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病得快死了,為何還罵走唯一能救他的神醫?原因讓人感動

瞭解中國歷史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劉邦這個人物,他的一生也是充滿傳奇情的,雖然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但是也是備受爭議,尤其是從後世學者的評價中,大多數都是刻薄寡恩、忘恩負義這樣的評語。之所以這樣評價他,是因為他在功成名就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和地位,把那些幫助他攻打天下的功臣良將都誅殺了,比如說韓信、彭越等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這句話被他表達的淋漓盡致,因此也讓他在歷史上遺臭萬年,後人對他唾罵不已。

劉邦病得快死了,為何還罵走唯一能救他的神醫?原因讓人感動

雖然劉邦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但是他刻薄與狹隘的品質,也是讓很多人所不吃的,但是他真的如同後世人們評價的這麼狹隘自私嗎?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就算性格再不好,但是他此前說的一些言論,卻能最表現他的人品性格,劉邦也是如此。

公元前196年,劉邦率領著軍隊親自去討伐派軍,他在戰場上是非常英勇的,為了親手誅殺淮南王英布這個反賊,在一直戰鬥在最前線,最後雖然成功斬殺敵人,但是在過程中卻中了一箭,這對他的身體造成了很大的損害。要知道當時的劉邦已經70多歲了,身體已經非常衰了,再加上受了重傷,讓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戰場上沒有較好的醫療條件,所以在回京的過程中舟車勞頓,也讓他的病情加重了。

劉邦病得快死了,為何還罵走唯一能救他的神醫?原因讓人感動

短短几個月下來,他的身體破壞的非常的嚴重,以前在戰場上受到的舊傷也都復發了,再加上所受的箭傷不斷反覆,甚至到了全面感染的地步,還發著高燒,眼看就要不行了,只是始終憋著一口氣,沒有嚥下去罷了。當時的情況非常的危急,劉邦隨時都可能丟掉性命,呂雉也是非常著急的,所以在天下廣尋神醫,最後也的確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了一個很厲害的神醫。根據一些歷史資料記載,這名神醫還是比較厲害的,有把握能夠治好劉邦。但是讓人非常意外的是,劉邦不僅沒有同意治療,反而將這名神醫大罵了一頓,並且把他給趕走了。

劉邦病得快死了,為何還罵走唯一能救他的神醫?原因讓人感動

按理說當時劉邦已經快死了,作為一個快要死的人,應該會有很大的求生欲,不會放掉任何一個可能生存下去的機會。而劉邦的所作所為,也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畢竟在當時這個關頭,他隨時都可能喪命,這名醫生可能是唯一能夠拯救他的人,但是他卻沒有接受對方的治療,大罵了對方一頓之後,給了他50斤黃金,就把他趕走了,這的確是不符合常理,所以很多人猜測裡面可能是有一些隱情。比如說他不相信呂雉,所以也不相信他請來的大夫,要知道只要他死後,呂雉就會成為權力最大的那個人,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原因並沒有這麼複雜,他的確是罵給呂雉看的,並不是不相信她,而是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是怎麼治也治不好的,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呂雉還會源源不斷的給他找醫生,如果他死去的話,這些醫生就會受到牽連,也會面臨更大的危險。

劉邦病得快死了,為何還罵走唯一能救他的神醫?原因讓人感動

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不給別人帶來危險,雖然大罵了醫生一頓,但是他仍然給了對方50斤的黃金,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可見他的本質還是非常寬厚善良的,這也是他能夠奪取天下的原因。歷史上也有很多關於他善良的歷史資料,在他的一生中,救的人要比殺的人多,比如在攻滅秦朝之後,並沒有大肆屠殺平民,對於平民都非常的寬容,就算後來殺死了項羽,也沒有項氏家族斬草除根,這是很多統治者都做不到的,可見他的心胸寬廣。也許看到這裡大家非常疑惑,既然他這麼寬厚善良,為什麼還要住上韓信彭越這些功臣呢?其實歷史上的記載還是有點誇張的,他並沒有像朱元璋那樣大肆誅殺功臣,他當皇帝之後一共封了100多個諸侯,但是殺掉的也只有淮陰侯韓信,其他的人都得到了善終。

劉邦病得快死了,為何還罵走唯一能救他的神醫?原因讓人感動

就算是曾經背叛過他好幾次的雍齒,最後也得到了封賞,甚至還可以頤養天年,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劉邦並不是一個濫殺功臣的人,他想要殺的,只是那些帶有威脅性的異性王而已。之所以殺掉韓信,劉邦也是仁至義盡,雖然他在戰場上立下了很多的功勞,但是為人的性格非常的桀驁不馴,甚至後來還害死了酈食其,而且固陵之戰的時候,對劉邦見死不救,但是就算如此,劉邦依然把他封為楚王。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劉邦對他還是非常仁慈的,但是他在成了楚王之後,仍然怙惡不悛,甚至還收容了劉邦最討厭的鐘離昧,當時朝廷大臣們紛紛請求,將韓信逮捕處死,但是當時劉邦仍然選擇了寬容。直到後來在會獵雲夢之計中,才決定叫他逮捕處死,但是後來又立即宣佈大赦天下,對於自己親手栽培起來的將軍,劉邦並不捨得將他處死,但是他並沒有因為劉邦的寬容知錯就改,反而趁著劉邦出征的時候,選擇了造反,最後才丟掉自己的性命,他的死完全可以說是咎由自取。

劉邦病得快死了,為何還罵走唯一能救他的神醫?原因讓人感動

我們不應該把韓信彭越的死,歸咎在劉邦身上,因為在一定程度上,劉邦並不是一個薄情寡義的人,雖然他也有自己的缺點,但是與缺點相比,在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身上的人情味,就算他最後成為了皇帝,依然非常的寬容大度,有著很大的容人之德。也是他這種人格上的魅力,才會有那麼多的人願意支持他,擁戴他,幫助他建立了大漢朝。所以說如果瞭解劉邦的話,就知道他在歷代封建帝王中,算得上是一個最寬容的皇帝了。看了這篇文章之後,大家是不是對他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呢?從他的寬厚之心,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也難怪他能成為一個王朝的開國皇帝。

參考文獻:《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