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江蘇白馬湖?

【地承千古人文精華,理蘊萬世自然法則】

白馬湖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揚州市交接處,東接寶應、北連淮安、西南分別與洪澤、金湖相交,風景旖旎秀麗,生態環境優美,人文歷史源深。

你可知江蘇白馬湖?

白馬湖,形態酷似一匹桀驁的白馬,面積108平方千米,湖面海拔6.5米,貯水量1.05億立方米。具灌溉、航運、水產之利。湖中有99座島嶼,擁有3萬多畝水面,水域遼闊、清澈透明,盛產螃蟹、甲魚、龍蝦、青蝦、烏龜等特種水產品,尤其是白馬湖大閘蟹久負盛名。

你可知江蘇白馬湖?

該湖古稱馬瀨,東漢末年,陳登為廣陵太守。出於軍事需要,他組織民工,在津湖與白馬湖之間,開鑿了一條馬瀨溝,使津湖直通白馬湖。南宋紹煕五年(1194年),黃河南徙後逐漸成湖。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北徙,淮河來水不再下注白馬湖分道入海,故白馬湖水位漸趨穩定。1957年,挑築白馬湖隔堤,使白馬湖與寶應湖分而治之。

你可知江蘇白馬湖?

唐代詩豪劉禹錫曾在此泛舟,留下了讚美白馬湖的《採菱行》;元代大詩人薩都剌遊歷過白馬湖,也寫下的 “春水滿湖蘆葦青,鯉魚吹浪水風腥。舟行未見初更月,一點漁燈落遠汀” 詩句(《過白馬湖》)。明末寶應才子鄭正中著《白馬湖》詩:“白馬湖中霜月鋪,漁舟洩洩倚葭蘆。網來巨蟹脂如玉,願向君王乞此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