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之死对诸侯的影响是哪些?

我的祖国万岁


齐桓公之死对诸侯最大的影响是,他终于死了,霸主的地位也该换换人了,总不能让他一人独占。于是列国效法齐国展开了一场场霸主争夺战,这一争就是整个春秋时期了。


历史知道点


纵观春秋历史,齐桓公之死,可以说是齐国国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此齐国步入了难以挽回的下坡路。同时,齐桓公之死也可以说是春秋时期霸业交替的转折点,齐国衰落,晋、楚日渐强盛。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春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前651年,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古葵丘会盟,周襄王派大臣与会并送重礼,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然而,这样一位具备雄才大略、名垂千古的君主,却在晚年犯了一系列严重的错误,最终导致齐国陷入内乱,齐国的霸业最终衰落。这之间巨大的反差,常被后人反复评说。

齐桓公之死,造成直接影响的两个诸侯国,便是宋国和晋国。

齐桓公可以说是“成于用人,败于用人”。齐桓公早年重用一代名相管仲,推行改革,造就了齐国的霸业;但齐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先死,重用佞臣公子开方、易牙、竖刁等人,齐国开始走下坡路。

齐桓公死后,五公子互相攻打,齐国陷入混乱,太子公子昭逃奔宋国,向宋襄公求救。

公子昭求救的这位宋襄公,正是后来在泓水之战中“心怀仁义”,被楚军打败,沦为千古笑柄的宋襄公。

宋襄公联合曹、卫、邾攻齐,助太子昭即位为齐孝公。

有意思的是,这次平定齐国内乱,让宋襄公声名鹊起,帮助太子昭夺回王位的宋襄公一时间也由此开始了争霸的行动。尽管后在泓水之战中大败,但宋襄公之所以被后世认为是春秋五霸之一,与此次平定齐国内乱关系颇深。

动乱已平,但对于齐国国力已造成了很大影响。

在齐国陷入动荡之时,前636年,晋文公重耳即位,开启了晋国的霸业,晋国逐步取代齐国成为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齐国的混乱还没有结束,此后昭公、懿公、惠公时期,一连串的争位让齐国国力衰落,霸业已竭,此时的齐国只能跟随晋国与楚国争霸。

此后齐顷公时期,齐军在鞍之战中被晋军打败。灵公在位时,齐国讨伐鲁国,晋国率十二家诸侯伐齐,齐灵公亲自率师御敌却被联军击败,彻底宣告了齐国霸业的终结。

“公子小白”创立的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历史上,但其晚年的错误造成的一系列悲剧,也应为后人所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