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麼?

靜觀的布衣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老話講,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做人不可鋒芒太盛等等,我們從腦子裡就可以刻畫出或是我們見過或自己經歷過上述做法的結果。。。。弄得自己孤立無援,腹背受敵,最後不得善終。上至國家,下至黎民都是如此。

與之接近的成語有韜光養晦,老謀深算,深藏不露,城府深沉。。。等等。

不自稱老大,自詡天下第一就不會無形中樹敵,不會遭人嫉恨。會始終以第二,第三作為自己的位置。既不會示弱遭人其辱,又不會樹大招風。

很多人覺得中庸之道迂腐,否則就不會有滿清的屈辱。這是國運如此,而非是中庸之道的過錯。這才是大智慧!

假如,卡扎菲、薩達姆懂得或是知曉一點中庸之道的精髓,不那麼招搖,就不會有國破身亡的下場,或是至少敗的沒有那麼快。中庸中庸!或許只有中國人才能懂吧,外國人參透不來。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老子的這番話值得研究一輩子。


深圳房產研討班


現今的大多數人對於中庸之道的理解,都存在著極大的偏差,而真正的中庸之道,並不是人們想的在各種各樣的東西上都沒有一個具體的態度,而只是模稜兩可的去對待,這並不是中庸之道的本意,也不是一箇中庸達到的人的狀態。


1

中庸是一個人,最有態度的狀態

很多人把中庸看作對於什麼事都以一種模稜兩可的態度或者和稀泥的態度來對待,這些人大部分時候,對什麼事都沒有一個真正自己獨立的觀點,而就嘴上說著這也行,那也行,其實就是什麼都不行,這種人沒有理解好中庸的本意,也沒有一個繼承中庸的心態,中庸是在人的做適合做學問的行為上面的一個不偏不倚的,正確的姿態不是讓你以中間的行為去做,而是讓你更為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這種心態很多時候是中道,更為公正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而並不是和稀泥。


2

中庸是一個人,最為重要的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在說中庸的時候,其實指的就是一個人能夠達到的,對自己的人生當中最好的,狀態的把握,這種狀態的把握,與其對人生的理解相關,如果沒有一個對自己的人生的清醒的認識,就真正無法達到中庸的狀態,只有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所要做什麼,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自己的價值在哪裡?這些問題人們才能達到真正的中庸,而達到中庸的標誌是人尋找到其安身立命的,通過這些本事,做到某個目標,這就是中庸的狀態。


3

中庸是一個人最為平和的狀態

中庸不是讓人徹底的平靜,而是以一種清醒的狀態去評價這些遇到的事,這種清醒狀態包括,其對事物的平和的心態,在事物的表面現象背後具有著其本質的根源,透過自身的清醒的狀態去認識這些本質的差異才是人所要達到的目的,因此在這一方面來講,中庸是一個人最為平和的狀態。

4

總結

中庸之道的精髓,我認為是冷靜並且不偏不倚,只有在這種態度和狀態下人們才能達到對於生活和時代的清醒的認識,並且進入到中庸的境界。


微光人文


中庸之道是中國儒家的方法論。

《中庸》作者為孔子的孫子子思,《中庸》的學術和思想地位,在宋代達到了頂峰。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思想,其實來自於孔子的過猶不及的思想,子思把這種思想進行了哲學化系統化,將之提升到人性的角度。


由此可見,儒家思想家是高度重視中庸這本書的。因為,這本書中包含了儒家人生哲學的核心,就是如何踐行儒家的內聖外王之道著名哲學史家馮友蘭先生說,中國儒家哲學的所有內涵,就是讓人成聖的學問。也就是說提升道道德智慧的學問。儒家在道德境界上提出了仁義禮智信等價值觀,那麼,如何才能踐行這些價值觀?中庸給了答案。中庸開宗明義,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裡面有三層意思。“天命之謂性”是指人的自然稟賦是天性。“率性之謂道”是說人們順著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謂教”是說自我教育就是按照道的原則去進行修治。

那麼,儒家認為的道,是什麼呢?儒家的道其實是和天聯繫在一起的。儒家認為天道的核心是誠,是真實無妄的狀態。人道要與天道相契合,那也要誠。這個誠不是忠誠老實的意思,用朱熹的話說,就是真實無妄的意思。這一思想,既來自儒家的另一經典大學,也來自孟子。


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所謂“誠者天道”,是說宇宙天體始終遵循一定的軌跡在運行,自然不會說假話,這是“誠”;所以《中庸》第二十四章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反映到人生觀上來說,是自我成就。“誠者,自成也。“所以我們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獨也。”這就是慎獨的思想。都是要求人們恪守“誠”字,向人們提示人生修持的基本守則。一個人能夠以誠對自己,才能表現真性情,所以《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一個人能夠以誠對他人,才能發生感化的力量,所以《中庸》說:“惟天下至誠,為能化。”

國人智慧的集大成,中庸之道也是中國人對人生對生命對社會的態度,這種態度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態度。


有學者認為,中庸之道包含三種含義,第一層意義: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第二層意義: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第三層意義: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好玩的國學乾脆再簡單點,中庸之道說白了,就是要理性,不要迷狂,要節制,不要放縱,要不偏不倚,而不要過猶不及。這就是中國儒家修身齊家治天下的方法論。


好玩的國學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價值觀。因為中華文明長時間被儒家文化浸潤,因此,中庸之道也是傳統文化的精髓。

中庸之道好不好呢?

長期以來,中庸之道被當作貶義詞,幾乎與平庸劃上了等號。很多人一提到中庸之道,便說,不就是和稀泥嗎?

這其實是大大的誤解。

我認為,孔子賦予中庸的本身的意思,絕不是這麼不堪。中庸的本意,是不偏不倚,是恰如其分,既不過一分,也不差一分。往小裡說,就是得體,說話做事恰到好處;往大里說,就是和諧,不要四處樹敵,跟大部分人都沒有矛盾。

這難道不是很美好的一種價值觀嗎?而且很難做到啊。

不說大的,單說小的,你能輕易做到說話辦事得體嗎?我想很難。所以,中庸之道本身的含義是沒有問題的。為何後來越來越不堪呢?

這都怪那幫子宋儒。

大家知道,宋朝是一個經濟文化特別發達,但一直捱打的朝代。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與宋朝的價值觀是分不開的。

宋朝重文,輕武,輕重比例嚴重失調,整體氣質比較慫。與之相應的,宋儒們把儒家的價值觀也弄得越來越慫了。

比如中庸之道,本來是說既不過分,也不能不到位。但宋儒過分強調了不要過分。於是,就有了流傳下來的諸如“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等庸俗的俗語。

大家都開始爭做縮頭烏龜。

而進取的那一部分,就被忽略了。這也是晚清落後的主要原因:大家都搶著做縮頭烏龜了,都不搶著進取了,自然就落後了。

所以,文化這個東西,看似很虛,其實力量是很大的,它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時代,甚至幾個時代,影響是很深遠的。


趣談國史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麼?】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中庸的作者為孔子的孫子子思,到了宋代,《中庸》就被南宋理學家朱熹列為四書之一,《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

《中庸》的思想就是以修養心性為主要線索,內容涉及為人處事之法,德行標準以及學習方式等諸多方面。

《中庸》的智慧精髓究竟是什麼呢,在《中庸》的第一篇章就給出了答案: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與生俱來的自然稟賦稱作“天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並推廣於民眾就叫做“教”。

《中庸》的開篇就是這一句話,他向我們展示的就是人生哲學修養的三重境界:遵循自己的天性,通過修養達到一種高尚的品德,以便於教化自身。

一:首先我們要明白何為“天性”?

“天命之謂性”,就是與生俱來的自然稟賦,被稱作“天性”。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可以主導的,但是大多數事情是我們必須遵從的。

比如說我們出生在什麼地方,出生在什麼時間,我們的家庭以及我們成長的路徑是什麼樣的,很多事情都是與生俱來我們無法改變的,而我們則要學會認知人生的狀態,看清自然賦於我們的“天性”,達到正確的認知。

二:遵循著天性而行

何謂遵循天性而行呢?就像我們所說的,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主導的,只有一部分事情是可以通過主觀努力去改變的,但是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妄想去改變那些不符合自身規律和邏輯的事情,這便是“逆道而行之”。

而真正的智者,則能夠在正確認知天性之後,遵循天性而來,不會妄為,不會背離客觀規律和邏輯,這就是第二重境界。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產生誤解,總以為順應自然就是一種懦弱和退縮,是一種不積極進取,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

《中庸》的核心就是告訴我們如何認知天性,在認知天性的基礎上合理的進取,更有智慧的去行動,而不是主觀的妄為。

三:以道“教”民

這句話的原意是:將“道”加以修明推廣於民眾,但是這裡所說的並不是教化別人,而是教化自己。

當我們認知天性,能夠遵循客觀規律的時候,最後一步就是把自己對於客觀規律的認知,付諸到實際行動中,在人生的點點滴滴之中,都能夠奉行道的宗旨去做事,讓“道”指導我們去行動,這便是中庸的核心。

認知道的準則,以自然規律教化自己的行為,指導自己的實際行動,才是我們應該秉持的智慧。

這就是中庸之道的精髓,順應天道而行,不以自己主觀妄為,能夠包容萬物,遵循萬物的客觀規律去發展,才是真正將中庸之道融匯於生命之中的智慧。


國學書舍


中庸之道的精髓,就在於做人、做事,要做到恰恰好符合宇宙(或者說是數字黃金分割率那個點上,

如果把為人處世的最佳境界——“至善”稱為“1”的話,中庸之道就是把這”至善“的人和事,做到符合宇宙的黃金分割點上,比如你可以拿捏著把為人處世做到0.191、0.382、0.618、0.809這個份上,比如,做好人、為他人、為人民服務,你可以全心全意,那是100%,你也可以一心一意,那是一個61.8%,做到這份上的,應當說就是人中極品了。

當然,你也可以三心三意,那就是38.2%,人不咋的,但也有優點啊。

中國儒家總是強調性本善,講到就是大惡人,也有孝養父母之心,也存有人的善良本性,這就是那人性的19.1%的光輝。

當然,現實生活中,我們永遠不可能這樣精確。這只是人類理性的實驗室,揭示的一個”宇宙的啟示“、自然規律,而人的的認識可以不斷地接近這個”啟示”、規律、方法就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這八個字, 說白了,就是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麼,都要走心、用心、盡心,把心放在不偏不倚的份上,即使沒達到目61.8%,最少也要達到目51%吧,恭喜您,那就中庸了?

那麼人如何才能致“中康”呢?讀四書,比如什麼是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要知道,人人天生都有天賦(中國古人稱之為“靈明”、“靈覺”),也就是為人處世都追求做得最好,好上加好,但是,隨著在社會上氣拘物蔽,人追求做人做事到61,8的心沒有了,丟掉了,所以孔子一上來就說,

學而時習之,

學就是覺悟,但覺悟還要與做事結合起來,一件沒做好,則我心不安。把事情做好,起碼也要達到51%吧,就算或者接近中庸了,則心安了,則悅可知矣。有道是:

“自天子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修身,就是為人處世61.8%,就是中庸。

除此之外,都是瞎扯。


何老師說話


兩個方向的解釋:

其一: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但是從知行合一而言: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又有一層獨的意思,本來德不孤必有鄰,而一箇中庸就判別出君子能獨的可貴。前面說中庸之道鮮能,以君子與小人相分,蓋在知行合一上統言之。此處細論行,分智愚,因知不足也;論(知)明,分賢不才,行不足也;惟君子知行合一,德才兼備,是為獨。

其二,中道而行,行而中道。中,不偏於道,庸(用)不離於道。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此處再回到君子慎獨。君子與小人皆有中庸,用同而體不同,跡似而實相反,所以君子要慎獨。獨則能一是於中,無時不用,無時用而不中。小人不獨,不一是,所以或用不求中,或中而不求用,故意往隱微處偏計執著,實則心無中庸而不忌憚。

言中庸之道,五個要點:

一是道:

天道而人道,且"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故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二是獨: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三是誠: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四是中: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五是費而隱: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

其實《中庸》前面幾章就是論這些的。詳見我寫的系列《〈中庸〉的讀法》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聖人之道!……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這說明,孔子以中庸為行為準則,以中求和,環顧左右,權衡利弊,作出最安身立命的選擇。所以每逢改朝換代時,孔家人總是爭先投降新主子,以求活命並得富貴。甚至連抗日戰爭期間,孔家也出不少漢奸!


而且從中庸開篇就能讀出:中庸的錯誤可笑令人髮指,孔蠕們的無知幼稚世所罕見!

【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譯】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離開的,可離開的就不是道。……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表露出來,這叫做中。表露出來但合乎法度,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便各歸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了。

【評】遵循天性就是道?那克服“恐懼”、“自私”等天性,就是無道了?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有一點合乎邏輯嗎?中是相對別的來說的!

喜怒哀樂是人的天性,為了達到“天下最根本的”“中”,都不能表露出來天性了?誰告訴你們天下最根本的是不表露“喜怒哀樂”了?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宇宙和生命的起源是因為儒家所謂的“中和”嗎?你們知道什麼是天地嗎?你們知道地球是圓的嗎?就在那瞎說天地萬物!真是無知者無畏!平庸的可笑!


猛哥厲史


先說“中庸之道”的必要性,然後再談它真正的精髓,“中庸之道”的必要性,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這裡面的“中行”意思就是“行中”,即行中庸之道,如果一個人不能行中庸之道,那他必定非狂即狷,狂與好狷也好,都是有偏差,而不是恰到好處。

狂與狷

孔老夫子後面講“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這是對“狂”和“狷”的解釋,講得通俗一點,“狂”就是左傾冒險主義,而“狷”則是右傾保守主義,這樣一講,相信很多朋友就找到感覺了。

“中庸”,北宋的程頤先生解釋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這個說法到了南宋時期,被朱熹作為一個相對權威的註解,引用到了他的《四書集註》裡面,《四書集註》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範本,所以“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中庸”的標準答案。

但我們真正去做的時候,會發現這個“中”的標準很難界定,怎麼做才算“不偏”呢?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從本能上講,每個人都希望以自己為“中心”來界定,這樣的話,這世上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中”了,那麼各類爭執的產生也就很難避免。

就比如“狂”和“狷”,對自己有利的時候,誰能保證絕對不“狂”,對自己有害的時候,誰又能不“狷”呢?趨利避害本來就是人的天性,這是無可厚非的,既然是無可厚非,那這個“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呢?所以這裡面肯定是有問題的。

中庸的精髓——誠

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中行”,也就是行中庸之道,一個字——誠,這才是“中庸”真正的精髓,除此之外無它。

中國文化一直強調“天人合一”,到底什麼意思呢?《中庸》告訴我們說: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秘密全告訴我們了,“天人合一”的“一”,指的就是“誠”,“誠”的意思解釋的也很明白,首先說它是“天之道”,不管我們覺得“天”有多了不起,它憑的都是這個“誠”,那它到底什麼意思呢?所謂的“誠”,就是“不勉而中”,這一句,就是老子所說的“道法自然”。

一切自然而然,不帶任何的勉強成分在內,它原本如此,這才是“誠”,有任何勉強的成分在內,不象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提提勁,努努力,這都談不上“誠”,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不思而得”,沒人告訴它要怎麼樣,必須怎麼樣,沒有,它自然的就這樣了,我們做事情是需要考慮的,這個就是“思”,考慮一下先怎麼樣,再怎麼樣,最後怎麼樣,一牽扯到這個“思”,同樣也談不上“誠”。

第三個,“從容中道”,“從容”就是很輕鬆,沒有壓力,“中道”就是正確,不出錯,很輕鬆的保證不出錯,這和上面的兩點結合起來,就是“誠”的全部含義,能達到這個境界的,才能稱得上是聖人,也就是做到“天人合一”的人。

總結

所以古時讀書人第一等的志向,就是成賢做聖,象王陽明當年就是這個志向,那什麼是“聖”?我們學了《中庸》以後,概念搞清楚了,這時我們再去讀孔老夫子講他“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只能向他老人家頂禮了,為什麼?因為這就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的境界,老夫子真的做到了,他的“聖”不是自己吹的,也不是別人吹的,而是名符其實。


澡雪堂主談國學


看了一下回答都都沒有回答正確的。認為中庸是不偏不倚,真的是這樣嗎?肯定是不對的。

這種情況也是能夠預料的,因為古往今來幾千年人們對中庸的解釋是很多的,又有幾個能解釋的對呢?首先分享一首元朝的詩句。

題庸齋

元·耶律鑄

中庸今古幾人通,

這個機關自不同。

笑殺西天青眼漢,

強分南北與西東。

對中庸的誤解。起源於漢朝。漢朝時候有一個胡廣,這個官員呢,就是能夠不偏不倚就是好好先生。人們就認為他是懂得中庸的人。

到了宋朝人們就大罵胡廣。認為他就是好好先生根本就不懂得什麼是中庸,中庸就不是不偏不倚的意思。

所以說,宋朝儒家正確的理解了什麼是中庸。中庸不是不偏不倚。中庸是剛強。中庸是偏執。剛強偏執的是什麼東西呢?是善。

中庸這本書中講。為了達到這個善,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比如說。我從鄭州到北京,要在一個小時之內到達。一個人說你要徒步走過去。另一個人說你要騎自行車過去。中庸就告訴你。你要根據相應的時間尋找正確的交通工具。你要乘坐高鐵或者飛機。這叫中庸。中庸就是從a點到b點尋找最合適的解決方法。中庸就是資源的最優配置。就是方案的最優選擇。這是中庸。

而不是什麼無聊的不偏不倚。中庸是很偏的。是偏向於那個最優方案的。不是在一堆垃圾方案中尋找一個不偏不倚的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