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敗仗多,兩宋社會你聽過嗎,真的是弱朝嗎?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長期存在著強漢、弱宋、盛唐的說法,宋朝無疑是人們心中“積貧積弱”的時期。

誠然,在宋朝歷史上,不僅周邊強敵環飼,而且被金國打到了長江以南,又被元朝消滅。在對外戰績上,宋朝確實無法和漢朝、唐朝等相提並論。但是,要論綜合國力的話,宋朝卻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

兩宋的歷史結局是徹底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在於什麼“沒有了養馬地”,也不在於對手有多強大。契丹和金的武力,從來就沒有超越過匈奴和突厥。

匈奴和突厥都曾經橫行歐亞大陸,後續影響到今天,而契丹和金只能算對中國古代歷史有重大影響的民族(俄語中“中國”的讀音基本就是“契丹”),契丹大部完全同化在北方漢人中了。

金一部分早在明朝就被同化,另一部分留在東北建立後金,入關後漢滿相處三百多年,也基本被漢化。滿語,至今還能日常熟練運用的不到20人,而且都是老年人。

宋朝敗仗多,兩宋社會你聽過嗎,真的是弱朝嗎?

世界古代戰爭史近萬年,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主要靠人和馬的體力來戰鬥。在“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面對面格鬥中,支持戰鬥力的除了體力,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力,也就是“尚武精神”。


兩宋,其實徹底失敗在缺少尚武精神上。北宋末年有靖康之恥;南宋被蒙古人徹底滅亡;“崖山之後無中國,典隸之後無漢人”!說法雖然偏頗,但卻基本是事實。

筆者搞過文物,搞文物你會發現,宋唐以前的文物是比較罕見的,尤其是文書資料和書法繪畫。只要是真品,不論品相,一般都是珍貴文物,數量稀少。而明清以降的文物,卻是車載斗量。只有皇家或與名家、名人有關的文物,才算珍品。

而元朝的文物,尤其是文書類,極其罕見。元朝在文物史上,幾乎就是個冰河時代,相當於地質歷史上的生物大滅絕。

南宋的滅亡,對中華文明幾乎就是毀滅式的。崖山之後無中國,並非虛言。

宋朝敗仗多,兩宋社會你聽過嗎,真的是弱朝嗎?

崖山決戰

後來,蒙古曾在中國版圖境內佔領過一段時期,又因蒙古族也是中華民族之一,所以我國曆史也把元朝當做正朔。這從明太祖就開始了,故元歷代皇帝同享對前朝皇帝的祭祀。

“唐宋元明”的提法,從明初就有。而世界上其他被成吉思汗蒙古侵略過的國家,沒有一個把蒙古佔領期的朝代,當做他們的正史來對待。


蒙元的屠殺,其實對歐亞各國的文明都是一次實打實的毀滅。甚至中亞一些國家,到今天的人口數量和耕地面積都沒超過蒙古西征以前。

當年,若不是大汗蒙哥在四川合州釣魚城被飛丸打死這個偶然事件(可能是楊過用黯然銷魂神功發射,戲說一下,呵呵),西征的長子們返回爭奪大汗之位,整個西歐乃至於英倫免遭蒙古鐵騎的塗炭,什麼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大航海時代、日不落帝國等,統統都得報銷。世界近現代歷史,完全會是另一番景象。

宋朝敗仗多,兩宋社會你聽過嗎,真的是弱朝嗎?

釣魚城之戰


若不看武功,兩宋在整個中國古代文明史上,可算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峰。經濟之發達,商品之豐富,文化之繁榮,可以說超過了改革開放前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


北宋在當時已經呈現出經濟繁榮的勝景,開封人口超過百萬,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常住人口過百萬的城市。一部清明上河圖,把北宋的繁榮發達躍然紙上。

南宋雖然偏安,領土也大面積縮小,但僅憑南宋區區數省的國力和海外貿易,就能靠泥土換白銀(景德鎮原名昌南鎮,瓷器被稱為CHINA,也是昌南的諧音。一個鎮名,成了中華帝國的英文名稱)。還有蠶絲、茶葉等特產出口,每年僅官方正式稅收居然超過8000萬兩白銀,這個數字是驚人的!

宋朝敗仗多,兩宋社會你聽過嗎,真的是弱朝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

南宋的GDP,估計佔當時全世界GDP的70%,為何這樣說呢?

大家都知道,明朝長期奉行海禁政策,國家稅收主要靠國內一畝三分地的農業賦稅。明276年,明中央政府幾乎沒有超過年收人2000萬兩白銀的年景。直到明末的隆慶朝,才放開海禁政策,允許海外貿易,國庫收入因此增加十分明顯。

此後的張居正改革,萬曆朝能在朝鮮擊敗處在上升期且野心爆棚的豐臣秀吉手下的日本侵略軍,靠的就是這筆收入。這筆錢花完了,大明朝也就完了。

宋朝敗仗多,兩宋社會你聽過嗎,真的是弱朝嗎?

明朝萬曆年間的援朝抗倭戰爭

後來的清朝,康雍乾三代,號稱“康乾盛世”。尤其是乾隆中期,國力和財力都達到鼎盛。和珅的貪腐大家都知道,“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家產達到10億兩白銀,相當於鼎盛時期大清全國財政收入的20倍。

也就是說,鼎盛時期的清政府,一年全國財政收入是5000萬兩白銀。同時代的英國,已經基本完成工業革命,但乾隆朝末期的GDP,仍然佔當時世界GDP的三分之一。

宋朝敗仗多,兩宋社會你聽過嗎,真的是弱朝嗎?


若南宋的政府年入8000萬兩白銀,那麼南宋一朝的GDP絕對可以達到當時世界GDP總值的70%!

康熙年間,國庫年收入一般才數百萬兩。雍正大力整頓國庫和稅收,年入逐步超過1000萬兩白銀。又經過50年,到乾隆中後期,才達到5000萬兩白銀的最高年入水平。

乾隆以後,清朝逐步衰敗,鴉片戰爭前已經開始“銀荒兵弱”。鴉片戰爭後,更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到後來,“慈禧老佛爺”竟然要靠年年向外國銀行貸款,靠向國內錢莊借貸、募捐,來維持朝廷的運營和體面。

直到1911年,清帝退位,居然還拖欠同仁堂200萬兩白銀的藥錢!清末的財政崩潰,可見一斑。

宋朝敗仗多,兩宋社會你聽過嗎,真的是弱朝嗎?

鴉片戰爭

民國幾十年,更是全靠借貸和搜刮過日子。


袁世凱借錢——善後大借款,導致“二十一條”的出現。

段祺瑞借錢——比較搞笑的是,這一時期的“西原大貸款”,是北洋政府借了日本人的一大筆銀子,居然賴賬,一分未還。當時的北洋軍人,全國公務員和教師,全靠這筆貸款發了好幾年的軍餉和工資。

孫中山也要借錢——黃埔軍校和北伐,都是得到了蘇聯的大筆貸款後才搞成的。得到這筆貸款之前的幾十年,孫中山僅靠在海外華人中募捐鬧革命,結果都沒搞成。這都是財力不足作怪。事實上,武昌起義,還真不是孫大炮計劃內的起義行動。

蔣委員長更是到處借錢——用法幣和金圓券的大貶值,對大陸民眾敲骨吸髓式的搜刮。國民黨在大陸倒臺前,弄得法幣徹底崩潰,貨幣貶值創造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總之,終民國一朝,政府財政一塌糊塗,年年寅吃卯糧。國家的貧弱,首先是財政的破敗。財政破敗,又導致無力抵抗外敵,這是個惡性循環。

宋朝敗仗多,兩宋社會你聽過嗎,真的是弱朝嗎?

1948年,出納坐在鈔票堆裡點錢

由此可見,早在800年前的南宋,財富指數已經達到了中國古代和近代歷史(算上民國)的頂峰。此後700多年,中國的國民財富積累,基本和2015年後的某股市一樣,是節節走低了。

兩宋,不但財富指數達到頂峰,而且文化和社會的文明程度,也超過了前人和其以後的數百年。


文化不必細說,宋詞的成就大家都知道。論文化名人的藝術功底,貴為皇帝都能登峰造極——宋徽宗的書法繪畫水平,後來的“江南四大才子”和他老人家比,基本就是小兒科。

皇帝都如此,專業文化人就不必多說了!蘇軾、李清照、辛棄疾、范仲淹,不論文章才氣,皆冠絕古今。程朱理學,也達到中國古代哲學思辨的巔峰。

宋朝敗仗多,兩宋社會你聽過嗎,真的是弱朝嗎?

宋徽宗 《瑞鶴圖》

兩宋社會的文明程度,僅看社會頂層的政治文明和司法文明,兩宋也超過了以前和後來的朝代。


從宋太祖開始,就實行“杯酒釋兵權”,讓功臣有善終。這和後來明初的“火燒慶功樓”,大肆殺戮功臣比起來,文明的多了;宋朝的科舉制度、文官制度、刑法制度,後來的朝代基本沒有超越。

宋朝基本沒聽說過“扒皮萱草,凌遲處死”、“滿清十大酷刑”,囚犯更多的是被刺配充軍了事。有“少殺、慎殺”,這種現代司法精神的萌芽。

宋朝敗仗多,兩宋社會你聽過嗎,真的是弱朝嗎?

宋人的心理氣質,可以從其文藝作品中找尋,充分體現出中國人,特別是中原漢人的心理基因。

趙匡胤祖籍河北,趙宋皇族都可算是典型的北方漢人。宋詞的婉約細膩,就是宋人細膩感情的體現。

筆者認為,有幾句詞,最好的體現了宋人的內心世界: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這是北宋鼎盛時期,宰相晏殊的舊作。對宋人,特別是上層文人士大夫的婉約恬靜、多愁善感、自我封閉、與世無爭的特點,體現到了極致。

筆者稱之為“四合院”心態,雖然平和委婉,但也缺少了雄武上進的風骨。這種心理,到今天也是中國人的心理基因之一。

宋朝敗仗多,兩宋社會你聽過嗎,真的是弱朝嗎?

晏殊 《浣溪沙》

就是這個無論政治、經濟、文化都達到了歷史巔峰的兩宋,卻惟獨缺少一樣東西——尚武精神

曾經“發誓不殺大臣”的南宋朝廷,卻殺了一箇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武將——岳飛。這一千古奇冤,決定了兩宋最終的悲慘結局,讓中國人經歷了最黑暗的時代。

歷史是一面鏡子。新中國已經立國60多年,又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是要學大漢,還是最終爛成兩宋結局,自己選擇。

大漢立國60年後,出了漢武大帝。70年後,出現了“馬邑之謀”,反擊匈奴,英雄輩出。當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