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你怎麼看這位母親?

迷失在江湖


此留學生的母親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疫情目前呈現國際大流行趨勢,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讓留學生回國,但是不可能舉全國之力為某些留學生的個人行為買單。

如果是通過正當渠道得到的財富,我們都不會仇富的,那是你們努力的結果。我們只是在闡述一種客觀的理論現實,去留學的家庭條件確實都非常好,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學生高三畢業後或者大學畢業後,孩子有自主選擇留學的意識,可以自主選擇留學,但是我們批判的是1.5萬小留學生,他們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家長怒懟網友仇富,這也是家長暴露某些真實性目的表現。

我覺得應該從三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家長的一個態度:

母親的角度

孩子年齡比較小,大多數小留學生都是寄居在英國原生家庭中,父母並沒有陪伴在其身邊,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心理的健康發育有重大的影響,不可否認的是,由於留學經歷,肯定會鍛鍊孩子獨立能力,但是遠不及其產生的負面影響。


目前疫情已成全球大流行趨勢,他沒有關心孩子在異國他鄉的狀態,也沒有對孩子進行過多的關心和呵護,如何加強保護孩子的措施,還有閒情逸致來有互懟,我覺得這位母親真的是沒有盡到一位母親的責任。

民族意識

孩子那麼小,還沒有完整的價值體系建立,相信米字旗下的教育,愛上五星紅旗的可能性比較小。

如果孩子缺乏愛國主義和民族意識教育的話長大之後潛意識裡面肯定認為中國是陌生的,目前中國在教育、科技、經濟各方面,我認為不輸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孩子沒有必要那麼小就送往他國學習。


國內疫情嚴重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想到回國支援疫情呢?反而世界疫情嚴重的時候想到回國躲避,這是什麼心態?說句不好聽的,有點“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意思。

家長如果有能力,可以選擇出國,甚至改變國籍。但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作為家長,有什麼權利去剝奪孩子選擇國籍的權利呢?既然生在國內,流的是中華民族的血,此生就是華夏人。

真實目的

小學生出國留學,真正從教育孩子的角度來考慮的家長能有多少呢?我認為應該佔極少部分。

作為早期西方發達國家,英國教育也有很多優勢,但僅限於大學生或者研究生階段,目前中國小學素質教育的完善和調整,我認為我們不比他們差,相反,有很多方面比他們要優秀很多。

所以小學生留學的真實目的就會暴露無遺,我相信絕大部分家長都是為了英國的永久居住權,甚至英國國籍去的。

留學回來難道就高人一等嗎?英國國籍難道就比中國國籍要好嗎?

目前很多企業或者高校在錄用人才的時候,有留學經歷的學生比在國內的學生佔據很多優勢,這也是我們目前需要改變的,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也是我們的弊端。

綜上所述,孩子們沒有選擇權利,歸根結底是父母的自我貶低、崇洋媚外意識導致。都說什麼樣的家長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我認為有如此意識的家長,孩子的教育也令人堪憂。

目前國際疫情肆虐,我們應該想的是如何保護這些小留學生的生命安全。


我認為世界疫情徹底結束前,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絕對安全的,最直接有效保護自己的措施,就是蝸居在家,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原則,這也是我們對抗疫情最有效的方式。

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我是上善李老師,專注於青少年成長教育問題,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展示在評論區,以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學生,謝謝您的關注、評論和認可。(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速刪)。


上善李老師


這位媽媽也是出於孩子的安全考慮吧。

關於留學生歸國的問題,我倒覺得,只要回國的時候,不可以隱瞞行蹤和身體狀況,那其實是很歡迎他們回來的,而且,他們只要他們還保留著中國的國籍,還是中國人,他們就有權力自由歸國。這跟仇富沒有關係,而是應該相互關照。這位母親的言辭,可能有一點激烈,但考慮到她的焦慮,其實也能理解吧。

當下疫情在英國的形式應該是比較嚴峻的,連英國王室查爾斯王子也檢驗陽性,那普通民眾的情況是不是會跟壞呢,再者,英國早期的應對比較粗糙,甚至提到了群體免疫的概念,雖然後來因為輿論有新的解釋,但大體來說,英國的策略英國仍不是嚴控,而是用時間換空間,控制同一時間感染的人數,減少醫護壓力。據一些消息說,當下英國可能已經有一半的人群感染了,這樣的狀況下,對於孤身在外的孩子,父母肯定是放心不下的吧。

不過,要不要回歸,其實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一方面是當下的客運本身也有安全隱患,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包機的,那在旅途中,會不會新的感染風險。如果途中還要有多次轉機,那風險可能會更大。所以最終選擇仍是權衡。

不過,只要他們按照信息披露要求,按照正常流程歸國,我想我們任何時候都是歡迎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