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带庞统取西川,他与诸葛亮在取西川时有分歧还是隔阂?为什么?

大马哈鱼12


刘备取西川,是刘备第三次请诸葛亮时诸葛亮献给刘备的计策,未出山而已三分天下,所以说,刘备取西川,不仅没有和诸葛亮有隔阂,而且得到诸葛亮的大力支持!

诸葛亮虽然支持刘备取西川,但刘备以帮助刘璋征张鲁的名义进川夺取西川时,诸葛亮却没有随军出征。这是因为诸葛亮有着和夺取西川一样重要的任务。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东吴暂时稳定了江东,而北方曹操的威胁依旧没有解除。在周瑜死后,东吴的隐患就更大了。于是孙权同意鲁肃的建议将荆州借给刘备,以为犄角,互相救援。天下小有三分之势,但离刘备诸葛亮的目标还有一大距离——两川。

刘备虽然得到了荆州,但是是“借”的。在荆州还没有完全坐稳,先后让赵云,张飞关羽夺取零陵,桂陵,长沙等城。在自己地盘内部没有做稳,外部的威胁也还存在,北方曹操随时会来攻,特别是他取西川时;东吴不会看着刘备得到西川做大,随时会“要回”荆州。

于是,想要攻取西川,就要先保证荆州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进攻西川时进可攻,退可守,有一块根据地可以发展势力。所以守住荆州,就成为刘备集团攻取西川同样重要的任务,而守荆州的人选,可以说刘备集团中最合适的人就是诸葛亮了。

作为提出据荆州三分天下的人,诸葛亮知道荆州对刘备的重要性;作为军师,他有号召力,他知道曹操来时如何应付,如何应对东吴,对刘备以征张鲁的名义拿下西川,更带着庞统和法正,他相信在两人的帮助下刘备可以顺利攻下西川。而刘备的优柔寡断,不忍夺取宗室基业的假“仁义”,最终错过时机,庞统也去世了。

诸葛亮听到庞统去世的消息后,再三叮嘱关羽守好荆州,自己和张飞前往支援刘备。而他选择了最快的水路,可见他对刘备攻取西川的支持。而他走时应该对关羽守荆州还是有所不放心的,后来证明,没有诸葛亮,大意的关羽失了荆州。

要说刘备和诸葛亮在攻取西川时有隔阂,那应该是刘备的“仁义”,不“忍心”夺取宗室土地,在诸葛亮庞统等人的劝谏下,失去夺取西川最好的时机,庞统也因此殉职。


朕惊历史


个人认为由于受到《三国演义》中“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这一带有谶纬之说性质的预言所影响,极大的影响到了一般人对庞统的看法——拔高了其地位和智计,甚至一度把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实际上,从史书上开看,庞统这个人才华既称不上高,也说不上能任事,甚至都谈不上有什么政治智慧。

以诸葛亮的高度,如果是他跟着刘备入益州,肯定会和庞统在如何夺取益州上有重大分歧。

庞统在史书上是什么人呢?

按照《三国志·庞统传》的记载,庞统之所以被人所知,是因为颍川司马徽对他评价甚高。汉末这个时期流行名流评点天下之人,花花轿子互相抬,双方互相得益。被评点的人也借此得到名望,成为进身之阶。所以有时候难免出于各种原因,评点会华而不实,大而不当,或者干脆张冠李戴,胡说八道。

庞统在时人的眼中注重人伦道德,尽心尽力于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尽心赡养老人抚育子女。评价他人的时候,总是言过其实,旁人观之觉得有些奇怪……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

以我们现在人的观点来看,庞统这个人很“虚”。

但是当时的人很吃这一套,觉得庞统这个人很有才,而且因为庞统这个人喜欢说别人的好话,自然别人也多有所回报,这样一来,庞统的名气就越来越大。

(刘备与庞统)

庞统的政治水平。

1、治不好一个县。

名气传到刘备这里,此时刘备已经占据荆州,就任用庞统为耒阳令,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然而,这一遛就遛出来问题,庞统这个人连小小的一个县都管不好,最终因为管理混乱,被免官。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按理来说,这人的仕途就到此为止了。

但是不要忘了,这是在汉末,名士之间是互相举荐,互相抬轿子的。

所有就有很多人向刘备进言,说庞统不是一个治百里的人才,而是一个治国的人才。这样向刘备提出此种建议的,包括东吴的鲁肃,以及蜀汉的诸葛亮。

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古人的逻辑有时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中国现在的高层官员几乎都是从基层历练上去的,这种选拔方式是根据历史经验得来的,连一个基层的小县都治理不好,你还能管理好一个省?一个部门?一个国家?

这怕不是又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唯一与赵括不同的地方在于,由于是文官,对于国家的损害明面上可能没有那么大。

2、入蜀的第一条建议。

之后,刘备应刘璋的邀请入蜀,因为荆州的重要性——毕竟是刘备当时唯一的一块地盘,益州还是个未知数——就留下最得力的诸葛亮和关羽镇守,带着当时已经是第二谋士的庞统入蜀。

当时刘备率军沿着长江逆行到了江州,再到涪城,这一路上,刘璋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前后赠遗以巨亿计”,刘璋到涪城亲迎刘备,两方还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刘璋以为这个宴会是表示其对刘备的欢迎和重视,而本来就心怀叵测的刘备却在这一场宴会中差点上演了一场鸿门宴。

如果说刘璋的属下,刘备的内应张松和法正在此时建言刘备,趁着宴会之时拿下刘璋,夺取益州,还是因为这两个老小子本来就不是什么忠直的人。张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也就是说张松就是个没节操,有奶就是娘的佞臣。

而身为张松好友的法正,人以群分,也是一个节操没有下限的人。他们提出趁着宴会拿下刘璋,这是延续了他们一贯没节操、无下限,只要达成目的无所谓名声的风格,那么,庞统与他们同流合污,只能说明庞统的下限也很低。

说起来下限低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能做事,做好事就行。但是当时是个什么情况?

1、备与刘璋都是汉朝宗室,互相攻伐惹天下人耻笑。

2、刘璋盛情邀请刘备入蜀,礼遇备至,如果就在欢迎宴会上动手,只会人心尽失。

3、举凡“倒宾为主”都需要“主”失德作为前提,而刘璋虽然称不上明主,却还没到倒行逆施的地步。

刘备作为一个以仁义为名,以汉朝宗室为大旗聚拢人心的枭雄,如果做出当场在宴会上袭击刘璋的举动,那么他含辛茹苦几十年打下的招牌一夜之间就会被颠覆,所有人都会看清刘备的真面目。

也许对于庞统、法正之流觉得没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政治敏感度也没有什么政治水平——政治确实不讲节操,但都是私下里,表面上政治是最讲究师出有名的——所以我再次断言,

庞统就是一个政治水平低下的虚名之士。

刘备这个时候脑子还是比较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儿,自己一直以来的依仗在哪儿,所以没有采纳庞统、法正等人的馊主意。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

(张松向刘备献策)

3、定蜀三策。

刘备入蜀之后,按照一开始的约定,要为刘璋北汉中,庞统这个时候献了上中下三策,刘备取了中策,这一典故为后来的人津津乐道,并作为庞统最重要的事迹广为流传。实际上,这三策剥开来看,也是庞统一贯的风格。这三策中上策是趁着刘璋对刘备毫无防备之际,奇袭成都,中策是用诡计拿下刘璋的几员大将,收编他们手下的人马,再攻打成都,下策则是回荆州,再慢慢图谋益州。

璋资给先主,使讨张鲁,然后分别。《三国志》

这些计策,尤其是所谓的上策,与在宴会上不顾道义撕破脸皮当场擒拿刘璋有什么区别?第二条计策也同样,甚至还更无耻,第三条也是狗屎一样的决策。

刘备为什么明知这所谓上中下三策都不妥,为什么最后还是同意了?选了所谓的中策?

很简单,因为刘备自觉如果不能拿下益州就没有退路了。

自从诸葛亮献上《隆中对》,对于刘备来说就是拨云见月,眼看着荆州虽然已经拿下,还是“借”来的,曹操和孙权虎视眈眈,所以并不安稳,而刘璋暗弱,益州似乎唾手可得,两相比较之下,刘备急了。

再不动手,恐有变矣。

如果按照刘备一贯的风格,他取徐州和荆州都是徐徐图之,都是先刷名声,把名声刷起来之后再借由各种关系进入权力中心,之后趁乱取之。

刘备取徐州,先是因徐州刺史陶谦的求救,跟随青州刺史田楷驰援徐州,之后借由与陶谦关系非常好的孔融等名士,得到陶谦的重视,再慢慢地刷功绩和名声,最终的结果就是陶谦病重的时候想把徐州托付给刘备,刘备在孔融等名士再三劝说下,“遂领徐州”,这一过程持续了两年。

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

而刘备取荆州,这一过程的时间则更长,从公元201年投奔刘表到公元208年刘表病亡,鲁肃知道刘备枭雄之名,且在荆州势力比较大,建议孙权与刘备及刘结盟共抗曹操。据《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刘表在死前也有遗言说我的儿子们都没什么才能,我死之后,你可以自取荆州。

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一模一样的流程,一模一样的味道。整个过程顺其自然,既有了地盘也赚取了名声。

所以如果按照刘备一贯的风格,他应该会按照起先与刘璋的约定,先拿下汉中,再徐徐图之,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说,刘备急了。

一开始的时候刘备也是打算按照这个流程再来一次的。

他按照约定去征汉中张鲁,在葭萌停留了十个月,“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这种迟疑不决以及收买人心的行为自然引起了刘璋的怀疑。

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所以虽然明知庞统的这三策都是换汤不换药,前两策都过于急功近利,第三策称得上是一种“威胁”和“暗示”,逼迫刘备下决定,刘备也只能三害取其轻,选了稍微迂回一点的中策。

但是你要说刘备真心赞同?怕不见得。

实际上史书对此也是颇为烦恼,在大多数编写史书的人心中都是继汉之正统,对蜀汉有天然的好感,比较一下《九州春秋》与《资治通鉴》中对于刘备与庞统的对谈。

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霸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九州春秋》

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奈何?”统曰:“乱离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古人所贵。若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以为然。《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几乎全盘照抄了《九州春秋》的记载,但是《九州春秋》中刘备对于直取益州的事一开始是持比较坚决的反对态度,不想失掉好不容易立起来的信义招牌,“吾所不取也”。但是如果他态度如此坚决,也就难以解释其后来的作为,这就形成了逻辑上的矛盾,因此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对这段话做了一定的修改,加了一个语气词“奈何”。

综合上下,刘备就是在问庞统,怎么才能既不失去信义又能拿下益州。

而庞统最后提出的上中下三策,下策先不说,上中两策全都会让刘备失去“信义”,正因为如此,刘备虽然最后选择了中策,也并没有全盘按照庞统说得来。

因为庞统的中策提供的遮羞布太薄了,更别说“欲信大义于天下”。

(公元208年)

刘备到底是比庞统政治上更成熟,他提出的借口是曹操征讨东吴,东吴与荆州互为唇齿,当往救荆州。又顺便借此向刘璋索要一万兵力和军资,刘璋只提供了一半,刘备以此为翻脸的借口。

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不遑宁居;今积帑藏之财而恡于赏功,望士大夫为出死力战,其可得乎!

这个借口实在相当牵强,不过逻辑上勉强成立,至少在其带领的那一拨人中成立,但是他遇到了猪队友张松和法正,其密谋被张松的兄长张肃得知,张肃转而向刘璋告发,刘璋反应很迅速,一边斩了张松一边通知全军备战,到了此时,刘璋与刘备已经彻底翻脸,刘备退路全无,无奈之下,只能全盘按照庞统的中策,把刘璋的手下将领杨怀、高沛召来,以“无礼”为借口,斩之。

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对于刘备政权的影响极其深远。

一个至少对于之后荆州的争夺影响至关重大。孙权等东吴人认为刘备“猾虏乃敢挟诈”(《三国志·吴主传》),对刘备深怀戒心,我以为这才是之后关羽失荆州的前因之一——至少从这个时候开始,孙权与刘备的同盟关系已经蒙上了一层阴影。

另一个令收服益州的过程更加艰难,到了后主继位时益州还屡有反叛。因为其收服益州的过程过于下作,不能服人心,因此攻占益州的过程并不顺利,围攻雒城用了一年多,而益州百姓对于刘备也并不接受,攻打成都的时候,益州百姓“咸欲死战”,等到刘璋出城投降,更是痛哭流涕。

然而,益州百姓难道就真的真心接纳了刘璋吗?怕也并不见得,刘焉刘璋父子两代人二十几年的统治,并没有完全收服益州,刘璋之所以引刘备入蜀,也有辖制益州本土反叛势力的意图。

由于刘备的背信弃义之举,反而把益州百姓推到了刘璋这边,刘备在此后也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手段去弥补这次的错误。

刘备214年破了成都,正式入主蜀地,后主223年继位,当年先有益州大姓雍闿反,紧接着臧柯太守朱褒和越巂夷王高定也反了,可以说是四面都是窟窿在漏风,此种情况下,全赖手段高明的诸葛亮处理内政和协调各方才得以平定。

建兴元年夏,臧柯太守朱褒拥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流太守张裔于吴,据郡不宾,越巂夷王高定亦背叛。

4、诸葛亮的做法。

诸葛亮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一直驻守在荆州。荆州此时刚到刘备手中,局势不稳又是刘备的底牌,必须派遣最得力的谋臣和将领镇守,刘备的选择是关羽和诸葛亮。

而庞统则作为刘备当时的第二号谋臣,又自称能帮刘备拿下益州,因此跟随刘备入蜀。一直到刘备与刘璋翻脸,诸葛亮才随大军入蜀。

这之中诸葛亮对于刘备如何夺取益州是否有过建言,史书中并没有记载。

我们只能从《隆中对》以及诸葛亮一贯的行事风格做出一些推测。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又刘璋以征讨张鲁的理由邀请刘备入蜀。

如果刘备按照约定,攻打张鲁,占据汉中,再与关陇等地的马超诸将相接——此时马超等人正与曹操不睦,已经打起来了——至此能与荆州形成一个夹击益州的态势,此种情况下,刘备再“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而刘璋本来的行事风格是“皆由璋明断少而外言入故也”,也就是说刘璋比较软弱容易被身边人摆布——这也是为什么法正和张松能轻易说动刘璋引刘备入蜀的原因——有望按照前面徐州和荆州的前例,和平接手益州。

以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看事情的高度,绝对不会做出让刘备蒙上“背信弃义”这种名声的选择,反而会尽全力的以和缓的手段图谋益州,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不同做出的不同的决策。

所以,如果刘备和诸葛亮当时真就如何拿下益州有所沟通和交流的话,那么肯定会出现分歧,我想这也是刘备在入蜀之后表现如此反复的原因,在葭萌停留了十个月,逡巡不前,显然刘备在纠结,到底是下黑手还是慢慢来。当时蜀汉内部应该意见纷纭,各有不同,刘备心有犹豫,一时不能下决定,而我认为主要的反对意见应该来自于诸葛亮,可惜鞭长莫及。最终因为他的迟疑不决,局势糜烂,无奈之下采纳了并没有什么政治智慧的庞统的献策,并且还修改了一下以图更加说服天下人。

而庞统这个人也是东汉评议取士下的虚名之辈,既无政治智慧也无战略高度,提出的建议全都是急功近利之策。名不副实,不过如此。


闲话说历史


诸葛亮未出茅庐,即为刘备制定了取西川的远景规划。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有了荆州之地做跳板,诸葛亮觉得是时候将取西川纳入议事日程。刚好这个时候,张松,这个西川的“反骨仔”,为刘备入川铺平了道路。



但令人费解的是,最后随刘备入川作战的不是该计划的策划者,而是刚刚加盟刘备集团的庞统。

大家知道,庞统随刘备入川之后不久,就挂了。而且,这哥们的死,我怎么看都觉得死得不值。庞统作为三军运筹帷幄的大脑中枢,有必要屁颠屁颠地冲锋陷阵吗?那样的军事行动,魏延、黄忠这类的战将足可胜任,他其实只需要坐在中军帐里喝喝茶等候结果就行了。他太沉不住气了,最终,他也为他的沉不住气付出了死的代价。庞统同志貌似有点自杀式的“牺牲”,完全打乱了刘备的计划。如果取西川是刘备下的一盘棋,那庞统的死,最少是让刘备凭空让了刘璋车马炮,这棋还怎么下?

无奈,刘备只得火线从荆州调诸葛亮来西川主持大局。

刘备知不知道庞统这个人沉不住气?答案是知道。刘备虽然打仗水平稀松,但他很识人,诸葛亮看不透马谡,但刘备看得透,诸葛亮以为马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刘备却说,NO,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见,刘备眼睛很毒。有这么毒眼睛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庞统的性格弱点。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刘备知道庞统沉不住气,还要带他,而不是带沉稳谨慎的诸葛亮入川主持局面?

我想,不外乎如下几点原因:

其一,领兵打仗,庞统的能力超过诸葛亮。正史里的公论,诸葛亮长于内政,拙于用兵;而庞统恰恰相反,他是领兵打仗的奇才。此去西川,不是去治国,而是去攻城略地,是去斩关夺隘,和刘璋拼孙子兵法,所以,庞统比诸葛亮更合适。

其二,在没得西川之前,荆州是刘备的安身立命的老巢,所以,从刘备的内心而言,守荆州甚至比打西川还重要。很简单,荆州是刘备户头里实实在在的资本,而西川虽富饶,眼下却还只是一张画饼。刘备没理由为一张画饼,而不计后果地抛弃自己赖以生存的那点资本。因此,找一个信得过的人镇守荆州,就显得尤为重要。庞统和诸葛亮谁最信得过?当然是诸葛亮。诸葛亮和刘备一起吃苦受累的时候,庞统还在江东周瑜那里呢,论资历,论革命友谊,庞统显然不如诸葛亮。因为更让人信得过的诸葛亮要留下来守荆州,所以,刘备说,还是你庞统跟我去西川吧。



其三,庞统刚刚加盟刘备集团,亟需证明自己,亟需取得刘老板的信任,所以,以他沉不住的性格,必定没少在刘备面前强力推荐自己。另外,他还一定不少找诸葛亮喝酒聊天,拍着诸葛亮的肩膀大谈兄弟情义,临了撂下一句话:兄弟,这一次你可别和我抢。要不,我跟你急。诸葛亮是个谦谦君子,自然由他去了。

就这样,最终刘备没有带诸葛亮先期入川。要不然,三国历史可能会改写。


小智戏说


个人分析 不喜勿喷

首先,我们都知道刘备在识人方面是很厉害的,对关羽、张飞、赵云、诸葛、马谡、魏延等,都是他慧眼识别的能人,所以他对于庞统也是比较了解的。

大家知道,庞统随刘备入川之后不久,就挂了。对于庞统之死,我感到非常的不值。庞统作为三军运筹帷幄的大脑中枢,何必领军冲锋陷阵呢?那样的军事行动,魏延、黄忠这类的战将足可胜任,他其实只需像诸葛亮那样坐镇后方等候结果就行了。只因为他太想建功立业,最终,他为此付出了昂贵代价。庞统貌似有点自杀式的“牺牲”,完全打乱了刘备的计划。如果取西川是刘备下的一盘棋,那庞统的死,最少是让刘备凭空让了刘璋车马炮,这棋还怎么下。

那他为什么还是带庞统取西川,而没有带诸葛亮呢?

原因有3

1,领兵打仗,庞统的能力超过诸葛亮。正史里的公论,诸葛亮长于内政,拙于用兵;而庞统恰恰相反,他是领兵打仗的奇才。此去西川,不是去治国,而是去攻城略地,是去斩关夺隘,和刘璋拼孙子兵法,所以,庞统比诸葛亮更合适。

2,此时的荆州更需要一个稳重而且跟随刘备时间久的人来镇守。荆州是刘备手里刚得到且唯一一块地盘。西川虽然号称天府之国,进可以逐鹿中原,退可以坚守,但此时主人却是刘璋。。刘备没理由为一张画饼,而不计后果地抛弃自己赖以生存的那点资本。因此,找一个信得过的人镇守荆州,就显得尤为重要。诸葛亮无疑是最优人选,而且庞统还东吴效力过。从这个角度来讲,刘备还是会选择庞统;

3,庞统刚刚加盟刘备集团,需要在刘备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刘备对于夺取西川一直是持犹豫状态,是庞统力荐下让刘备改变了主意。那么这个过程庞统是否向刘备举荐自己呢?我想肯定是有的,那么既然能让刘备一夜之间改变想法,刘备对于庞统能力也是认可的。因此庞统入西川,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

综上,刘备带庞统入川,并不是跟诸葛亮有隔阂或者分歧,而是更放心诸葛亮为他守护此时的大本营,而且也是人尽其才的做法。


臣本布伊


首先,就带兵打仗而言,庞统要比诸葛亮强,诸葛亮是长于处理内政,而庞统可说是个军事奇才。

其次,当时刘备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守荆州,这可是重中之重,甚至比取西川更重要,那这个人选自然是诸葛亮了。

再次,庞统刚加入刘备集团,急需立几个大功在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地位,况且以庞统的急性子,肯定也在刘备面前自荐过,所以刘备带着庞统去取西川也合情合理,只是万万没想到庞统在“落凤坡”挂了…


今兮明兮


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两人在隆中对时已经明确了先占据荆州,然后作为跳板进而夺取益州。这是既定的战略决策,可以说别无他路。所以,说不上他们之间有什么分歧。

其次,您看曹操在远征是留守的是谁,文是荀彧,武是夏侯惇。和刘备这边文是诸葛亮,武是关羽,是相当的。这样的人事安排没有问题,可以说是科学的,荆州作为刘备唯一的根据地肯定要派最得力的人员来把守。

再者,庞统也不差,卧龙凤雏算是齐名。另外庞统、黄忠和魏延等都是新降或者新招人员,肯定不能留在原地,以防生变;同时,也得验验他们的成色。

总之,这个时候刘备如此人员安排,我觉得没有问题。是既定方针,暂时也看不出刘备和诸葛亮有什么间隙。


中原一条虫


题主没有说非得依《三国演义》的内容来回答问题,我们只有在史实中来探讨了。

1.庞统缺乏诸葛亮的战略眼光,不能守荆州。

庞统是一个注重伦理道德的 人,养老抚幼有担当,才能并不出众;三国演义中把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有失偏颇!同是名士不假,但他不是因为有经天纬天之才而名闻遐迩的: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 《三国志》

刘备应刘璋的邀请入蜀,从兴复汉室的战略上看,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刘备要亲自入蜀,但是荆州是刘备当时唯一的根据地,地理位置又决定了它的重要性,所以,才留诸葛亮和关羽镇守,这样,他只能带庞统入蜀了。

刘备此次入川是沿着长江逆流而上至江州,再到涪城的,昏聩的刘璋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前后赠遗以巨亿计”,他还到涪城为刘备接风洗尘设宴会呢。

张松和法正劝谏刘备趁此宴会良机拘捕刘璋以夺取益州,庞统也认为此计可行。

刘备则说自己与刘璋同为汉朝宗室,互相攻伐惹天下人耻笑。

所以没有采纳庞统、法正等人的意见。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

倘若依了庞统拿下刘璋,刘备没有得到益州的一寸之地就失去的诚信,蜀中之士必然会深沟高垒、拚死一战,从而会增加刘备取益州的难度。

2.庞统的政治觉悟不高。

刘备入蜀后要为刘璋守汉中,庞统尽自己的职责向刘备献了三策,上策是趁着刘璋现在对刘备不设防,突袭成都;中策是用阴谋灭了刘璋手下的几员大将,收编其兵士壮大势力,再攻成都;下策是折返荆州,以后再取益州,刘备表示中策可行。

刘备按照约定去征伐张鲁,却在葭萌停了下来,做什么?刘备是枭雄,自有主张:

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他开始“厚树恩德,以收众心”。显而易见,刘备既想要刘璋的地盘,还要收揽民心,赢得民望 ;庞统看不出这一点,作为一个军师,在动武时不懂得师出而名的意义,非常危险!

他的计策几乎都是玩阴的,总是劝主公不择手段地占有他人利益,而不为刘备建立声誉,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其实,刘备后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总是听法正的建议,庞统在攻益州中的作用并不明显。

所以,庞统并不是一个很高明的军师,政治觉悟不如刘备!

3.刘备留诸葛亮守荆州有其必要性。

所以,刘备带庞统取西川,并不是与诸葛亮在取西川的态度与谋略上有分歧,而是留诸葛亮守荆州最放心;庞统当时并没有建立令关羽、张飞、赵云信服的军功,如果把生庞统留在荆州,是难以镇住这三位能征惯战乱的骁将的。

而“北拒曹操,东联孙权”的宏伟战略是诸葛亮提出的:且在《隆中对》中早有表述: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庞统执行这个意图不会比诸葛亮更到位和彻底;刘备与他的祖宗刘邦一样,打仗不行,看人方面是有两把刷子的。

4.诸葛亮忠实地履行了自己守荆州职责,完成了使命。

诸葛亮在刘备率军夺取益州时,一直驻守在荆州,由于刘备军事集团对荆州蓄谋已久,而得之不易,又因为刚到刘备手中,局势并不稳定,所以,诸葛亮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尽管如此,他一直守得很好,直到刘备与刘璋翻了脸,诸葛亮才带张飞、赵云入蜀。如果,庞统是很得力的军事,能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助刘备拿下益州,那么,诸葛亮就不用大动干戈,统兵入蜀了!

这样,诸葛亮仍然固守荆州,荆州也仍会固然金汤,关羽也不会死于非命,三国的结局将是另一个样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