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败仗多,两宋社会你听过吗,真的是弱朝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期存在着强汉、弱宋、盛唐的说法,宋朝无疑是人们心中“积贫积弱”的时期。

诚然,在宋朝历史上,不仅周边强敌环饲,而且被金国打到了长江以南,又被元朝消灭。在对外战绩上,宋朝确实无法和汉朝、唐朝等相提并论。但是,要论综合国力的话,宋朝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

两宋的历史结局是彻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什么“没有了养马地”,也不在于对手有多强大。契丹和金的武力,从来就没有超越过匈奴和突厥。

匈奴和突厥都曾经横行欧亚大陆,后续影响到今天,而契丹和金只能算对中国古代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民族(俄语中“中国”的读音基本就是“契丹”),契丹大部完全同化在北方汉人中了。

金一部分早在明朝就被同化,另一部分留在东北建立后金,入关后汉满相处三百多年,也基本被汉化。满语,至今还能日常熟练运用的不到20人,而且都是老年人。

宋朝败仗多,两宋社会你听过吗,真的是弱朝吗?

世界古代战争史近万年,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主要靠人和马的体力来战斗。在“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面对面格斗中,支持战斗力的除了体力,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力,也就是“尚武精神”。


两宋,其实彻底失败在缺少尚武精神上。北宋末年有靖康之耻;南宋被蒙古人彻底灭亡;“崖山之后无中国,典隶之后无汉人”!说法虽然偏颇,但却基本是事实。

笔者搞过文物,搞文物你会发现,宋唐以前的文物是比较罕见的,尤其是文书资料和书法绘画。只要是真品,不论品相,一般都是珍贵文物,数量稀少。而明清以降的文物,却是车载斗量。只有皇家或与名家、名人有关的文物,才算珍品。

而元朝的文物,尤其是文书类,极其罕见。元朝在文物史上,几乎就是个冰河时代,相当于地质历史上的生物大灭绝。

南宋的灭亡,对中华文明几乎就是毁灭式的。崖山之后无中国,并非虚言。

宋朝败仗多,两宋社会你听过吗,真的是弱朝吗?

崖山决战

后来,蒙古曾在中国版图境内占领过一段时期,又因蒙古族也是中华民族之一,所以我国历史也把元朝当做正朔。这从明太祖就开始了,故元历代皇帝同享对前朝皇帝的祭祀。

“唐宋元明”的提法,从明初就有。而世界上其他被成吉思汗蒙古侵略过的国家,没有一个把蒙古占领期的朝代,当做他们的正史来对待。


蒙元的屠杀,其实对欧亚各国的文明都是一次实打实的毁灭。甚至中亚一些国家,到今天的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都没超过蒙古西征以前。

当年,若不是大汗蒙哥在四川合州钓鱼城被飞丸打死这个偶然事件(可能是杨过用黯然销魂神功发射,戏说一下,呵呵),西征的长子们返回争夺大汗之位,整个西欧乃至于英伦免遭蒙古铁骑的涂炭,什么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大航海时代、日不落帝国等,统统都得报销。世界近现代历史,完全会是另一番景象。

宋朝败仗多,两宋社会你听过吗,真的是弱朝吗?

钓鱼城之战


若不看武功,两宋在整个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可算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经济之发达,商品之丰富,文化之繁荣,可以说超过了改革开放前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


北宋在当时已经呈现出经济繁荣的胜景,开封人口超过百万,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常住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一部清明上河图,把北宋的繁荣发达跃然纸上。

南宋虽然偏安,领土也大面积缩小,但仅凭南宋区区数省的国力和海外贸易,就能靠泥土换白银(景德镇原名昌南镇,瓷器被称为CHINA,也是昌南的谐音。一个镇名,成了中华帝国的英文名称)。还有蚕丝、茶叶等特产出口,每年仅官方正式税收居然超过8000万两白银,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宋朝败仗多,两宋社会你听过吗,真的是弱朝吗?

清明上河图(局部)

南宋的GDP,估计占当时全世界GDP的70%,为何这样说呢?

大家都知道,明朝长期奉行海禁政策,国家税收主要靠国内一亩三分地的农业赋税。明276年,明中央政府几乎没有超过年收人2000万两白银的年景。直到明末的隆庆朝,才放开海禁政策,允许海外贸易,国库收入因此增加十分明显。

此后的张居正改革,万历朝能在朝鲜击败处在上升期且野心爆棚的丰臣秀吉手下的日本侵略军,靠的就是这笔收入。这笔钱花完了,大明朝也就完了。

宋朝败仗多,两宋社会你听过吗,真的是弱朝吗?

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朝抗倭战争

后来的清朝,康雍乾三代,号称“康乾盛世”。尤其是乾隆中期,国力和财力都达到鼎盛。和珅的贪腐大家都知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家产达到10亿两白银,相当于鼎盛时期大清全国财政收入的20倍。

也就是说,鼎盛时期的清政府,一年全国财政收入是5000万两白银。同时代的英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但乾隆朝末期的GDP,仍然占当时世界GDP的三分之一。

宋朝败仗多,两宋社会你听过吗,真的是弱朝吗?


若南宋的政府年入8000万两白银,那么南宋一朝的GDP绝对可以达到当时世界GDP总值的70%!

康熙年间,国库年收入一般才数百万两。雍正大力整顿国库和税收,年入逐步超过1000万两白银。又经过50年,到乾隆中后期,才达到5000万两白银的最高年入水平。

乾隆以后,清朝逐步衰败,鸦片战争前已经开始“银荒兵弱”。鸦片战争后,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到后来,“慈禧老佛爷”竟然要靠年年向外国银行贷款,靠向国内钱庄借贷、募捐,来维持朝廷的运营和体面。

直到1911年,清帝退位,居然还拖欠同仁堂200万两白银的药钱!清末的财政崩溃,可见一斑。

宋朝败仗多,两宋社会你听过吗,真的是弱朝吗?

鸦片战争

民国几十年,更是全靠借贷和搜刮过日子。


袁世凯借钱——善后大借款,导致“二十一条”的出现。

段祺瑞借钱——比较搞笑的是,这一时期的“西原大贷款”,是北洋政府借了日本人的一大笔银子,居然赖账,一分未还。当时的北洋军人,全国公务员和教师,全靠这笔贷款发了好几年的军饷和工资。

孙中山也要借钱——黄埔军校和北伐,都是得到了苏联的大笔贷款后才搞成的。得到这笔贷款之前的几十年,孙中山仅靠在海外华人中募捐闹革命,结果都没搞成。这都是财力不足作怪。事实上,武昌起义,还真不是孙大炮计划内的起义行动。

蒋委员长更是到处借钱——用法币和金圆券的大贬值,对大陆民众敲骨吸髓式的搜刮。国民党在大陆倒台前,弄得法币彻底崩溃,货币贬值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总之,终民国一朝,政府财政一塌糊涂,年年寅吃卯粮。国家的贫弱,首先是财政的破败。财政破败,又导致无力抵抗外敌,这是个恶性循环。

宋朝败仗多,两宋社会你听过吗,真的是弱朝吗?

1948年,出纳坐在钞票堆里点钱

由此可见,早在800年前的南宋,财富指数已经达到了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算上民国)的顶峰。此后700多年,中国的国民财富积累,基本和2015年后的某股市一样,是节节走低了。

两宋,不但财富指数达到顶峰,而且文化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超过了前人和其以后的数百年。


文化不必细说,宋词的成就大家都知道。论文化名人的艺术功底,贵为皇帝都能登峰造极——宋徽宗的书法绘画水平,后来的“江南四大才子”和他老人家比,基本就是小儿科。

皇帝都如此,专业文化人就不必多说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范仲淹,不论文章才气,皆冠绝古今。程朱理学,也达到中国古代哲学思辨的巅峰。

宋朝败仗多,两宋社会你听过吗,真的是弱朝吗?

宋徽宗 《瑞鹤图》

两宋社会的文明程度,仅看社会顶层的政治文明和司法文明,两宋也超过了以前和后来的朝代。


从宋太祖开始,就实行“杯酒释兵权”,让功臣有善终。这和后来明初的“火烧庆功楼”,大肆杀戮功臣比起来,文明的多了;宋朝的科举制度、文官制度、刑法制度,后来的朝代基本没有超越。

宋朝基本没听说过“扒皮萱草,凌迟处死”、“满清十大酷刑”,囚犯更多的是被刺配充军了事。有“少杀、慎杀”,这种现代司法精神的萌芽。

宋朝败仗多,两宋社会你听过吗,真的是弱朝吗?

宋人的心理气质,可以从其文艺作品中找寻,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特别是中原汉人的心理基因。

赵匡胤祖籍河北,赵宋皇族都可算是典型的北方汉人。宋词的婉约细腻,就是宋人细腻感情的体现。

笔者认为,有几句词,最好的体现了宋人的内心世界: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是北宋鼎盛时期,宰相晏殊的旧作。对宋人,特别是上层文人士大夫的婉约恬静、多愁善感、自我封闭、与世无争的特点,体现到了极致。

笔者称之为“四合院”心态,虽然平和委婉,但也缺少了雄武上进的风骨。这种心理,到今天也是中国人的心理基因之一。

宋朝败仗多,两宋社会你听过吗,真的是弱朝吗?

晏殊 《浣溪沙》

就是这个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历史巅峰的两宋,却惟独缺少一样东西——尚武精神

曾经“发誓不杀大臣”的南宋朝廷,却杀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武将——岳飞。这一千古奇冤,决定了两宋最终的悲惨结局,让中国人经历了最黑暗的时代。

历史是一面镜子。新中国已经立国60多年,又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是要学大汉,还是最终烂成两宋结局,自己选择。

大汉立国60年后,出了汉武大帝。70年后,出现了“马邑之谋”,反击匈奴,英雄辈出。当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