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錢袋子”要怎麼穩住?發改委發話:“這件事”成重中之重!

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在不斷改善每個家庭的生活狀態,同時也在改變著人們的資產狀況。在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的共同作用下,人們的“錢袋子”也在發生變化。


隨著老百姓消費需求的不斷擴大,以及市場環境的“更新換代”,如何穩住“錢袋子”成為了人們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部門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


其中明確指出,在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方面,要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完善分紅激勵制度,堅決查處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分紅派息權益的行為。也就是說,老百姓要想接下來穩住“錢袋子”的話,資本市場將會是重中之重。


你的“錢袋子”要怎麼穩住?發改委發話:“這件事”成重中之重!


可能對於資本市場這個概念很多人都不能完全理解。簡單地來說,普通家庭所接觸的資本市場,大都來自家庭資產中的投資,主要的表現就是居民財產性收入。


而所謂的財產性收入一般指家庭擁有的動產、不動產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等。具體到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目前主要包括居民投資各類金融產品,以及購買債券、股票等獲得的收益。


具體一點來講,就是家庭內炒股、炒房、購買理財產品、出租房產等投資性行為,都是參與資本市場的活動。因為收入的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在手裡有錢之後都開始對此資產進行投資,也就是增加“錢袋子”裡財產性收入的比重。


早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城鎮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的佔比就達到了10.3%,炒股、購買債券已經成為很多城鄉居民理財的重要選項。


顯然,家庭資產的投資現在已經十分普及。資本市場對於普通人的影響已經變得越來越大了。也正是因為如此,資本市場的變化對老百姓財產的影響也在不斷變大,甚至還會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


所以國家在提升居民消費能力的同時,明確提出要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從而保證老百姓資產的穩定性。


你的“錢袋子”要怎麼穩住?發改委發話:“這件事”成重中之重!


那麼對於參與了資本市場投資的人來說,接下來應該做什麼呢?對此,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確保自己投資性財產的“理性”,未來市場建設在不斷完善、機構能力在不斷提升,資本市場可能會有很多“誘惑”,但是對待投資性收益最好能保持理性,在穩步推進的同時,更要給自己留好“退路”。


除此以外,就是要針對自己的理財和投資多做評估,時刻關注資本市場的變化,只要跟得上各種變動,“錢袋子”才能更好的穩住!



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轉載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覆並刪除處理。

你的“錢袋子”要怎麼穩住?發改委發話:“這件事”成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