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這一刀下去,是真疼

今天下午收盤後,後臺有一朋友給我留言,說看著今天萬興早盤跌停,持有大半個多月的他實在扛不住了,心態崩了,於是上午打開跌停後忍痛割肉,結果尾盤,收回來了...


唉,好吧,用短線術語,這是收了個大長腿:


割肉,這一刀下去,是真疼


這一刀,割的有點疼。


其實,都持有這麼多天了,而且如果是中線的話,目前看不出殺邏輯的情況,也就是大盤對整個科技不友好,殺殺估值而已,這票又不是電子產業鏈的殺邏輯,真不用恐慌。


這種肉,說實話割的不值,有點惋惜。


這票,就像我群裡多次強調的,軟件股裡,基本面90分還打不到,但80+是沒任何問題的。中等確定性高彈性,擁有著低調踏實管理層,高成長的賽道,優秀的商業模式,成熟的營銷手法,快速推進的SaaS佔比,並持續擴招投入研發,以開發出更多長尾型產品,構建護城河。好票,就要多些耐心,急躁不得。


對中長線選手來說,不殺邏輯的情況下,不要輕易說割肉止損,後續持續跟蹤企業經營節奏就OK。也不用一跌,就懷疑它基本面邏輯壞了,企業要跪了,基本的分析判斷能力要有啊。最惋惜的是,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年年當放牛娃,陷入無限循環模式,不值當。




在說中公,關於中公,我寫過兩篇文章分析它,但是看評論普遍質疑比較多,有些有道理,比如說管理層吃相有點難看,這個我贊同;還有說,懷疑大存大貸,財務造假,財務數據我排查過,在結合它的商業模式看,概率不大。


這裡我想說的是,其實,沒有完美的股票,就拿價投最認可的貴州茅臺,你看看它這幾年的吃相(敏感,這裡不多說了)。


這就像找對象,沒有完美的女友或男友,哪怕吳彥祖,也總有些瑕疵。攏供100分,能打90分,那就是極品了,你非要找到100分,那麼恐怕對象找不到,投資也找不到可擊球的票。夢裡或許可以。


中公,目前A股教育股裡是頂配,其次,跟所有A股股股票比,基本面屬於前5%的那一批,這也是事實。


那麼在個基礎上,我就思考其變化。因為股票永遠是正面和負面因素的結合體,我們思考的,既不是正面也不是負面,而是正面因素和負面因素之間的“變化”,這才是最關鍵的。


中公的變化,就在於YQ發生後,下半年業績有二段加速的概率,而且這個概率不小,這個我之前文章說了,這裡不贅述。


同時,中公這幾天的股價表現,也完美驗證了我之前文章中講到的邏輯:


割肉,這一刀下去,是真疼


可以說,我的判斷相當精準,基本上今天就差點創歷史新高。之前的文章邏輯請回顧:說實話,我被這股的凌厲走勢驚著了




在講一個關於網紅帶貨的乾貨思考。


我之前分析萬興的文章講過,媒介演進,也是一種遞弱代償現象。發展到直播這種形態,人本身的判斷和想像能力進一步下降,思考感進一步喪失,直播購物中,衝動決策的概率也上升。


而這也導致,渠道的頭部效應更加明顯,也即直播這一賣貨渠道更加頭部化,品牌商的議價權進一步喪失。


比如李佳琪封殺蘭蔻事件,這要是傳統商場,像蘭蔻這種大牌,其實是商場竭力拉攏的對象,做過生意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其中的道理。


可以說,每一次的渠道迭代,品牌商-渠道方-消費者這個三角關係,就會發生權利轉移(後面還會演變出制衡的方式,因為當舊有平衡被打破後,三方關係經過激烈的市場博弈,最終會搞出一個新的平衡),這種渠道的變化,會對我們分析股票,產生很大的影響,你品品。


目前直播網紅的大殺器是“性價比”, 頭部帶貨網紅,因為流量優勢而有了對商家的議價權,可以拿到最低價的尖貨。但你仔細想想,性價比最優商品所面對的用戶群體,是什麼樣的一群人呢?


我舉個例子,A產品原價800元,在某網紅這裡是全網最低價700元,那意味著,某用戶為了省這100元而蹲守直播幾個小時搶貨,我們假設是3個小時。算下來,他一個小時的時間成本是33元。


這也意味著,對於每小時成本高於33元的用戶,他不會是這個網紅的消費者。比如說一個月薪3萬的人,按每天8小時,每月21天算,它的每小時成本是179元,遠高於33元的價格。這種情況下,蹲守在直播間前買這件商品所花費的時間成本是巨大的,損失大了去了。(假設此用戶就買這一件商品,其他商品不考慮)


薇婭李佳琪們,自然有它強大的客戶群體,但很多品牌,不一定會走直播帶貨路線,這個你一想就明白了。


據我調研,有不少品牌盲目給一些主播付坑位費,結果一件東西都沒賣出去,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