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重金漿,芳逾玉液——蒼朮和白朮的前世今生(day2)

蒼朮和白朮這兩味本草,以它們都能補脾燥溼

,在這次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戰疫”中,國家量身定做的“清肺排毒湯”裡就有白朮,而蒼朮則被用來跟艾葉一起焚燒燻蒸以消毒空間,大家都不陌生了。

而我把它寫在第二,是因為倪海廈老師把它當做過敏性鼻炎三藥:辛荑,石菖蒲,蒼朮。等學習完這三味,大概就能理解其中的奧秘了。

看到這裡的“術”字,不是學中醫的人,大概都會念“shù”。但其實,我們該叫“zhú”,因為它其實應該寫成“朮”,是個象形字。看看下面,跟白朮的切片是不是很像呢?

味重金漿,芳逾玉液——蒼朮和白朮的前世今生(day2)

據考證,有關“術”的記載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爾雅》:“術, 山薊、楊枹薊”,在南北朝之前,“術”並沒有分成蒼朮和白朮,所以東漢時期, 《神農本草經》將“術”列為上品:“術, 味苦, 溫。主風寒溼痺, 死肌, 痙, 疸。止汗, 除熱, 消食。作煎餌, 久服輕身, 延年, 不飢。一名山薊, 生山谷”,而同一時期的《傷寒雜病論》原文也只有“術”,並沒有寫成“白朮”。到南北朝時期, 梁代陶弘景首次將“術”分為白朮和蒼朮, 並簡要描述二者的區別。到北宋成立了校正醫書局,對宋以前的醫書進行校改,認為古書中的“術”都指“白朮”,這就是之所以我們現在看宋之前的醫書,竟都成了“白朮”。也成就了後人重“白朮”而輕“蒼朮”的現象。

味重金漿,芳逾玉液——蒼朮和白朮的前世今生(day2)

然而,又有人考證,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作煎餌, 久服輕身, 延年, 不飢”,指的就是蒼朮所具有的“延年益壽”的作用,因為這一直是道家(尤其是“茅山派”)服蒼朮(術煎)養生的體驗。而蒼朮的道地產地就在茅山。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稱讚“味重金漿,芳逾玉液”指的也是茅山蒼朮。至李時珍時代還有人稱“蒼朮”為“仙術”。另一方面,《本經》所講“主風寒溼痺,死肌”,也是白朮所不具有的功效。

味重金漿,芳逾玉液——蒼朮和白朮的前世今生(day2)

蒼朮飲片

Anyway, 我們不如來看看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異同,心中便自有明斷。

  1. 二者皆多孔則能除溼:仔細觀察白朮和蒼朮的橫斷面,可以發現,兩者都多孔隙,吸附力強,故皆善吸附溼氣而除。
  2. 白朮補氣健脾,蒼朮除風溼痺痛;白朮止汗,蒼朮能發汗;白朮安胎,蒼朮解表化濁。這三組功效的不同可以從兩者的外形和氣味來看:蒼朮質輕而香氣濃,性溫,故善走表而發汗,從而達到解表散寒,除風溼,止痺痛的功效。白朮質重粘性大而香氣弱,故善健脾除內溼而補氣,補氣而斂汗,補氣生血而安胎。清代《本草崇原》雲:“凡欲補脾則用白朮, 凡欲運脾則用蒼朮;欲補運相兼, 則相兼而用。如補多運少, 則白朮多而蒼朮少。運多補少, 則蒼朮多而白朮少。”

綜上,過敏性鼻炎往往因感外邪而發,應該用蒼朮。


味重金漿,芳逾玉液——蒼朮和白朮的前世今生(day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