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的承诺可以不算数吗?孔子说:“要盟也,神不听”

重信守诺是人们称颂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品质。虽然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信口开河、胡乱许诺之人,但这些人在社会生活中都穿戴着守信的外衣。一旦这层包装被戳穿,个人信誉随之破产,将不再被人信任,成为社会的弃儿。

我国人民自古就重视信誉,《孟子·梁惠王》中孟子问齐宣王:"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返者,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这位朋友答应了别人的请托,却未履行承诺,这样的人不配为友。

做出的承诺可以不算数吗?孔子说:“要盟也,神不听”

一诺千金的季布

汉初的季布只要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做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当时人们广泛传颂的这句话,既是对季布的赞赏,也是对信守承诺的褒奖。由此,更是产生了"一诺千金"的成语,千古流传。

但所有的承诺都要兑现么?所有的毁约都要受到指责么?也不尽然。因为承诺背后还有道义,道义之下的承诺才有坚守的价值。

一、信守承诺,先贤榜样千年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公元前544 年,季札出使鲁、齐、郑、卫、晋诸国,他是吴国的公子,先后三次让出当国君的机会,品格高尚。

季札一行从吴都出发,一路北上,途经钟离国,进入徐国境内。徐国的田野里五谷丰茂,乡镇中人民安居乐业。徐国国君素有仁名,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季札前往拜访。

徐君盛情相待,季札的贤名远播,是受各国欢迎的外交家和艺术鉴赏家。

宴会上,宾主尽欢。季札佩戴的宝剑引起了徐君的注意。

青铜时代,中原的礼器制作精良,但宝剑的制作,却是吴越争锋。宝剑是战争的利器,也是士大夫们身份的象征,上好的宝剑更是上层社会男士们追逐的目标,何况是极品的吴国宝剑。


做出的承诺可以不算数吗?孔子说:“要盟也,神不听”

季札出使,各国隆重接待

徐君观赏了季札的佩剑,啧啧称赞,有心索取,却难于启齿。

季札何等聪明,他看出了徐君的心思,有心以剑相赠,但自己出使各国的任务还未完成,佩剑是国家象征的礼器,拜见各国君主必须佩戴。

马上赠剑是不可能了,但季札在心中默默的许诺,外访归来,一定将宝剑送给徐君

季札出访五国,历时一年多,当再次回到徐国时,接待他的已经换成了徐君的儿子嗣君,徐君去世了!

音容犹在,斯人已逝。季札记得自己心中的承诺,解下佩剑赠给徐国嗣君,嗣君推辞不受:"先君未留下接受宝剑的遗嘱。"季札又来到徐君的墓前,将宝剑系于一旁的树上,"徐君有知,当受此剑。"

随从们劝说,徐君已经不在了,您又何必如此呢?

季札回答:"我心中早就将宝剑许给了徐君,怎么能因为徐君不在, 就违背承诺呢!"

在季札的心中,徐君是仁君,也是位朋友,值得赠剑。不久后,在徐君的墓旁,人们筑起了"季子挂剑台"以纪念此事。

"挂剑留徐"事迹广为流传,诚实守信成为千古佳话。引得后世历代的人们来此凭吊、追忆,这份情怀至今已持续了两千七百多年。

做出的承诺可以不算数吗?孔子说:“要盟也,神不听”

季子挂剑台

二、小人物、近现代,诚信仍然是立身之本

季扎是古贤人,太久远了,也太高大上了。普通人呢?仍然离不开诚信。

清光绪年间,位于青海省东部的丹噶尔镇,是茶马互市的重镇,商贸繁荣。15岁的魏西园进入"乾泰永"商号当了一名伙计。可是荣景没持续多久,当地闹起了匪患,并且愈演愈烈。

一次,土匪打过来了,乾泰永商号的东家仓皇出逃,连夜打包行李,返回江苏老家。临行前交代魏西园:"你留此看店,一切自拿主意,保命第一。"

有人劝魏西园,"你也赶紧逃吧,土匪来了小命难保。"但他不为所动,因为答应了东家要尽力保全商号。

魏西园将货物设法隐藏起来,躲过了土匪的劫掠。并于匪患后,在商品的短缺期及时将货品出售。他以货款为本金,把生意越做越大,赚取了数万两白银。魏西园一直坚守着商号,等着东家归来

,但四年过去,杳无音讯,有传言,乾泰永东家早在逃难时就被杀了。

做出的承诺可以不算数吗?孔子说:“要盟也,神不听”

丹噶尔镇守信经营成为传统

一定要物归原主,魏西园带着账册与利润,前往江苏寻找东家,如果东家不在了,就把这些钱交给他的家人。

2000多公里的跋涉,数月的行程,魏西园终于见到了东家,只为当年的一句承诺。

老东家原以为那处生意已经无望,没料到魏西园经营有方,千里送银。感动之余,他资助魏西园开设了"忠信昌"商号,商会也向官府举荐,拿到了营业的执照,成为远近闻名的商号。

三、孔子以身作则,不是所有的诺言都要遵守

在回答子贡的提问时,孔子将人的品行做了划分:第一等,知道对错,对不端的行为感到羞耻。能够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第二等,宗族中的人都称赞其孝顺父母,乡邻都赞扬他兄弟和睦。第三等,说到的就一定去做,并且不会半途而废。

"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子路》

作为士人的最后一个等级,其标准为:"言必信,行必果。"可见这是个基本要件,孔子对它的要求也很高。《论语·为政》中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不讲信用,是不可以的,就像牛车、马车没有輗、軏(连接车辕与轭的重要部件),无法使用。

既然人必须守信,那么,孔子是严格执行的么?

做出的承诺可以不算数吗?孔子说:“要盟也,神不听”

孔子周游列国,屡次遇险

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路过卫国蒲邑,受到了围困。

当时,卫国内乱。公叔戌在封地蒲邑反叛,他忌惮孔子到了卫国国都后,帮助卫灵公,会对自己不利,因此想扣下孔子一行。

见蒲人对老师无礼,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大力士,要与其拼命。公叔戌畏惧了,派人对孔子说:"如果你们不去卫国,我就放了你们。"

孔子与蒲人盟誓,决不去卫国。见孔子都对天发誓了,蒲人也就相信、释放了他们。

可是,一出蒲邑东门,孔子就命马车转向,直奔卫国而去。

弟子子贡不解地询问:"盟可负邪?"孔子回答:"要盟也,神不听。"在胁迫下答应的盟誓,鬼神不屑于理睬。

孔子告诉我们,诺言是自愿做出的承诺,自愿的情况下才有约束力。而非正义力量的胁迫,不能成为信用的基础。

被世人尊称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孔子,与造反的公叔氏订立城下之盟,旋即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岂非出尔反尔?其实,这正是孔子知权达变的表现。订立城下之盟,是迫于形势凶险不得已而为;前往卫国,不为对公叔氏的承诺约束,是因为公叔氏背叛国家,对坏人讲信义,就是为虎作伥。

做出的承诺可以不算数吗?孔子说:“要盟也,神不听”

要盟也,神不听

四、背信的后面是大义

臧应詹是雍正、乾隆年间的清代名医。幼时勤奋好学,曾立志于科举。但为了给母亲治病,放弃仕途,改攻医术。

范仲淹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第一,这两个职业有共通之处——救人、济世。第二,古代读书人学医有着先天的优势,平日所学四书五经,古文功底深厚,五经之一的《周易》理论、阴阳五行知识了然于胸。

臧应詹师承张仲景,加之自身的灵性,很快融会贯通,学到了一身高超的医术。行医五十载,被誉为神医

他很注重下一代的培养。有一次,臧应詹外出,恰巧有一名重急症患者前来求救,众人束手无策之际,徒弟孙良挺身而出,举措得当,救了患者一命。

臧应詹归来后得知此事,非常高兴。孙良聪明、有悟性,是他的重点培养对象,现在见他呈现出独当一面的潜质,随即当众宣布:要将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孙良,使其继承衣钵,并会将所珍藏的医书全部相赠。

数年之后,在臧应詹悉心教导下,孙良的医术突飞猛进。但在做人方面,他却显露出了贪婪、势力的本性。对权贵患者他曲意逢迎,极尽媚态,对贫穷的求医者却不理不睬,甚至推诿拒绝。

做出的承诺可以不算数吗?孔子说:“要盟也,神不听”

清代医生坐堂

医者仁心,面对反复的劝导,孙良毫不悔改,这让臧应詹非常失望。因此,

当孙良来讨要珍藏的医书时,臧应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孙良很恼怒,他不愿意放弃这笔财富,找来当初在场的人作证,试图逼迫臧应詹兑现承诺。

证人们很为难,臧应詹当初的确是承诺将藏书赠与孙良,如今反悔,岂不是背信弃义?人若是没有了信义,还怎么为人处世!面对孙良的振振有辞,证人们也觉得藏书还是得转交给他,否则,就失去了信义。

臧应詹从容答道:"何为信?何为义?信乃承诺,义乃正义、道义。孙良行品德败坏,行医不端,帮助他是助纣为虐,阻止他才是道义。所以,我宁可背信,也不能弃义。"

了解了事情的原委,证人们纷纷转变立场,称赞臧应詹做得对。孙良见赚不到便宜,只得气急败坏的溜走了。

臧应詹违背了当初的诺言,是因为发现当初的诺言建立在被蒙蔽的基础上,如果继续履行,则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助纣为虐。大义面前,不惜背信,才是真正的守信

,因为它守护住的是人类的良知。

做出的承诺可以不算数吗?孔子说:“要盟也,神不听”

一言九鼎

结语:

贤人季札以"诚信"名扬千古,小人物魏西园靠诚信"终成富商。有没有信用对于个人是立身之本,对于国家同样事关荣辱成败。商鞅变法从"立木取信"开始,西周灭亡也离不开"烽火戏诸侯"。

但诚信也不是没有原则的,孔圣人背弃公叔戌之约,名医臧应詹违背赠书之诺,是因为诚信要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

不讲原则地信守承诺,是许多年轻人常犯的错误,一味地讲诚信,遇到违法的事情忘记了道义,还自以为义气,其实是忘记了守信的根基。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道义之下的信守诺言才是问题的关键。

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诚信依然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而且其重要性无可替代。但是在做出承诺、履行诺言前要想一想,确保"信"和"义"是在同一辆车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