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智伯的滅亡之鑑

智伯,作為春秋末期晉國、乃至整個周王朝中最有權勢的執政大臣,才幹出眾、智謀過人,在晉國內部力壓三卿、權勢滔天,在南征北戰、力圖恢復晉國的霸主之業。如此英豪,何至於最後兵敗山倒、身死家滅?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智伯的一生和他的滅亡之鑑。

一、智伯的一生:從巔峰到滅亡

(一) 父親青睞,繼承勳爵。智伯,姬姓,名瑤。年輕時的智伯,在眾人眼裡的形象是“高大威猛有才華”,妥妥的“男神形象”。具體什麼樣呢?《資治通鑑》說他“留有美髯,身材高大;擅長射箭、駕車有力;技能出眾、才藝超群;巧言善辯,文辭優美;堅強果決、恆毅勇敢”。可以說是十分的招人喜歡。他的父親也不例外,對這個兒子喜歡的不得了,一心一意的要立智伯為繼承人。但是,當時智氏家族的一個重要人物——智果,就不同意立智伯為繼承人,他認為智伯雖然優點很突出,但是缺點也很明顯,認為智伯這個人“不仁”,不夠敦厚,品德不行,如果智伯做了繼承人,那智氏鐵定的要滅亡。但是,智宣子就是喜歡智伯這個孩子,不聽智果的,還是立了智伯為繼承人。

(二)機會來臨,登上高位。在智伯成為智氏家族的掌門人之後,他並沒有一下子成為當時晉國最有權勢的人物。因為當時趙氏家族的趙鞅是晉國執政,這是一位牛人,初出茅廬的智伯是無法與其抗衡的,趙鞅被稱為趙簡子,當時在晉國積極推動改革變法,風風火火,無人能出其右。然而,人的生命都是短暫的,都會走到生命的盡頭。趙簡子去世以後,智伯成為晉國執政,一顆政壇新星冉冉升起。智伯逐漸開始展翅高飛。

(三)力圖復霸,南征北戰。一直為中原霸主的晉國,到了春秋末期之時,其國家實力逐漸下降。智伯,身為晉國執政,重振晉國雄風、再次輔助晉國成為霸主,是其職責,也是其理想。公元前472年,智伯率軍與齊國對峙,身先士卒、以上率下、作戰勇猛,俘虜齊國大夫顏庚,大敗齊軍。公元前468年至464年,智伯先後兩次攻打鄭國,劫掠物資無數,戰國頗豐。智伯在試探衛國、滅亡夙繇的過程中,其計謀、手段可見一斑(見《智伯欲伐衛》)。智伯,可謂是有勇有謀,有心計、有手段。

《智伯欲伐衛》

智伯欲伐衛,遺衛君野馬四百,白璧一。衛君大悅。群臣皆賀,南文子有憂色。衛君曰:“大國大歡,而子有憂色何?”文子曰:“無功之賞,無力之禮,不可不察也。野馬四,白璧一,此小國之禮也,而大國致之。君其圖之。”衛君以其言告邊境。智伯果起兵而襲衛,至境而反曰:“衛有賢人,先知吾謀也。”
智伯欲襲衛,乃佯亡其太子,使奔衛。南文子曰:“太子顏為君子也,甚愛而有寵,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於境,曰:“車過五乘,慎勿納也。”智伯聞之,乃止。

(四)伐滅二氏,權勢滔天。當時晉國國君權力旁落,晉國勢力由韓、趙、魏、智、範、中行六家把持。公元前451年,智伯率領韓、趙、魏三家擊敗了範氏和中行氏,並瓜分其土地,此後,晉國貴族只剩四家。而智氏,則成為了晉國最大的家族,智伯在晉國可謂是權勢滔天。

(五)要地不成,身死國滅。 智伯認為要恢復晉國的霸主地位,首先要增強國君的實力,這樣才能主導晉國一致對外。於是,智伯帶頭向晉國君進獻封地一萬戶,並要求韓趙魏三國進獻封地。韓家認為,如果不給智伯土地,智伯一定會發兵攻打,而獻出土地,智伯會再向別人要地,別人不給,智伯必發兵,所以韓國給智伯土地,可以避免戰禍從而靜觀其變。魏家認為,給了智伯土地,會讓智伯放鬆警惕從而產生輕敵之心,幾大家族由於給智伯土地利益受損而會變得親近聯合起來,如果後面發生了衝突,智伯肯定打不過我們。於是,韓、魏兩家均向晉國君進獻了土地。但是趙國不肯,智伯聯合韓、魏發兵攻打趙國,之後韓、魏反過來聯合趙國攻打智伯。智伯兵敗山倒,被趙襄子活捉後殺死,韓、趙、魏三家瓜分智氏封邑,只是兩百多人慘遭殺戮。三家分晉,晉國滅亡。

二、智伯身死亡國之鑑

可以說,智伯的死亡和智氏家族的覆滅,直接導致了“三家分晉”和晉國的滅亡。以史為鑑、以古鑑今,探尋智伯從權傾一時到身死國滅的各種緣由是有價值的。那麼,智伯,到底失敗在何處?

(一)智伯的人格缺陷。智伯年輕時被時人共認的五大優點,是博得其父智宣子喜愛並立其為繼承人的基礎,但是智宣子強大優點的背後,又有著巨大的缺點。這個缺點,就是智果勸誡智宣子時所說的“不仁”。關於這個問題,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將其稱之為“德行”。司馬光認為,智伯之所以兵敗身亡的重要原因是因為智伯的才能勝過了德行。“才能是德行的張本,德行是才能的主帥”。司馬光認為德才兼備的人是聖人,德才全無的人是愚人,德大於才的人是君子,才大於德的人是小人。在選人用人的時候,如果沒有聖人和君子可供驅使,那麼寧用愚人不用小人。因為愚人自身的才能低下、智慧不夠,也做不出什麼壞事出來,而小人的奸詐和能力足以致使他作出危害極大的事情。所以,就智伯而言,才華足夠而“德行不足”,是導致其最後失敗的內因。

(二)手段與其戰略目標不符。晉國當時存在的六大家族構成了晉國施政的基礎,雖然這種情況導致了晉國國君的權力旁落、分散,但是一直以來也保持著一種平衡。智伯帶領其餘三族伐滅兩氏後,夥同其餘三家瓜分了兩氏封地,並趕走了晉國國君。這就導致了之後一種氛圍的出現,就是國君可以被趕走,土地可以通過攻伐得到,這就是司馬光在《資治通鑑》開篇所說的禮制的崩壞。但是,後來智伯又以鞏固國君權力從而主導晉國一直對外為名,要求韓、趙、魏三家向晉國國君進獻封地。這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智伯帶頭破壞了國君的權力,後面又要求鞏固晉國國君權力,無論智伯的目標是為了取而代之還是真的想輔佐國君光復晉國的霸主地位,他前後的做法都與其戰略目標極為不符。

(三)目標與能力不平衡。這個充分體現在了智伯向三家要地的過程中,智氏雖然是晉國第一大家族,智伯自己也是晉國最有權勢的執政,但是,如果智伯要吞併韓、趙、魏三家,最起碼要具備兩個條件:1、能力;2、理由。智氏的各種能力要能夠與三家同時抗衡,智氏要師出有名。在能力方面,智伯向趙要地不得而聯合韓、魏一起攻趙,也表明了四大家族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天壤之別,換句話說,智氏不具備以一己之力直接伐滅三家的能力。在理由方面,智伯是以鞏固國君權力為名向三家要地的,這個在第二點已經講了,也就是說智伯的這個理由是不充分的。智伯的整體能力都不足以支持其發動攻伐戰爭,更不具備其稱霸的現實條件。美國戰略學家加迪斯認為,戰略是目標與能力的平衡,“目標與能力需要相互適應和配合,特別要注意兩者的脫節”。智伯很有理想,但是成敗往往取決於現實條件,而不僅僅是偉大理想。細細看來,智伯的目標與能力極不相適。

(四)貪慾使人瘋狂。韓、魏在向智伯獻地時的戰略考量都是用地來激發智伯的貪慾、使智伯輕敵,也為自己贏得戰略機遇期。然而智伯,在一次又一次的被滿足之中,逐漸忘記了自身的實力與目標的不平衡,將對手的撤退式戰略當作了自己理所應當的成功。逐漸積累的貪慾,使智伯在面對門客的勸告時,剛愎自用、一意孤行,終於身死國滅。

可以說,智伯有才華,所以才能夠帶領智氏家族走上騰飛之路,自己也權傾一時。然而,在追逐自己人生理想的過程中,由於自身的缺陷、戰略與目標和實現手段的不匹配,導致了智伯的滅亡。令人唏噓,也令人警醒。

司馬光稱,自古以來,國中亂臣、家中敗子,都是才華橫溢而德行不足,以至於造成國破家亡的悲劇,這類事,不勝枚舉。並勸諫後人,在選拔人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審察才、德德區別。

智伯死後,智氏被滅。趙襄子將智伯的頭骨做成漆器。為了報答智伯的“國士之禮”,行刺趙襄子,譜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傳奇歷史。

豫讓何許人也?請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