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焦虑之一:烦躁不安让他难以入眠、学习

本来高考前的一模成绩挺好的,633分,不出意外小刚就能考进理想中的大学,何况还有百日左右的复习时间,只要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再加把劲就能考到650分左右。自信满满的他带着希望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复习中,只盼望十年寒窗磨利剑,六月沙场试锋芒。

可是在距高考80天的一堂数学课上,老师讲的一道题他没有听懂,他就沉浸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临下课前5分钟突然发现不但这个问题没研究明白,连后来老师讲的内容他也没听清楚,为此懊恼不已。从此以后,他开始烦躁不安,晚入睡困难,不能安心学习。让他不解的是发现问题后想自我控制一下,结果是越想控制,越不能集中精力,越想睡觉越难以入睡,为此根本就学不进去,其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家长慌了,爸爸把街里能买到的补脑保健品都买回来了,无济于事。妈妈到处烧香拜佛,于事无补。后来他出现了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的现象,多次到综合医院就医又没查出任何器质性的改变。就这样他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笔者所在的单位——沈阳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经过仔细询问,小刚是个比较容易紧张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都很好,中考之前考上省城最好的高中成了众望所归,但因发挥失常差3分不得不借读到这所高中。进入高中后他学习成绩迅速提高,又成为班级的佼佼者。但都是小考场场居前,大考必定居中,用他父亲的话说:真不知沙场试锋芒的时候能不能亮剑?

在连续三次的咨询中了解到,小刚自幼由奶奶带大,娇生惯养,奶奶对他是有求必应。妈妈后来看这样的教养方式会毁掉小刚,就在其4岁时接到妈妈身边,想借上幼儿园来矫正一下被溺爱养成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但送到幼儿园后小刚每天都哭闹不止,后来奶奶看不过,就派姑姑来又把小刚接到自己身边。一直到上小学才从奶奶家回到自己家。回家后不敢自己住一个房间,不得不又把奶奶接来接送其上下学,并陪伴他睡觉。奶奶成了小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若是过年过节奶奶去姑姑家,小刚也得陪同前往,不然睡不着觉。

1年多前奶奶因病去世,小刚痛苦了好一阵子,表现悲痛欲绝、难以入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爸爸妈妈告诉他奶奶的心愿就是孙子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奶奶的在天之灵也得以安慰了。小刚也是听话,很快从悲痛中走出来,越发努力的学习。但谁知就在其学习成绩最好的时候出现了烦躁不安、入睡困难、学习困难……

考前焦虑之一:烦躁不安让他难以入眠、学习


综上,小刚被诊断为焦虑症,俗称考试焦虑症。

究其成长过程不难发现,小刚基本上被奶奶照顾的“无微不至”,小刚早年的、原始的、无所不能的全能感让奶奶的“代劳”得以延续,他会自然的形成一个错觉,就是把奶奶的功能当成自己的功能,结果形成一个假象:自己长大成人了。实际他并没有与照顾他的奶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分离、个体化。在其奶奶去世后,他虽有机会完成一个独立的过程,但因为他需要完成奶奶的遗愿而放弃了独立,但压力一旦超大时,弱小的自我就耐受不了压力形成的创伤,故而以一种转换的形式表现出焦虑症状。

透过这样的分析,小刚了解到自己症状形成的原因后,开始学会在家长的指导下独立面对学习的压力,并把自己的压力调整到自己可以耐受的范围,症状也自然缓解。

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笔者认为:心理紧张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 ”字曲线关系。紧张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成绩。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但过度的考试紧张则导致考试焦虑,影响考场表现,并波及身心健康。有研究显示:61%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其中26%为严重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严重影响了考生的成绩,尤其是数学和语言科目。女生患严重考试焦虑的数量是男生的二倍。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在考试之前,当考生意识到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这是面临高考或中考的学生中普遍而突出的现象。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这种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不用特别处理。对于少部分考生,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忧虑,紧张,不安,失望,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发呆,并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变白,皮肤冒汗,呼吸加深加快,大小便增加。这种心理状态持续时间过长会出现坐立不安,食欲不振,睡眠失常,影响身心健康。

考前焦虑之一:烦躁不安让他难以入眠、学习


笔者认为面对考试焦虑做到如下几点:

1.识别考试焦虑。考试焦虑分考前焦虑、考中焦虑、考后焦虑。焦虑的特点如下:

A.心理层面焦虑:无原因的或与原因不相称的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出现郁闷、精神错乱等现象。

B.躯体层面的焦虑:头晕、头痛、耳鸣、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胸闷、胃胀、大便性状改变(腹泻或干燥)、小便频、急、周身乏力、盗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的改变,但检查又无相应的器质性改变。

C.心理生理症状:失眠、胃纳不佳。

D.运动性不安等。

如出现以上症状,影响到学习、社交、生活功能,则考虑是考试焦虑的表现。

2.正确认识。出现焦虑症状不要慌张,以上症状多是对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的正常反应,只有因为恐惧这些症状,而注意力全部放在此类症状的解决上,导致恶性循环才会影响学生的社会功能。

3.症状出现后,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就是把放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转移到其他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如果没有兴趣爱好也要学会倾述,就是把自己的担心、害怕对亲人、朋友进行倾述。

4.要培养自己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比如,打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画画、唱歌等。

5.引导自己做“白日梦”,即让自己处于冥想状态,让自己的思绪信马由缰地自由驰骋,达到放松后再重新回到学习境遇中。

6.经常与心理医生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