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應該知道的現代漢語語法基礎(三)

語素、詞、短語都說完了,比較重要的就該到句子了!

所謂句子就是由詞或短語構成的語言單位,能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能完成一次簡單的交際任務,在語音上有一定的語調,表示陳述、疑問、祈使、感嘆的語氣,在書面上用句號、問號、感嘆號表示出來。

句子有單句、複句、句群之分。

高中生應該知道的現代漢語語法基礎(三)


1、單句:單句是由詞或短語構成的,有特定語調的,能表達一個相對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

完整的單句結構:(定)主+[狀]謂+(定)賓

例如:(我們)學生[一定][要]學<好>(專業)課程



下面我們來說說單句的句子成分!

句子的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也叫句法成分。在句子中,詞語詞之間有一定的組合關係,按照不同的關係 ,可以把句子分為不同的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詞或詞組充當。

現代漢語裡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種,即主語(用“=”表示,分析句子成分時,用“‖”把主語和謂語分開)、謂語(用“—”表示,分析句子成分時,用“∣”把謂語和賓語分開)、賓語(用“﹏”表示)、定語(用( )表示)、狀語(用[ ]表示)、補語(用〈〉表示)。

(1)主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物”。例如:

  中國人民志氣高。(“中國人民”便是主語)

  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事業。(“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便是主語)

(2)謂語

  謂語是陳述主語的,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例如:

  滿天烏雲頓時消散了。(“頓時消散了”便是謂語)

  樹葉黃了。(“黃了”便是謂語)

  小王今年十六歲。(“今年十六歲”便是謂語)

  明天星期日。(“星期日”便是謂語)

謂語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

名詞、名詞性短語不能無條件地單獨做謂語。名詞做謂語限於說明日期、天氣等簡短的口語句子,例如: ①今天‖星期三。 ②昨天‖晴天。

名詞性短語做謂語限於說明人物的籍貫、容貌等簡短的口語句子,加否定詞時一般要加“是”。例如: ③魯迅‖浙江人。 ④這位老工人,‖花白的頭髮。

*數詞、數量短語做謂語,用來說明事物數量;重疊的量詞做謂語,用來描寫事物之多。例如: ①(比賽結果:)上海隊‖第—,廣州隊‖ 第二。 ②甲班‖五十本,乙班‖四十本。 ③他‖今年二十歲,你‖二十五了吧? ④白雲‖朵朵。

*主謂短語也可以做謂語,例如: ⑤同學們‖心潮如海。 ⑥什麼書‖他都看。 ⑦明媚如畫的江南水鄉,‖歌聲陣陣。

(3)賓語

  賓語在謂語後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麼”一類問題。例如:

  什麼叫信息?(“信息”便是賓語)

  門口圍著一群看熱鬧的人。(“一群看熱鬧的人”便是賓語)

  馬克思認為知識是進行鬥爭和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服務的手段。(“知識是進行鬥爭和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服務的手段”便是賓語)

(4)定語

  定語是名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定名詞,表示人或事物性質、狀態、數量、所屬等。例如:

  那沉甸甸的稻穀,象一壟壟金黃的珍珠。(“沉甸甸”、“一壟壟”、“金黃”便是定語)

  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血紅”、“白中隱青”、“單瓣”便是定語)

(5)狀語

  狀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例如:

  他已經走了。(“已經”便是狀語)

  咱們北京見。(“北京”便是狀語)

  歌聲把王老師帶入深沉的回憶。(“把王老師”便是狀語)

  科學終於以偉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戰勝了神權。(“終於以偉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便是狀語)

狀語一般是放在主語後謂語中心語前的。但是也有許多狀語可以放在主語前,起強調時間、地點等的作用。例如:

①[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進步很快。

②[在地質會議上],人們[以極大的敬意]看著李四光。

③[關於改進操作方法的問題],我們[已經]討論過了。

④[夜晚],市區萬家燈火,人人滿面生輝。

(6)補語

  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面的連帶成分,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程度、趨向、時間、處所、數量、性狀等。例如:

(1)廣大人民幹得熱火朝天。(“熱火朝天”便是補語)

(2)他寫的字比原來不是好一點,而是好得多。(“一點”、“多”便是補語)

(3)他生於1918年。(“於1918年”便是補語)

(4)他坐在桌子旁。(“在桌子旁”便是補語)

(5)顏色是那麼濃,濃得好像要流下來似的。(好像要流下來似的”便是補語)

++++獨立語:在句子中不與其他成分(主、謂、賓、定、狀、補)產生結構關係,但意義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的一種成分,用來表示稱謂呼叫或表示推測、估計、註釋、補充、感嘆、摹擬等語氣。例如:

①據說,最美的城市應該在山與湖之間。

②十分明顯,不打牢基礎,考上北大就是一句空話。

③啊,多麼使人心醉的絢麗燦爛的秋色!

④砰,砰,一陣槍聲傳來......

⑤大師傅,白天的事你千萬不要見怪。



2、如何劃分句子成分

介紹一種最為常用的方法:“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詞分析法”。

高中生應該知道的現代漢語語法基礎(三)

高中生應該知道的現代漢語語法基礎(三)

高中生應該知道的現代漢語語法基礎(三)

成分分析法的侷限性:

(1)這種分析法缺乏層次觀,無法科學地反映語言事實。

例如:遠處飄來一縷縷荷花的清香。

遠處飄來一朵朵荷花的清香。

線條性和層次性是語言最基本的兩大特點,但是成分分析法將句子所有的構成成分依次在同一個平面上展開,無法顯示語言結構的層次特點。

(2)破壞了句子成分的整體性。

例如:小明顯出極高興的樣子。

賓語中心語“樣子”的定語從表義和結構上說都應該是偏正短語“極高興”,但成分分析法只承認“高興”是定語,“極”修飾高興。這種分析破壞了句子成分在結構和表義上的整體性,影響了對句意的理解。

(3)成分分析法對句子成分的規定與實際分析之間存在矛盾。

例如:於福的老婆是小芹的娘。

如果將定語“於福、小芹”置於謂語之外,句子的主幹成了“老婆是娘”,這樣的分析豈不是非常荒謬。



3、單句分類

單句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分出句型和句類。

句型是根據句子的結構分出的類別。包括主謂句和非主謂句。

句類是根據全句的語氣分出的類,包括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

==================句型,單句根據句子的結構可以分為如下類型:

A主謂句

動詞謂語句,動詞前後可以有狀語、賓語、補語等成分,動詞可以重疊。

例如: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肩膀磨破了。 我考慮考慮。

形容詞謂語句,形容詞可以是複雜形式,可以帶“的”。

例如:海風特別涼爽。 小手胖胖的。

名詞謂語句,名詞在四種條件下可以做謂語:肯定句 ;短句;口語句式;限於說明時間、天氣、籍貫等。

今天星期六。 今天晴天。 二妹子廣東人。

主謂謂語句,全句的主語叫做“大主語”,主謂短語的主語叫做“小主語”,根據它們的施受關係,分為五種情況:

①受事‖施事——動作。例如:大家的事情大家辦。

②施事‖受事——動作。例如:他什麼酒都嘗過。

③大主語和小主語有領屬關係。例如:她眼睛熬得通紅。

④謂語裡有復指大主語的成分。例如:這孩子我也疼他。

⑤大主語暗含介詞“對”。例如:這件事中國人的經驗太多了。

B非主謂句

動詞性非主謂句,這樣的句子不需補出主語也能表達完整的意思。

例如:出太陽了。 上課了。 禁止吸菸!

形容詞性非主謂句。

例如:太好了!

名詞性非主謂句。

例如:多麼壯麗的山河啊!

嘆詞句。

例如:嗯!

擬聲詞句 。

例如:嘩嘩!

4、幾種特殊的單句

主謂句中,動詞謂語複雜多樣, 有些句式在結構和表達上有些特殊句式有:把字句、被字句連動句、兼語句、雙賓句。

(1)把字句。例:我們把豹子打死了。 強哥把我們樂壞了。

(2)被字句。例:在羅馬百花廣場,布魯諾被活活燒死了。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典型結構是:“主語+狀語(由“把”字或“被”字引導)+動詞+補語”,口語中常用“讓”“給”來代替“被”。

(3)連動句。 連動句的謂語就是兩個或多個動詞短語連用,其主要特點是:連用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詞或動詞短語共同陳述一個主語;他們在語義上有目的和方式、 原因和結果、先和後的關係。因此短語的位置順序不能相互顛倒,中間也沒有語音停頓。

例:①他蒐集著一片片的乾薹蘚燒水。(目的) 

②憑著他的求生的意志,他還是掙扎著蠕動爬行。(方式)

③由於長期的勞累過度,李老師終於生病住院了。(因果)

(4)兼語句。 兼語句是用兼語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 它有下列特點:

第一,兼語句的賓語,兼做主謂短語的主語。

例如:母親叫閏土坐。

“閏土”既作“叫”的賓語,又作“坐”的主語,“閏土”因一身兼二任,所以叫做兼語。

第二,兼語句多有命令的意思,所以句中前一個謂語多由使令動詞充當。

常見的使令動詞有:使、讓、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請求、教、勸、號召等。

  例如:媽媽讓我去開門。

第三,兼語句中兼語的謂語(第二個動詞)是前邊動作所要表達的目的或產生的結果。即兼語前後兩個動詞的語義上有一定聯繫。

例如: 護士叫他快去請大夫。

(“去請大夫”是“叫他”的目的。)

(5)雙賓句。動詞之後先後出現近賓語、遠賓語兩層賓語的句子叫雙賓句。近賓語一般指人,回答謂語“誰”的問題;遠賓語一般指物,回答謂語“什麼”的問題。

例如: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

這個時期母親教給我許多生產知識。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

高中生應該知道的現代漢語語法基礎(三)

===================句類:句類是按句子的用途和語氣劃分出來的類別。句類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1)陳述句

①敘述或說明事實的具有陳述語調的句子叫陳述句。它有時可帶語氣詞“了、的、呢”等。陳述句是思維的一般表現形式,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句子。

華威先生猛地跳起來了。

他不會去的。

收穫不小呢。

②有時肯定的意思可以用“雙重否定”來表示。雙重否定的陳述句常在一句話內用兩個互相呼應的否定詞,如“不…不”“沒有…不”。

他不會不同情我的。

沒有一個人不怕他。

(2)疑問句

具有疑問句調、表示提問的句子叫疑問句。疑問句分四類:

①是非問,它的結構像陳述句,只是要用疑問語調或兼用語氣詞“嗎”“吧”等。是對整個命題的疑問。回答是非問句,只能對整個命題做肯定或否定。

例如:這事老師知道嗎? 知道。 不知道。

②特指問,用疑問代詞和由它組成的短語來表明疑問點,說話人希望對方就疑問點做出答覆。句子為升調。

例如:明天早晨什麼時候出發? 八點。

③選擇問,用複句的結構提出不止一種看法供對方選擇,用“是、還是”連接分句。常用語氣詞“呢”“啊”。

例如:我們是吃米飯,還是吃饅頭呢?

④正反問,由謂語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並列的格式構成。分為三種疑問格式:動詞+不+動詞;動詞+不;句子,是不是?

例如:這個人老實不老實?

明天他來不?

他當過30年中學教師,是不是?

(3)祈使句。要求對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命令、禁止;一類是請求、勸阻。

①表示命令、禁止的祈使句。一般帶有強制性,口氣強硬、堅決。這種句子不用主語,結構簡單,語調急降而短促,不大用語氣詞。

例如:快去休息! 不許亂說亂動!

②表示請求、勸阻的祈使句。包括請求、敦促 、商請、建議和勸阻等。也用降調但比較平緩。多用語氣詞。

例如:你喝吧! 別閉眼啊!

(4)感嘆句。帶有濃厚的感情的句子叫感嘆句。它表示快樂驚訝、悲哀、憤怒、厭惡、恐懼等感情。一般用降調。

①有的感嘆句由句子和語氣詞共同構成。

例如:這部電影多麼動人哪! 你的傷多重啊!

②有的感嘆句僅由語氣詞構成。

例如:哦!呸!

高中生應該知道的現代漢語語法基礎(三)



單句是複句和句群的基礎,在充分掌握了單句相關知識的情況下,複句和句群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了!複句和句群留待下一篇再寫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