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农村住宅,用来作为战争、灾难和动乱时的避难处,有意义吗?

雨露雪雾霾


我国曾经有过“深挖洞,广积粮”的时期,在那一时期,全国许多地方的山上都挖有山洞。但到了八十年代末的时候,这些山洞大抵都被废弃了。

那么,这些山洞为什么要废弃呢?

原因很简单!----没用。

据说,现代战争都是不见人的战争。如果敌方想消灭你,你就是钻入地下也逃不过劫难。因此,再花许多代价去维护这些山洞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不如放弃。

至于说动乱的问题几乎是不存在的。除非发生了战争才有可能发生动乱,否则,谁也“乱”不起来。因此,这种想法近乎天真。

农村住宅与山洞相比,其坚固性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用山洞来防御现代战争都不行,试图用农村住宅来防御现代战争更是玩笑一个。因此,从防御战争或防止动乱的角度上来看,保留农村住宅无任何意义。

虽然说农村住宅不能用作防御现代战争,但农村住宅还是有其它用途的。譬如,用来休闲居住---在城市呆久了会感觉厌烦,指不定在那一年想换个环境休憩一下。这个时候就可以回到农村的住宅里小住一段时间,用以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再譬如,可以用来养老----人总有年老的时候。在年老的时候人们会常常想起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村口的那棵柿子树......在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有回老家的冲动,就会想回老家定居。倘若老家还保留有住宅,就能够满足自己的心愿,从而使自己少一些遗憾。

我曾经讲述过一个在宝鸡生活了几十年的一个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在60多岁时有了回老家定居的想法。于是,他每晚都会失眠,都会泪湿枕巾。即便是睡着了,他的梦里也全部是老家的影子。在这种状态下,他毅然决然地舍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回到了一无所有的老家定居。在回老家定居的过程中,他遭遇过种种困难,但仍然改变不了他要“叶落归根”的决心。终于在经历了两三年的努力后,他在老家“买”了一块地盖起来房子,完成了自己定居老家的心愿。

扯远了。总而言之,保留农村住宅用来防御战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这些住宅在现代化的武器装备面前根本不堪一击,是没有任何防御用途的。况且,动乱的概率几乎是零。如果从防御的角度上去讲,保留农村住宅没有任何用途。不过,农村住宅用来小住或养老倒是不错的。因此,最好将农村住宅保留下来,以供自己需要时使用。


老胡说三农


我记得在俺村后大概不足三里路的山前怀,那里曾经有一个医院,名字就是部队编号医院,村里老人说那是为了发生战争时,从前方送回伤员可以隐藏在这儿诊治。


题主这个建议和当年我们村后医院目的如出一辙,是为了防患各种动乱、各种战争的场所,只不过我们村后医院是为了给伤员预备诊治场所,题主是为那些因为进城市而放弃农村老家的农民,他们留做动乱年代可以避难的场所。

让我来说说当年我们村后医院在我的记忆里经历了什么过程:最初那就是一个医院,里面有医术高明的医生,有敞亮的门诊,还有住院的地方,从山半坡往下一排一排建了四排房屋,不是楼房,但在当时我还是觉得豪华极了,现在想想,只不过就是屋顶高了些,屋内涂白墙很白而已。

我记忆里,四里八乡农民们谁若是生病了,都会用车推着,或者骑自行车来治病,可没多少年以后,医院里的医生都撤走了,只剩下空空壳,于是后面两排本来通着的大房屋,被隔开成一小间一小间,于是医院从此被叫成了党校,这个党校最少维持了有十年,因为我从一年级上小学时,就有党校那里居住的孩子下来一起读书,后来我们读完了初中,党校依旧每年有去我村学习的孩子。


党校那些人撤走以后,那里被空置起来,也就是说准备了多少年的一个后方医院,一直都没有用上,我们当然希望用不上,最后几十年过去,房屋变得破烂不堪,一直到前几年,那个被村民们称为村里最好的风水宝地,被拆了后,建成了豪华漂亮的五星级大酒店,从此失去了它最初的意义。

有可能进城定居的农民孩子们,把老家房屋收拾的宽敞明亮,以备万一,可以在灾难时回老家逃难,其实单纯的只是为了避难,我觉得真是没有必要,谁都不能预测灾难,也不知道灾难发生时究竟哪里会是比较妥帖的场所。以这个为目的保留农村老宅,好像没有必要性。

但如果是保留老宅是为了节假日回去享受田园生活,也为了将来退休后再回农村,住在老房里度过余生,那就很有必要了。


悠然见东山


很有意义,在战争、灾难和动乱时,农村具备以下条件和优势:

1、农村更安全:一旦发生战争,首先倒霉的就是大都市,这里人口众多、是经济和科技聚集地,也是首选攻击对像、在城里都是高楼大厦基本无处可躲、在农村可以躲进山洞或地下,相对安全些。

2、农村更有保障:在城里水、电、煤气、食物等物资在灾难或动乱面前很难正常运行和补给,一旦被切断,后果不堪设想,而农村则不会,农村有土地就有吃的、有地下水就有喝的,有吃有喝那怕是比较长时间也不用担心。

3、农村更灵话:在城里,生活成本高,居住面积小,不可私自拆建,危机来临前无法大量存储物资和修建避难所,而农村则可以,农村是自家宅基地,地方大,拆建灵活,很多想法都可以实现。

总结:保留农村宅基地是非常有意义的,即使没有危难,那里也永远是我们的根,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太平、幸福、美好的年代,我们的国家也非常强盛,希望你说的这些情况永远不会发生!通过这次肺炎疫情,大家的危机意识都提高了,这是好事,但也不要过度恐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厦门程哥


看了几位朋友的回答,大部分认为在农村准备一处住宅,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但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在农村准备一处住宅以防战争或灾难,这种想法是很天真的,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首先,作为一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发生战争和动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回顾我国建国70年的历史,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前的困难时期,也没有哪个国家敢对我国发动战争,到是我们有能力走出国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至于和印度,越南的军事摩擦,都是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何况现在我们国富兵强,更没有谁敢对我国轻举妄动。所以说,生活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根本就没必要做这样的打算,我觉得有点杞人忧天了。

如果你在农村准备一处住宅,不是为了平时居住,只是用来躲避战争或动乱的话,那很可能一辈子你都用不着。但是,农村房子如果长时间不住的话,轻则变型漏雨,重则坍塌,必须经常进行维修。从城市到农村,来来回回,这对一个普通家庭,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是很多家庭难以承受的。

再说了,如果每个城市家庭都在农村准备一处住宅,那得占用多少土地啊,本来就已经空心化了的农村,将成个什么样子?这与国家发展城镇化,建设新农村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可以说,这个想法虽然很好,但并不实际,基本没有可行性。假如一旦战争爆发,必须全民皆兵,同仇敌忾,哪能一避了之?


十里八村众乡亲


农村宅基地,其是国家为保障具有本村户口农民的居住问题,而提供的具有“福利”性质的集体建设用地。盖在宅基地上面的建筑主要是农民的住宅,当然也包括一部分的附属建筑,比如猪牛圈等。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老百姓的生活。昨天看到一则新闻,百步亭小区因当地实施为期三天的摸底排查而暂时不准居民进出,该小区里一位80岁独居老人因家里燃气灶电池没电而饿了一天,幸好社区民警得知后送去电池,不然都不知道还会饿多久。

总的来说,面对灾难动乱时,城市居民生活受到的影响,要比农村要严重一些;农村应对这些问题时,至少可以在吃饭方面自给自足较长时间。

那么,保留农村住宅,用来作为战争、灾难和动乱时的避难处,又有多大意义呢?

为应对一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遇的灾难,就将自己已经不住的房屋当作避难处准备。这期间的投入人力物力是巨大的,一方面房屋需要不定期修缮;另一方面还要定期更换过期的储备物资。

另外,还会受到现行政策的限制,农村住宅虽然是农民的私有财产,但住宅下面的宅基地却是集体所有。

如果仅是把不住的住宅当作紧急是避难处,长期闲置住宅自然会影响房屋的质量。若是再长年失修,房屋就容易破损甚至坍塌。

存在质量问题的房屋,又怎么能作为避难处呢?

因此,总的来说,没有比较为了“未雨绸缪”而保留房屋,特别是不再居住的农村住宅,或者仅为该目的而新建房屋。

农村住宅的意义,是用来保障日常居住的,而不是当作特殊时期的避难处,毕竟战争、灾难、动乱等情况在我国发生的概率非常低,这几乎与未雨绸缪没关联。

当然了,如果你家缠万贯,有足够的能力这样做,保留老家不住的房屋那也未尝不可的,既可以给自己留个念想,或者某一天还真的能派上用场。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妥之处望指正。

关注乡鉴,更多精彩等您来看。

乡鉴


津昔认为:保留农村住宅做为避难所没有意义,有条件保留的话,这两个用途意义更大,你觉得呢。



一、做为避难处没有意义

  1. 战争灾难几乎不可能发生

人类社会发展目前的文明程度,战争已经不会出现像以前一样大范围陆战了,乡下几乎接触不到战争灾难了。万一发生世界性战争,也会是没有硝烟的经济战、科技战,还没到农村战争已经结束了,农家院也派不上用场。

人类最大的灾难,可能就是今年的疫情一样的不可预料的疾病,农村住宅也派不上多大用处。

2.人们一心发展经济

国家规划了两个100年战略目标及五年经济计划,都聚精会神谋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增强,百姓财富增长,幸福感更强。谁还有心思打仗,再过几年人均10万元了,都会去度假等追究幸福开心,努力发展壮大自己财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农家住宅留住做避难处没有任何必要。



二、两个更有意义的用途

老家房子放着可惜了,充分利用,我觉得有两个用途还比较有意义。

1、城里家庭乡下固定的周末旅馆

城里人平常比较辛苦,小孩子没有见过祖国的广袤农村,周末需要有个农家院子放松,可以固定下来,种种菜,带孩子认识认识大自然。

简单装修,水电搞好基础建设,又有农人当教练,帮助城里人在乡下才喝玩乐,也不要价格高,城里人不花多少钱就返乡了。



2、办小规模农村老年大学

尽快有养老院,但都比较集中,一个乡镇也不会有几个,老年人怀旧,目前养老院隔离了老年人的情感,也比较孤独。

乡下老宅闲置的比较多,稍稍改造,有个类似城里的老年大学。老年人在那里自助或者提供简单基础服务。老年人能与儿时伙伴一起娱乐、交流,也方便年轻人闲时去看看熟悉的老人。



津昔建议:有条件的,把农村住宅实惠点让出来使用权,让有意愿的任参与创业或服务,为农村老年人办小规模老年大学,或者改造成城里人的乡下周末旅馆。

我先抛砖了,你觉得还可以怎么用,期待你的高见,评论、关注我,交流有关话题。


津昔


你的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而且也很有实际意义,就从这次冠状肺炎疫情来看,由于农村既时采取了封存封路的措施,就把这次疫情全部挡在了村头村外,全国所有的农村都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也就都没有受到疫情的传染和传播,这样,也就保证了所有留在农村的农民朋友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果用战争年代的话说,那就叫“坚壁清野”,那就叫“村自为战”,每个村屯都成了一个严密封锁的与世隔绝的堡垒,敌人想进也进不来,因为村民们已经把敌人阻挡在了村屯之外,而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粮有菜,有肉有蛋,别说坚持一个月了,就是坚持几个月,甚至说坚持一年,农民朋友们们都能够生存下去的,这次冠状肺炎疫情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这也给我们在今后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通过这次实战之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的话,全国农村就能更早的提前进行预防,就能更早的提前做好物质储备和思想准备,全国广大农村就能更好地战胜这样的困难的!



那一年我们遇到了非典,让我们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今年我们遇到了冠状肺炎疫情,有了那次非典的经验和教训,这一次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就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措施,果断的进行封存封路,严格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村庄,为保证广大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严格禁止村民们走入村庄,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封村封路,是非常正确,也是非常及时的,更是非常有效的,虽然刚一开始的时候,有些农民朋友们有些理解不了,有些接受不了,有些适应不了,但是经过实践证明,封村封路的措施是非常正确,正是由于果断及时的采取了封村封路的措施,才保证了广大农村这一块净土上,没有受到疫情的危害和影响,农村保卫战的成功,也为城市消灭疫情的保卫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句所谓“待在家里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的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被实际证明了,这句话是一句非常正确的至理名言,如果当时农村没有采取封村封路措施的话,外人进入了农村,就能可能把疫情传播传染到农村的!



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我们更不希望有战争,我们曾有过刻苦铭心的教训和伤痛,日本侵略我国的那场战争,造成了我们3000多万同胞的伤亡,我们也相信,我们有强大的人民军队,敌人胆敢对我们发动战争,我们也会将他们彻底消灭掉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的,战争的危险会时刻发生,战争袭击的目标,首先是城市,城市的水电气,城市的交通运输,城市的医院学校,城市的各种公共设施,都是敌人袭击的重点目标,假如真的有战争发生的话,城市就可能变成战争的焦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也就无法生活了,也是会有大量城市居民逃往农村,躲避战争灾难的,我们也可以说,既使真的战争爆发了,农村还是一块安全的土地,战争的火焰是不会燃烧到农村土地上,由于农村农民朋友们有粮,有菜,有水,既使没有电力供应的话,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朋友们还是可以基本上维持正常生活的,所以说,即使是战争的年代,农村也是安全的!



有过非典疫情,有过现在的冠状肺炎疫情,这样的疫情,都是非常危险的传染性疫情的,而这样的疫情,在今后也是存在的,也是可能发生的,这一点,任何人都不会否认的,而这样的疫情,也是有人为的原因,人为的的原因就是敌对势力发生的生物战争,细菌战争,比如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时,在东北的731部队,日本的731部队就是使用了生物细菌战的方式,拿我们中国人的身体做试验,将生物细菌病毒传染给我国那些无辜的人民,来夺取我们同胞的生命,进而达到占领我国国土的目的,还有在战争中使用的生物细菌武器,都可能爆发成大面积危险疫情传播的,而且这些疫情的传播,都是无药可治的,如果战争中使用细菌武器的话,细菌武器的袭击目标也一定会发生在人员密集的城市中的,而绝不会把细菌武器袭击在广大农村的土地上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既使将来真的发生了战争的话,农村还是安全,所以,保存住农村的住宅,或者在农村留下自己的一个宅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不是人为的投放生物武器或者细菌武器的话,在自然的条件下,就像这次冠状肺炎疫情,在将来也可能会发生的,疫情的发生地一般也都会在人员密集的城市,因为在人员密集的城市一旦发生疫情的传播,传染会非常快的;在农村有没有可以发生自然疫情的危险呢?这一点也是不可否认的,在农村也会有疫情发生的,但是,由于广大的农村人广人稀,在某一个农村发生了疫情的话,传染也会缓慢的,也会得到及时控制的,也会得到及时治疗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农村永远是一块安全的净土,农村永远是最适合人类生活居住的地方,农村地广人稀,农村山清水秀,农村没有环境的污染,生活在农村的人也会健康长寿的,通过这次疫情发生之后,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农村朋友们会坚守着自己在农村的阵地,农民朋友们外出打工了,他们也不会放弃农村的户口,不会放弃农村的土地,不会放弃农村的宅基地,不会放弃农村的房屋的,他们也一定会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一条退路,一条叶落根归根的平安之路的!

农村永远是世外桃源,农村永远是一块干净的土地,农村也永远是一块安全的净土,如果想要想保留住农村的住宅,就要保留住农村的户口,只有保留住农村的户口,你才可以保留住在农村住宅的,因此,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或者向你问题所说的,在农村留有住宅,用来作为战争、灾难和动乱时的避难处,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通过这次疫情的教训来看,在农村保留住宅,是更有意义的了!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从善如刘L


保留农村住宅,用来作为战争、灾难和动乱时的避难处,有意义吗?

肯定是有意义的。经历过这次疫情后,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这点。

在阿丽20多岁的时候,还觉得多数农村住宅均已荒废,破旧不堪,保留着也没有多大意义。但随着年龄渐长,环境变化,经历很多事后,觉得保留逐村村住宅真的很有必要。尤其是经历这次病毒疫情爆发,更让人体会到农村有家有房的重要性。

我们就拿此次疫情灾难来说,住在农村的人无疑是幸运的。以阿丽当地为例,全市感染人数只有3例,均来自县城以上,农村无感染人口。而且整个陕西地区,农村感染的人数非常少。

农村有住房可以防疫防难,一是因为农村地方宽广。二是农村住房以及人口不密集,感染传播的几率小。

所以如果在农村还有自己老房的人,尽量把住宅保留下来,以防在大灾大难事用。当然现在是和平年代,国家也在高速发展,一般战争或者动乱也不会发生。但像这次疫情爆发有时防不胜防,在这种情况下,老家有住房保留,则可以回到老家,远离疫情。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

总的来说,现在农村居住比较适宜。如果农村老家还有房的人,就不要急着卖掉处理掉。给自己农村留个老房,也相当于留了个退路。

我是村官阿丽,欢迎大家关注!


村官阿丽


面对今年突发的肺炎疫情,作为一个现在在农村老家种地的新农人来说,对于题主的这样一个说法表示同意。我就跟大家谈谈我们农村在面对此次疫情的日常生活吧!

首先来说由于是在春节的时候,咱们农村过年的氛围或者说年味还是比较浓的。大家进入腊月的时候就开始买菜,割肉和买鸡,鸭,鱼肉等等,包括用自己家种植的小麦打100多斤的面粉。可以说对过年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城里,并且准备的吃的喝的最少能够保证十天半个月不出家门是没有问题的。最为重要的是咱们农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一个小菜园。

我想这就是大家觉得在战争,灾难和动乱的时候咱们农村是最好的避难所的原因。民以食为天,种地主要种的还是粮食作物,虽然说现在咱们农村家里每年存的粮食都比较少,但是最少也能存能够满足一家老小一年的口粮。

就那我这几年种地来说吧,每年都会在麦囤里囤上1200多斤小麦,可能是自己是80后的原因,我们家是三个男孩子小时候基本上没有一年到头都能够吃上白面馒头的。特别是在冬季的时候都不干重活了,妈妈每隔3-4天都会煮上一大锅的红薯,胡萝卜,贴上一锅的玉米窝窝头或者锅饼吃。即便这样到了每年的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家还得借大伯母家的小麦打面粉吃。面对这样的童年让我明白了“家里有粮心不慌”的道理,所以每年我都会囤上一些小麦。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留下保命钱。


其次就是农村老家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们,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大家对于亲情也是越来越淡薄了。但是在面对灾难或者动乱的时候,能够帮自己一把的应该就是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们。这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上阵父子兵”。

面对不可预知的灾难和动乱,也许农村真的是最好的避难所。在这里不会让你感到孤独,即便在肺炎疫情期间,自己的家人和左邻右舍还是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特别是对于大家比较关注的吃饭,吃菜的问题,谁家没有菜了,人少的邻居就会把自己家的菜给拿出来先吃。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冬瓜是非常大的,隔壁老嫂子家只有他们三个人在家,把自己家的大冬瓜切开的时候就会给左邻右舍一家分一点。这也许就是我们农村人在平常不过得一个行为,但是在危难的时候却又显得弥足珍贵,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回到农村老家生活的一个原因。

农耕世家虽然不一定能够飞黄腾达,但是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懂得劳动是最光荣的,特别是对于有小孩子的家庭在农村小孩出门玩就不用担心他跑丢了。


豫东小农


我曾经设想的一种未来状态,这里说说其中一部分。1、农村有个小别墅,不管中式,欧式,田园式,你喜欢什么盖什么,但必须在规划区域内;然后房前屋后是个菜园子,然后自己还有土地产权证,用于流转得到收益;房屋是节能环保型,外侧拥有保温层,地面有内暖,屋顶有太阳能电池板,有地下冷风系统,一切已环保为主。2、城市里有一套房子,在城市或者周围的工业区有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周内大人上班,孩子上学,周末可以回农村种种菜,小住两天,多余的菜还可以带回城市吃。3、有一辆油电混合中大型车辆,电量可以满足市内日常通勤使用,油可以偶尔来一次自驾游。4、城市道路地面上只有自行车、行人,到处绿树成荫,鸟鸣震震,公园、湖泊、树林。地下是四通八达城市道路,所有城市道路接入小区,学校,单位,政府部门,公共地下停车场。城市公交车站均设在地下,红绿灯均根据流量智能控制。5、所有中型以上城市修筑快速以及高速铁路,纳入国家快速运输网络,市内可以采取新能源车辆,市外可以选用快速节能的高铁,研发高速快运列车,所有快递公司小件货都通过高铁运输,城市已高铁站为主设立交通枢纽站,高铁,长途汽车(不通高铁城市间交流),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停车场等等。以普速铁路站设普铁货运站,运行普速客运列车和大件货运;促进公转铁,减少公路上面大货车数量,降低石化燃料使用,保护环境。6、国家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对地级市进行拆分,把区县进行合并,增加地级市数量,实现中省市三级政府,镇级政务中心,村级居委自治的行政体制;通过部门合并,办事流程优化,所有企业个人事务均在镇政务中心办理。7、通过国家交通通道建设,配合通信,供水,燃气管铺设,方便建设以及紧急救援战备用途。先写这么多,欢迎拍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