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只能“割肉”?

軟銀只能“割肉”?

軟銀應該是被激怒了。

為了規避評級被下調的風險,軟銀集團本週一表示,將出售約410億美元的資產,以調整負債累累的資產負債表。根據彭博社消息,待售資產包裡甚至動用了孫正義最為珍視的阿里巴巴股票。

兩天後,美國評級機構穆迪還是將軟銀集團評級下調至Ba3,展望為負面觀察。軟銀反應激烈,要求穆迪撤銷評級,理由是行動過於悲觀、下調沒有依據,還會導致投資者誤解。

博弈的結果尚不得而知,但軟銀及其創始人孫正義的危機和窘境,在評級下降和資產出售風波中被攤開至公眾面前。

01

變賣“家當”,軟銀走向衰落

不論公司還是個人,變賣家當很容易被當作是一個衰落的訊號。

根據軟銀的自救計劃,本次將撥出180億美元用於股票回購,另外230億美元贖回債券及建立現金儲備。

保持現金儲備和健康的資產負債率,是孫正義從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危機中習得的教訓。在泡沫高峰,他的個人財產一週飆漲100億美元,由此也創造了一個短暫的財富神話——超過比爾蓋茨、躍升為新的世界首富。不過神話在3天后結束。隨著美國科技股崩盤,軟銀股價在一年內跌掉99%,2000億美元跌成了20億美元。

時間到了2020年,又是軟銀日子難過的一年。就在今年之前,軟銀還是為全球估值超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提供資金的最大膽投資者之一,孫正義則是站在科技與互聯網頂端的投資教父,睥睨世界;但隨著明星項目先後戳破泡沫,市場風向和風評都變了。

今年2月公佈的最新財報顯示,軟銀2019財年第三財季營業利潤下跌99%。拖累財報數據的是虧損嚴重的願景基金,其虧損幅度幾乎吃掉軟銀一個季度的盈利。願景基金本身規模達1000億美元,但孫正義投出的明星獨角獸如WeWork、OYO,或自身虧損嚴重,或估值大幅縮水,這種情況下非但無利可圖,還要投資人籌措真金白銀為他們輸血。畢竟疫情期間,聯合辦公、酒店住宿、出行領域都會受到很大沖擊。願景基金初期投資的芯片廠商ARM等其他資產,由於沒有上市,也很難迅速變現。

而疫情也導致全球股市像多米諾一樣崩盤。美股10天四次熔斷,軟銀的股價也從今年2月初的高峰一路下滑,市值已經跌掉40%以上。

軟銀自己認為公司股價較其內在價值,有74.6%左右被低估,但投資者有理由感到擔憂。軟銀目前債務規模龐大,且槓桿率非常高。有數據顯示,在日經225指數成分股的公司中,軟銀的平均債務成本是最高的。

正在軟銀焦頭爛額之時,被投公司WeWork的兩名董事站出來,公開抨擊軟銀試圖違背購買30億美元WeWork股票的協議,並指責軟銀試圖不履行交易的藉口既不恰當,也不誠實。

很明顯,孫正義正遭遇信任危機,這種情況下,他曾提議將軟銀集團私有化,目前看這個計劃最終被放棄。於是剩下的路只有一條:“割肉”變現——通過變賣“家當”降槓桿,同時增加流動性。

在經濟動盪時期出售資產,本來就是筆吃虧買賣;但也是因為經濟動盪,現金流直接決定生死。經過過互聯網泡沫的孫正義,應該深諳這個法則。

02

為何先賣“硬通貨”

彭博社援引匿名人士的消息稱,軟銀優先出售資產中包括阿里巴巴股票,金額大約在120億美元至150億美元之間。儘管消息仍有待求證,但外界認定軟銀甩賣阿里股票的可能性極大。

這自然是無奈之舉。畢竟在今年2月的財報溝通會上,孫正義明確表示過:不會減持阿里股票。他說自己相信阿里巴巴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並不急於拋售。

消息宣佈時,軟銀持有阿里巴巴股份接近26%,價值約1500億美元,這比軟銀集團自己的市值——1100億美元,還要高出一截。投資阿里是孫正義回報率最高的一筆投資。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9個月中,軟銀的稅前利潤中幾乎一半來自於阿里。

縱觀投資阿里巴巴20年的歷史,軟銀每次出售阿里股票,均以戰略切換為引子。2016年6月,軟銀宣佈至少出售價值79億美元的阿里股票,用以償還債務。這一數字後增至100億美元。那是軟銀首次減持阿里股份。當時,軟銀負債超過1000億美元。其2016第一季度的淨利潤下滑30%。因為債務過於龐大,穆迪將軟銀的長期信用評級降至垃圾級。

本來軟銀賣掉手中的搖錢樹——遊戲巨頭Supercell,已經基本夠償還債務,但孫正義此時擁有更大的野心,繪製硬科技、人工智能和新經濟的全新投資版圖。

這一年7月,軟銀斥資320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公司ARM。ARM在手機芯片行業的地位,大抵與英特爾在個人電腦CPU的地位相當,是個繞不開的存在。對於為什麼會有這起收購,孫正義曾說,“我下圍棋的時候,都會預判7步之後的棋局。這一點懂的人自然明白,不懂的人也懂不了”。

“信息革命”一貫是孫正義的投資主線,收購ARM則押注的是ARM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平臺作用,併為此不惜賣掉部分阿里股份籌錢。這次交易完成之後,軟銀持股將由32%降至28%。

次年,軟銀成立1000億美元願景基金。在新經濟迭起時期,這支基金全球掃貨,投出了Uber、滴滴、WeWork、OYO等一批明星初創公司,也因為激進的投資策略、抬高估值,在同行之間引發爭議。

至少在2019年下半年以前,軟銀神話無處不在。2019年伴隨WeWork IPO遇阻、無人接盤,Uber、Slack股市表現堪憂,以及OYO瘋狂擴張後一地雞毛,軟銀神話逐漸破滅,孫正義走下神壇。對於此前的一系列挫敗,他表示以後在投資行為上會更加小心謹慎。

宣佈本次出售消息前後,軟銀的投資方向已經表現出了更加務實的傾向,孫正義開始更看重商業模型,比如押注中國市場,在剛需的住房領域分別投資自如和貝殼,兩筆投資加起來20億美元;繼續押注無人駕駛,花3億美元注資滴滴旗下的無人車業務。

本次割肉,孫正義也有意為願景基金儲備新一輪彈藥,尋求更多優質標的。此前外界傳願景基金二期募資遇到困難,可能會縮小規模。投資人不買賬,孫正義只能自己掏腰包。

每逢關鍵時刻就賣點阿里股票,或許可以從側面印證“硬通貨”的地位。一位港股分析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軟銀拋售是為了降低風險,而阿里巴巴的資產明顯優於軟銀其他資產,除非軟銀其他倉位爆倉,需要調動資金補倉。

03

減持對阿里的影響有多大?

軟銀出售阿里股票的消息沸沸揚揚,說到底,外界更關注的是對阿里本身的影響究竟有大。

2016年軟銀首次宣佈減持阿里股票後,阿里股價應聲下跌6.5%。但隨後阿里宣佈以每股74美元的價格,回購其中20億美元的自家股票,此後市場信心逐漸恢復。去年Altaba拋售400多億美元阿里股票,但同期阿里的股市表現基本沒有受影響,甚至一度猛漲到220美元以上。本次軟銀髮布聲明之後,阿里尚未回應是否會主動回購被減持股份,但美股盤後下跌僅1.3%。

按照3月25日阿里最新市值5059億美元計算,軟銀手握的25.9%的阿里股權價值約1310億美元。本次有可能出售的140億美元,佔軟銀所持股票的10.7%,佔阿里總市值的2.77%。短期內流動性的增加,尤其是在疫情尚不明朗時期,可能會導致阿里股價走低。

但新興市場投資教父莫比爾斯公開力挺阿里。他認為阿里巴巴是全球化的模範樣本,現在是買入的最好時機。軟銀手中仍握有90%的阿里股票,似乎也印證孫正義對阿里的一貫評價:屬於長期持有的抗週期性資產。

今年3月以來,美股創下10天四次熔斷的記錄,道指一度暴跌超25%,但在血雨腥風中,科技巨頭如亞馬遜、微軟、蘋果、阿里等,即便受大勢波及,表現仍遠好於大盤。

其實從中期長期看,亞馬遜、阿里這些科技巨頭還是股市界的硬通貨。說到底,能夠成為科技巨頭,誰家沒有一臺“印鈔機”和一臺“發動機”呢?投資者的信心來自於增長潛力。以蘋果為例,當下硬件是“印鈔機”,但摩根士丹利預計,未來五年蘋果服務業務營收將保持20%的增長,到2023年單是服務營收將突破千億美元;阿里的“印鈔機”是新零售,未來的發動機應該是阿里雲。

疫情結束後,新零售和雲計算預計都會迎來新一輪發展高峰,這意味著,科技巨頭的股價回調空間較大。

孫正義自然不會想不到這些,只不過在當下,他和軟銀似乎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