,是一件會讓焦慮加重的事情。

但這又是一件逃避不了的事,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會發現,關於生與死的思考會時常來造訪我們。3月26號晚,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精神科主治醫師、中級臨床心理治療師、心理諮詢師陳佳佳,作客四川新聞廣播直播間,帶來一堂關於“生命教育”的課程。

防疫“心聲”㊴丨死亡,教會我們珍愛生命

我們必須承認:疫情之下,對於那些突然死亡、或者被認為本不該死亡的人們,他們的家屬要面臨更為複雜的心理衝突;因為規律的生活被徹底打破,日常的幸福再也無法挽回。

而面對親人的離開,不同的人會表達出不同的情緒:一些人會陷入悲痛,一些人會感到憤怒,還有的人會極力否認;在此之後,還有很多人會出現焦慮和失眠,或者軀體不適以及社交疏離,他們會時常感受到內疚和自責,一些無法表達悲傷的人,可能會整個人陷入麻木狀態,外面的疏導進不去,裡面的悲痛出不來。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真正理解死亡,真的學會告別呢?

第一、面對死亡,充分哀悼。

西方一些國家,在親友去世以後,往往會坐在一起談論死者生前的故事,整個過程中,大家的情緒能逐漸緩解,在心理治療師看來,這個過程就類似於一次集體心理治療。

我們國家也有自己的殯葬習俗,這種儀式化的過程,能夠讓親友得以充分宣洩情緒,各種悲憫和傷痛可以通過儀式中設置的瑣事緩緩消化。

值得一提的是,哭本身就是一種哀傷的過程,這是一種正常且高級的心理過程,哀傷是人在喪失以後的自然且健康的過程,是可以自然恢復的。

第二、重新認識死亡。

生與死就像一塊硬幣的兩面,無法單獨存在,任何一面獨立出來,都沒有了意義。陳佳佳提到,有一個詞語叫“向死而生”,“有老師經常跟我們說,人一生下來就從生的一端走向死的一端,有的人還要插隊,而醫生的作用就是阻止插隊的。”所以,理解到死亡的必然性,我們就能建立良好的“生死認知”。

第三、建立希望,活在當下。

在重要的親友離世後,很多人經常會出現“社交隔離”的情況,他們需要一段時間躲起來療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建議逐漸恢復以往的人際關係,通過建立新的工作計劃或人生目標,讓生活重回正軌。陳佳佳表示,完成目標可以帶來自我價值感,人際交往能豐富自己的內在世界,讓他們能以更具有靈活性的方式看待重要親友的死亡。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因為無法接受現實的緣故,有的家庭會禁止談論死亡,但逝者的影響依舊存在,而且往往會通過某種無意識的方式傳遞下去。我們說,哀傷是人在喪失以後的自然且健康的過程,但如果人不能好好哀傷,就可能轉入一個病態的過程——抑鬱。久而久之,內心壓抑的情緒還有可能轉化為身體的症狀,比如疼痛等等。只有當這些情緒被覺察到、被逐漸發洩後,很多症狀才會逐步緩解。因此,建議有需要的人群,尋求專業的幫助,逐步表達自己的哀傷,完成對自己的重新認同與整合。

防疫“心聲”㊴丨死亡,教會我們珍愛生命

在這全民一心、抗擊疫情的時光裡,為了有效疏導和緩解大家可能出現的負面情緒和心理問題,四川新聞廣播FM106.1全新打造心理防疫特別節目《防疫“心聲”》,2020年2月17號起每晚21點15到22點,權威的心理專家將做客直播間,為您剖析、疏導與答疑。

如果您有任何關於心理防疫的問題,歡迎關注“四川新聞廣播”微信公眾號,以語音或者文字的形式發送您的問題,或者每晚在我們節目的直播期間,也就是9點15到10點,撥打85982561,我們將在線為您提供幫助。

與此同時,我們也開啟了“心理疏導公益計劃”,誠邀心理輔導專業人士加入,希望您通過“四川新聞廣播”微信公眾號與我們取得聯繫,讓我們一起用聲音傳播溫暖,用溫暖救治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