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已過時,你知道人類變得“更涼”了嗎?

由於疫情的影響,測體溫成了人們生活日常中的一部分。浮動在35℃~37℃之間的體溫讓人疑惑:在以往的認知裡,37℃才是人體的正常體溫,為什麼我們都變“涼”了?在本期視頻中,我們來探索問題的答案。

首先,來看看37℃的標準是怎麼確定下來的。

“37℃標準”是怎麼來的?

我們把時間拉回到1851年。

1851年德國內科醫生卡爾·文德利希,在收集了2.5萬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後。取其中間值,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為37攝氏度的數值。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37℃成為了在醫學中衡量一個人身體健康狀況處於正常狀態的標準。

37℃已過時,你知道人類變得“更涼”了嗎?

不過,近期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個數字可能不再適用於現代人。

人類比一百年前更“涼”了?

據斯坦福大學研究團隊在生命科學期刊《elife》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從37℃降到了36.6℃,也就是平均每十年體溫下降了0.03℃。

他們對比了歷史上三個時間段的數據。第一份數據來自兩萬多名參加過美國南北戰爭的退役軍人,他們的體溫數據是在1860—1940年間測量的。另外兩個數據來源分別為1971-1975年美國的健康調查以及斯坦福大學數據庫內2007-2017年的數據。總樣本量約為67萬個。

37℃已過時,你知道人類變得“更涼”了嗎?

對比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的體溫出現了明顯變化。具體來說,2000年前後出生的男性,體溫比19世紀初期出生的男性低0.59攝氏度。女性體溫的變化趨勢相似,自19世紀90年代以來下降了0.32攝氏度。但,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我們的體溫在變低?

研究人員推測,原因可能與人類炎症水平降低及代謝率下降有關。

首先,人體炎症減少。炎症與體溫變化密切相關,炎症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蛋白質和細胞激素,它們使新陳代謝加速,體溫升高。而醫學進步使得慢性感染減少,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類的平均體溫低了一點。

37℃已過時,你知道人類變得“更涼”了嗎?


其次,環境溫度更加適宜。現代人長期處於恆溫環境中,夏有空調、冬有暖氣,身體不再需要花費太多的能量來維持一個恆定的體溫。

目前,還不清楚這種體溫的下降是否會繼續,體溫下降所導致的負面影響也尚不明確,這有待科學家和醫生的進一步研究。但是,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就像人類會長高,也會變胖一樣,體溫降低也只是人類在演變過程中的另一種生理機能變化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