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吃得多不長壽,拿得多心裡荒,愛得多常傷神,恨得多易斷腸

《道德經》第七章:天長地久

【原經】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一、笑看路邊花開落,閒倚危閣向秋風

老子這一章開篇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天長地久,這個命題背後實際上是說,為什麼人不能長久?老子告訴世人,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就是因為“不自生”,何謂不自生,就是不自私,心無雜念,浩蕩從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天下蒼生,這是天地生生不息之道。


道德經:吃得多不長壽,拿得多心裡荒,愛得多常傷神,恨得多易斷腸

通過這句話,老子告誡我們世人,不管我們標榜的多麼高尚,我們都心懷私心和雜念,總是對世界對他人有無限的慾望和訴求,最終都回到自已這個中心上來,生前糾結萬分,死前不能瞑目。

這裡的天地,實際就是指的道,老子讓我們人要效仿天地之道,自然而來,自然而去,來時感恩,去時無意,不害人,不傷物,放下種種不合時宜的慾念就會達到生命的最高境界。當然,老子這裡講得長久,並不是永不死亡,而是指能夠順應自然的法則,不因私夭亡,不因欲折壽,一個人索取的越多,導致悲劇的機率就越大,生命越不可能長久。

面對老子的告誡,在這裡我也送大家四句話:吃得多不長壽,拿得多心裡荒,愛得多常傷神,恨得多易斷腸。

古人語,少食多壽,這裡的少,主要指量,吃太多胃腸負擔會加重,身體發發胖,產生各種疾病的機率就會高。其實,我認為,除了量之外,也有個質的問題,儉樸的生活,粗糙一點的飲食,更有宜於人的身心健康,歷史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富貴之後,沉迷於花天酒地的生活,飲食無度,行樂無度,導致敗家亡身的不在少數。

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放,不義之財物拿多了,多數人都會心裡發慌,伴有恐懼之感,並沒有多少收穫和幸福可言。

諸如某廳長腐敗事發之後回憶,自己收第一筆錢的時候,幾個晚上徹夜不眠,寢食難安,身心俱疲。當然,拿多了,有些人慢慢適應了,甚至習以為常了,但是,還有一句話在等著他們,“人心似鐵,官法如爐”,貪髒妄法,終難逃脫法律的制裁。

道德經:吃得多不長壽,拿得多心裡荒,愛得多常傷神,恨得多易斷腸

愛本來是一種健康的情感,愛人是一種品德,愛物是一種情懷,但是,太過了也會勞心傷神,如果對愛把握不好,愛容易轉換為欲,一旦由愛轉欲,事物的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者多指美人與美景,紅塵之中美人無限,只當作一風景即可,遠而賞之亦有其樂,不可見義思遷,朝三暮四,浮想聯翩,最終會害人害已。美景更是不勝枚舉,看到了,記在心裡,也就有了,不必過於糾結。

《論語》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夫子一日帶弟子出行,正是春暖花開,橖櫟之花盛開的季節,千樹飛花,遮天映日,弟子們回到房間,難以入眠,常常想那花色之美麗,並與夫子說,自己家裡有多好啊。夫子感慨萬端,不覺得說了這樣一句話:“橖櫟之花,翩其反而,未之思也,何遠之有”。

道德經:吃得多不長壽,拿得多心裡荒,愛得多常傷神,恨得多易斷腸

意思是說,橖櫟的花是那麼漂亮,那麼迷人,他本來給我們帶來的美麗和快樂的感覺,但是,現在卻帶來了痛苦,原因是什麼,就是我們放不下,常常想自己擁有,如果沒有想擁有,怎麼可能有失去呢?正所謂有,“未之思也,何遠之有”。

另外,人若痴迷上某一種事物,往往會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迷失自我,害人害已。

比如,某省一位省級領導,生性好玉,日積月累,對玉也多有了解,人們對他的收藏也多有仰慕之情,對他掌握的玉知識也多有敬佩,這樣一來,自己便以玉專家自居,以擁有天下美玉為樂,於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商人趁機給他送玉,以套取權力,謀求私利,而他本人卻樂此不彼,毫無防範,最終以腐敗治罪,身陷牢獄。所以,古人講,玩人喪德,玩物喪志,玩女喪命,不是虛言。


道德經:吃得多不長壽,拿得多心裡荒,愛得多常傷神,恨得多易斷腸

最後一點,恨多易斷腸。國仇家恨,不可隨意抹殺,人生當有原則,有血性,有信念。但是,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普普通通的境遇和是是非非,是不是要記憶終生,睚眥必報,那要另當別論。

其實人的一生,不如意的事情總是多於如意的事情,幫助自己的人總是少於不幫助自己的人,若完全以對自己的好壞來評價一個人,那麼,必然怨氣沖天,感嘆人世無情。

人的一生,幾十年匆匆而過,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寒風冷雨,亦以春風送爽,給了我們幫助的人,我們要感恩,不幫助我們的人,我們也不要抱怨,期待別人的可憐,說明我們還不夠堅強。少一些怨氣,多一些大氣;少一些怒氣,多一些和氣;少一些嬌氣,多一些勇氣;我們會發現生命的旅途上會有別樣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