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考不上好高中,如果可以你愿意花10万元让他上个重点高中吗?

桃李物理


首先亮出观点:别说10万,20万也得愿意。

家长们缺这个十万块钱么?买学区房我花了200万了,只是为了上个好小学而已。。。。当然这可能是一句气话,毕竟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那到底值不值?该不该花?

我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1. 我自己及周围朋友经历的重点高中高价生
  2. 我身边同事目前在教育上的投资情况。
  3. 10万块钱多不多,值不值?该不该掏这10万块。
  4. 为教育投资,多少才是合适的。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及身边的重点高中高价生情况

这一次真的是又介绍自己了,我是1999年河南高考考入电子科技大学,现在一算。已经过去20年了。但是20多年前的高考,高中生活我历历在目。

咱就从高中说起。。。。。



1996年,我考入县里唯一的重点高中。就是现在的省示范性高中。。你知道难度有多大呢。

我县共有20个乡镇,每个乡镇大概有三四所初中。每个初中基本有四个初三毕业班。县城里还有两个实力雄厚的市直初中。每班大约是60人。

而当时重点高中总共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人数:400人。其中200人不用掏钱。其他200人掏钱,分低的还不要。。。

每年初中班级近250个,毕业生人数是250x60=15000。

不用录取比例大概是200/15000=1.33%。

当时的高中赞助费是3000元。1996年。

那个时候很多普通家庭收入都达不到2000元。一个初中老师的一个月工资是280元。

如果按照家庭收入的话,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0万~20万。当时高中我的一个月生活费是90快。现在高中是多少?据说大学生人均是每月1500。



身边情况:

  1. 某表弟花3000赞助费。。。
  2. 某同学家花3000赞助费,但是中考太低,最后追加到8000,几乎接遍了所有亲戚。。
  3. 某同学复读第二年没考上,赞助3000元。

农村人为了教育都是不惜一切代价。。。

2.身边同事在教育上的投入情况。



首先说,我同事基本都是985/211重点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哈工大,中科大 ,科学院,两电等),以及一些工作超过20年+老名校本科生。

  1. 同事1学区房300万,目前小学,每年报班,英语3万,数学2万。。。
  2. 同事2,国际化学校,目前小学,一年学费8万。。报班5万。
  3. 同事3(领导),在美国某名校读书,高中都在新加坡读,每年学费大概50万。
  4. 同事4(领导),小孩奥赛保送北大, 后去美国某世界名校。。
  5. 其他同事。。。基本除房子外,每年报班都花3万+。。。一分钱不花的没听说过



.10万多不多?值不值

我说,不多 肯定值,虽然我很穷。我一年收入也十来万呢,这点小钱掏得起,就看有没有资格掏了。

也不说废话了,看几个典型吧。






教育投入多少才合适。。。

个人认为,不超过家庭总支出的50%都可以。

当然每个人,每一个家庭情况不一样,但是都是尽量做到最好。。。

中国人重视教育已经几千年了。这是最好的投资,最大的投资,也是最划算的投资。

在世界上。也就中国人及其他东亚人,犹太人最重视教育,所以都非常厉害。

结论,10万肯定愿意。。。100万就得思考思考了。。

期待你的关注,点赞,这是我写这篇文章最大的期望。


高校专业那些事


我自己当年所在地县城有两所高中,一普通一重点。三年后,人生格局出来了。那么今天回头看,再往后想,我是不会花这个钱让孩子上重点高中的。当年我们的普通高中是什么样的?歌唱比赛,足球运动会,篮球运动会,书法比赛,写作投稿,文学社,爬山,户外郊游等,一句话,三年的高中生活用丰富多彩来形容的。

而不远处的重点高中呢,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看书考试测试,讲题,做题,应考准备等,连课间十分钟活动都是趴着写作业的。学生们的精神面貌,用蓬头垢面来形容,毫无精气神,但考试考的好,成绩高没办法。高考过后,重点高中一半被录取,我们普通高中大概是十分之一吧。有差距吧?有。

然后20年过去了。这个差距更大了,但凡是社会上有所成就的同学,无不是普通高中生,那些当年的高考“秀才”们,反倒平平庸庸碌碌无为。

所以现在我想,那些重点高中的学生,除了牺牲了曾经的青春,换来后面的饭碗外,什么都没落下。而普通高中同学,尽管在人生路上一时不得意,可青春不悔,精彩丰富的经历,在头脑里留下更多宝贵的财富。所以,用高考衡量,就去重点,用一生衡量,就不去。


我是老碗哥


“考不上好高中,愿意花10万让他上个重点校吗?”这个问题特别好,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缪老师采访了6位家长(毕竟我的孩子还小,哈哈),下面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答案,来听听这位妈妈的肺腑之言:

如果我孩子考不上好高中,我不愿意花10万元让他上重点高中!因为我知道孩子成绩的取得,不仅仅是送去重点高中就能实现的。

无需质疑,重点高中整体教学硬件条件好,师资水平高,学生素质好。但是,对我这个生活在有些偏远的四五线小城市的人来说,重点高中离我家都很远。我孩子从来没有住过校,自理能力差,真把他送出去读书的话,我怕他不适应,即使适应的话也要经过一段时间,我觉得他耽误不起。

如果把孩子送到离家比较远的重点高中去读书,一些生活的小事都要自己负责,比如洗衣服,去食堂打饭,洗头,洗澡等等。在高中时代,时间就是成绩,我感觉这些时间不舍得浪费。

有人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如果把我孩子送到重点高中,人才比比皆是,他肯定会被淹没在人群中,会得不到老师的关注,甚至处于边缘位置,那么对于从小被宠着的学生来说,他是否能够习惯得了?

我观察了我儿子这一级,出去到重点高中读书的30个左右的个孩子,高考成绩,比我儿子稍微强一点的,只有两个。而且这两个孩子的成绩,初中的时候就比我孩子强一些,其他的孩子成绩都不如人意。

身边也有学生不断的从重点高中转到我们附近的普通高中,因为孩子在重点高中不适应,学习效果很差,不得已才转到普通高中。

其实,孩子陪伴我们的时间并不长,考上大学以后,回家的时间就只有寒暑假了,我想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和孩子一起经历高中三年的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我想让孩子更得心应手的学习,在生活上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搭配好他的一日三餐,照顾好他身体的冷暖。在他需要我的时候安慰他,让他有个肩头可以靠一靠。

最后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985高校。所以家长朋友们在决定是不是把孩子送到更好的高中学校去读书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孩子的适应能力,孩子的学习状况,孩子的意愿等等问题,慎重做好选择。

从上面的文字里,我能感受到的是一位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

那么,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去做呢?


缪老师妙笔生花


这个吧,你先问问自己,你觉得孩子是哪块料。然后吧,你再去问问孩,他觉得自己是块什么料。碰好头,再做选择。我是秋歌,一个半大老头。我小时候调皮,身体素质好,结果上当了,鸡飞蛋打,幸亏母亲及时止损。干体育干不上专门就立马调头,我那个年代连个鸡蛋吃不上,把身体练垮了更可怕。这样我损失了上学。后来光自己补学就三次,从小学一年级语文开始。到现在拼音也不会。我的意思你明白吗,知识可以后来补学。要说孩子心灵手巧,叫我就不让他上学了。不如学会当下吃香的手艺。十万足够了。这个的前提是,他到底是块什么料。这样的孩子最好反正我是知道,中学那些狗屁不是的学生,上了社会一点都不差。因为学习不好和他智力没有多少关系。这时侯弄拧了,耽误两三年,孩子就废一半了。人的一生,择学,择业,择婚,至关重要,还是把权力交给他自己吧!


秋歌988


如果你孩子考不上好高中,你愿意花10万元让他上重点高中吗?

这个问题从我的经历来说,我不好说,因为我孩子考上了县一中,理科自招A班,去年已经上了一所211大学。所以,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想过。

不过,现在回过头来思考,我觉得在重点高中读书绝对比普通高中要好得多,所谓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那只是特例,鸡头毕竟只有一个,而凤尾却是一片!更何况,在普高当鸡头即使考上了985也并不能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更多在于个人努力的结果,少部分在于环境和老师的指点。

一个能在普高考上985名校的孩子,绝不是因为他在普高享受了称王的优待,关键还是他有潜力又足够努力!所有以这种例子来证明在普高当头更好的家长都是短视!没有想到,孩子在普高都能出息了,在重高为什么不能更有出息?锥处囊中,必脱颖而出。一个注定要成大器的人,无论把他放在哪里,他都会与众不同。这是内因决定的,外因只是使内因更早发挥作用的条件罢了。

有的家长坚持认为自己孩子在普高考上了985是正确的选择,认为孩子上了重点,成了尾巴,一定会跟不上,内心焦虑羞愧,最后自暴自弃,这实在是错误的想法,僵化静止的想法。如果把孩子在普高时的奋斗加上家长的陪伴都原封不动地移到重点高中来,这个孩子的成就决不止于家长自豪无比的985名校,凭什么就不能是清北这种顶级名校呢?

我孩子有两个初中同学,平时贪玩成绩一般,家长都做好了花钱、找人进重点高中的准备,俩小子又挺争气,中考前努力了一个学期,都以本校切块指标最靠近末尾的成绩升入县一中,去年双双考取一本,而且他们还是没有出劲的那种!

我自己当年因为家里穷,复读的时候没钱去县一中,仍在普高复读,结果考出那所普高最好的成绩,上了大专。我父亲迄今谈到此事还很难受,说如果送我上一中复读班,我的人生就会不同了。我每次都会安慰他这是命运的安排,但其实心里仍有一丝遗憾。

总之,能上重高不上普高。但该不该花10万块买进去,要看几个条件:

第一,孩子肯吃苦,有上进心;

第二,孩子有读书的能力,有抗压的毅力;

第三,家长有这个经济实力和陪伴的时间。


剑客谈教育


中考再有两个月就到了,这个问题确实让很多人想过,这个问题乍一看觉得不可思议,考不上干嘛还要花那么多钱?用10万去赌一个看不到的未来,好像怎么也说不过去。



但是如果你经历过中考去某些好学校报名,你就会发现,其实这样的人很多很多。

2018年某高中,在分数出来那天开始接受学生报名,开始520多分左右的每人每年一万多块钱,报名者一直延续到深夜两点多。之后被人举报,提前招生,然后学校被通报,为了控制录取学生人数,分数涨到了550分以上,费用也涨到了三万,饶是如此,报名者依然车水马龙。而刚刚开始已经报名的人,因为分数达不到,学校要退费,家长自然不同意,之后经过一番理论,学校自然收下了这些学生,而且学费也没有增加。因为这一天的报名,520多分的学生花了一万多上了年费三万多的学校,多划算。

中考报名对于不是特别拔尖的学生来说,往往就是那一日的运气,过了那一日,家长就是有钱,可能也进不去这个学校。就像上面这个学校,520分到550分,30分的偏差,五大学科平均每科6分;30分的偏差,更是不知道在中考中又差了几千人,几万人,当时如果犹豫的家长,没有缴费,自然也错过了这所高中。



人们为什么要挤破了脑袋去好高中?去翻一翻每年的本一录取人数,你就会发现,一类高中能达到百分之大几十以上,而最末端的高中才百分之几。就像一位培训班老师说的:“在最普通的高中,你会发现,高考后,你就是考了全校前几名,也只是击败了本校的学生。”而高考却是全省,乃至全国的。这个问题想想确实挺可怕。

而究竟花十万块钱去买一个好高中值不值,肯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对于基础还可以的学生来说,家长根本不用担心他跟不上。的确,在好学校卧虎藏龙,竞争压力大,对手强,但是这些又何尝不是优势呢?学友强,不只是代表对手强,他还是孩子的学友啊!我就亲眼所见,一个朋友的孩子用了一学期时间,帮他同桌补数学,从30多分一下子提到了90多分,满分是一百分。那一刻,我明白了学霸宿舍的意义,好同学的意义。什么培训班也比不上有个好同桌啊!



而对于基础落下太多的学生来说,其实是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当地重点高中的,除非是私立学校。但是就是私立学校,近些年也很少收底子太差的学生,除非家长的确有过硬的关系,不过那些太少太少了。对于大部分有些差的学生来说,还是进入了普通高中。

作为家长来说,我一直觉得,无论孩子到了什么位置,作为家长,都不应该放弃孩子。花有花的天地,草有草的味道!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帮他们发现自己的专长,让其发挥到最大的优势,所谓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许许多多的艺术类行家不是正出自这些孩子吗?

一位装修界的朋友,就是高中时学习不太好,之后学习了美术,大学学了设计,毕业正好赶上房市热潮,开始搞装修,十几年过去,现在过得也不错。



所以,如果家长有实力,孩子也不太差,有能去好学校的机会,搏上一搏也未尝不可!你认为呢?

文 / 哈你


对此问题你还有什么见解?欢迎留言、点赞、转发,更多教育问题,请关注有书教育!


有书教育


作为一个初中在不入流初中,中考考上北京TOP2高中的过来人,这道题在我看来是毫无疑问的愿意。


1,不经历的话你难以想象普通学校和顶尖高中的教育水平差距有多大。


用普通初中和重点高中的教育水平比显然并不科学。不过因为我考上的高中几乎有一半同学都是从初中部直升上来的,所以我用我这个从普通高中来的“优秀学生”和本校初中部直升的普遍水平相比,我认为还是能反映一些问题的。


比较结果是,从我个人来讲,我全方面惨败。


学习成绩方面,初中的时候感觉随便学一下就能保证年级前10,高中费劲全力也就只能是班级前30的水平。那些比你有天赋还比你努力的“神仙”暂且不提,最让你觉得气氛的是,有一些明明高一高二睡了两年觉,垫了两年底的同学,经过高三一年的努力,就可以考到600+的成绩。


在这样的环境下,暂且不提大家重视的“学习氛围”会比普通高中好多少,就是出现了你不会的问题,你转头身边就坐着“全国物理竞赛X等奖”的获奖者这种体验,真的是你进步非常大的助力。


学习成绩方面其实还不是败的最惨的方面,在综合素质方面,更是让我抬不起头来。身边的同学,很难找到没有一技之长的。钢琴8/9/10级全班有将近10个,各个科目竞赛获奖者更是数不胜数,有些会主持,有些会跳舞,有些打篮球总能在篮球场引起尖叫。

初中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学生,上了高中就觉得自己是啥啥都平庸的芸芸众生了。


要知道北京TOP 5的高中,基本可以保证一本率在95%以上的,10万买这个环境,真的很贵吗。


2,上什么样的学校,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的朋友圈子。


这句话,是我一个邻居花了远高于10万元把他自己的孩子送上重点高中的时候说的话。


同学情,应该是友谊里面很坚固的一种了。


毕业很多年,即使很久不联系,拜年的时候聊上两句也能感到字里行间的那种情谊。


我们就不提“求人办事”这种说出来不好意思的事情。重点高中里之后你的同学事业有成,聊天时给你带来的信息和视野,就已经是很宝贵的财富了。


所以,上重点高中不仅对他的学习和综合素质有利,对未来的发展更是埋下了更好的人脉。常有种说法是高考一分一万太多人愿意掏了,您中考掏这十万,得到的应该远不止是“十分”的差距了。


雨木语


你的孩子考不上好高中,如果可以你愿意花10万元让他上个重点高中吗?

我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说“愿意”。你以为这样对孩子学习就有利吗?那可不一定!请听我一一道来。

先讲一个我身边的故事吧。我读的高中是我们县最好的一所高中,每年高考都有一大半的学生被双一流院校录取,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当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我们学校录取时都兴奋得不能自已。

一些家庭情况比较好的学生家长,因为不满足自己孩子的学习现状,都希望能把他们送到我们学校来读书。

之前就转来了一位借读生,他本身考取的高中是比较差的,父母也是良苦用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名校学习可以进步,而结果是:直到毕业,这位学生的学习水平仍是不进则退。

原因在哪里,其实不难分析。为什么差生送去名校读书还是考不好呢?我想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重点班上课进度快

之所以是好高中,之所以是重点班,当然是因为学生资源好。这里的学生普遍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因此,老师上课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一节课的知识容量特别大,很多稍微易懂的知识点老师一般都只是一笔带过。所以说,对于那些反应比较慢,底子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上课对他们来说完全就是全程自我折磨啊。

上名校学习压力大

这真是我的亲身体验。可以说,高中的时候身边真是高手云集。由于临近高考,每天大大小小的测试数不胜数。然而每次试卷发下来,自己的分数总是惨不忍睹,而同桌的分数却总是比自己高出一截。没有亲身体验,你永远都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难以忍受的焦虑感和压迫感。再者,好的学校的试题难度都会比普通学校有所提高,这些对于差生来讲,都是巨大的压力。

自尊心易受打击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总是屡战屡败,屡战屡败,自信心一下子就消磨殆尽了。当然了,不光是自信心,自尊心也会受到严重的打击。身边的同学都一个个风风光光,自己却总是渺小的像角落里的一颗尘埃,还冷不丁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打击和嘲讽,这样的状态对自身的学习怎会有利?

那么说,即使有条件,孩子考不上好的高中,也不建议家长把他们送去好的高中吗?

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其实,能在名校就读也是有好处的。比如说学习氛围,好的学校学习氛围自然是好,这对孩子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再者,学校好,资源也就好,身边都是学霸,有疑惑的地方想请教别人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所以,假如你的孩子考不上好高中,假如有条件的话,你会花10万送他去重点高中吗?总的来说,我还是认为,去或不去都有利有弊,孩子未来的发展大多数还是与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有关,望家长好好考虑。


糖炒栗子香


这个问题,作为父母的我,曾经也上过高中,都经历过那段岁月。

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首先,要确定孩子离重点高中的距离有多远,5分,10分或者更多,其次要根据他初中三年在学校的成绩,综合判定他是发挥不好还是就是这个水平,再次,你还要看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不是周末回来埋头写作业,背单词。

结合上面几方面的因素,如果差5分,初中三年成绩一直不错,不说特别优秀吧,但还算排在前面,学习态度好,知道学,喜欢学,自觉性好,那就不用考虑,掏钱让孩子上重点,最起码他态度好,基础可以,能跟得上课程。反之,就不行了,勉强让孩子去重点高中,班里大部分孩子都是优秀学生,学神,学霸的,老师讲课进度快,就怕你家孩子跟不上节奏。

所以还是安安稳稳的找个普通高中上吧,至少他能跟上节奏,基础也好,老师肯定对他也是很上心的。

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去综合分析下,不是说随便怎么都行。


一卯当先


没钱借钱给他上是有钱人的想法。我们这一共四所学校招生,第一所百分百都能上大学,分数线是六百七。不带自费的。第二所是六百四,带自费的,自费生一学期多交五千五百元。免费生一学期四千多。第三所分数线是六百三。第四所是职业学校,分数线是三百到四百之间。我孩子正好考了个六百分,上不了免费,只能上自费的。所以每学期将近一万左右,再加上生活费,一年也得三四万吧,觉得够吃力的,又不想放弃她上大学的梦想。真的是很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