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讲仁爱,墨子讲兼爱,谁才是真爱?

孔子讲仁爱,墨子讲兼爱,虽然都是讲“爱”,但二者有很大的不同。

孔子讲仁爱,在孔子看来,“仁”首先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而异于禽兽的标志之一。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仁”不仅是礼乐的基础,同时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没有“仁”就算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讲仁爱,墨子讲兼爱,谁才是真爱?

孔子


我们看到实际上孔子所说的“仁”就是人们日常活动中的道德规范,用胡适的话来说,“仁即是做人的道理”。因此,孔子讲仁爱,是因为“仁”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所必须的素养,是因为我们应当自觉地按照“仁”的规范去做事,“仁”更多地体现一种内在的价值认同和精神。

墨子讲“兼爱”,“兼爱”也就是像爱自己一样平等地爱所有人的意思。墨子倡导“兼爱”,是从功利主义出发,《墨子》里说: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辱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仁者非之。”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贱人者,天必祸之。”


孔子讲仁爱,墨子讲兼爱,谁才是真爱?

墨子


在墨子看来,我们之所以要爱人,是因为这样做能免祸求福,对国家、社会、和自己有很大的好处。我们不能说孔子的仁爱思想没有一点点的功利因素在里头,但是,相比较于墨家的纯功利角度而言,孔子是“以义为上”。对孔子来说,“仁”更多的是出于一种道德上的驱迫感,也就是要有自觉意识。因此,即使你一个人独处,不和他人,社会,国家发生关系时,也必须能做到“独善其身”。

孔子和墨子在仁爱观上的最大不同在于爱是否有差等的问题上。孔子认为爱是有差等的,而墨子则主张爱是不应该有差等的。之所以有这种差别,在于两家的着重点不一样。孔子重视的是“仁爱”的“仁”字,而墨子重视的是“兼爱”的“兼” 字。

在孔子看来,孝是仁的根本。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亲亲,仁也。”

“仁之实,事亲是也。”

孔子所说的仁爱是和孝、亲亲分不开的。孔子认为孝是人最真实、最基本的情感,是其它情感的基础。如果人能爱父母,便能推而广之爱其他人;如果人不能爱自己父母,那又怎么会去爱那些给我们的利益少于父母的人呢?所以“孝”乃为“仁”的根本,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孔子从血缘出发,特别重视“孝”,因此,他们主张父母死后要服“三年之丧”,而对于其它的亲戚则依据血缘的远近亲疏的不同而服不同时间的丧。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仁爱是层层外推之爱,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是人心自然而然萌发出来的一种情感。所以孔子主张爱是有等差的,“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爱自己胜过爱他人;爱接近自己的人,胜过爱远离自己的人。”所以孔子的“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的爱。


孔子讲仁爱,墨子讲兼爱,谁才是真爱?

与孔子相反,墨子认为爱是无等差的。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就是因为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不相爱”,他们不明白“兼相爱”能够“交相利”。所以《墨子》里说: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认为如果人人都能够兼爱的话,就能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良好局面。为什么呢?他说: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所以“兼相爱”能够导致“交相利”。为了让人家接受他的思想,墨子还把“天意”搬出来,墨子说:“顺天之意若何?曰:兼爱天下之人。”墨子企图用天的权威来表明他的思想的合理性。


孔子讲仁爱,墨子讲兼爱,谁才是真爱?

影视图片

墨子在论证其兼爱学说时,采取了功利主义的论证方法着重强调“兼相爱”具有“交相利”的效果,墨子的兼爱作为一种博爱,虽然有对孔子仁爱思想的某种超越,但是它没有论及道德本身的价值,缺乏道德的支撑,或者也可以说它的“道德”要求太高了,因此墨子的思想对社会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