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诸侯国-杞国

杞国(约前2000年-前445年),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由华夏族所建立,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大禹的直系后裔。


周朝诸侯国-杞国

杞国

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周天子始封杞国为公爵,后至春秋时又降为伯爵。周武王灭亡商朝之后,寻找夏朝开国君主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了杞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夏朝君主的祭祀。杞国王族出自华夏,夏商周三代分封诸侯国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

杞在周初分封于河南杞县,西周懿王前迁入山东,因卷入叛乱被周王朝迁置新泰、宁阳一带,直至春秋早期。因受四邻觊觎,杞国灭淳于迁都取地。春秋中期,淮夷病杞,杞国迁都缘陵。春秋中期偏晚阶段,晋国为杞修城。到春秋晚期,杞人被迫再次迁徙到鲁国北部一带。

自杞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其地尽归楚国。

历史

夏朝时期

在夏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与同为姒姓封国的缯国为邻,国君皆为大禹后裔。

商朝时期

根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杞国(今河南杞县一带)。但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

杞国的存在也得到殷商甲骨文的证实,商王武丁曾娶一位杞国的女子为妃,是其六十多个后妃之一。当时,杞国的爵位伯爵。而在帝辛(商纣王)时,卜辞上也有:"壬辰卜,在杞,贞:今日王步于商,亡灾?"的字样。

周朝时期

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寻找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东楼公,便将他封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夏朝君主的祭祀。从杞东楼公到杞谋娶公,《史记》记载共传四世,其间年份不详,但杞谋娶公在位时期,正值周厉王当政 ,和周武王封其东楼公相差200多年,共经历十位周王,因此有人推算,其间杞国的世系一定有所缺漏。

周朝诸侯国-杞国

孔庙

杞谋娶公时,将杞国从杞县一带迁到山东。当时,杞国曾先后受到宋国、淮夷、徐国等势力的攻打,无法在河南地区立足,只得暂到山东滕县附近的邾国避难,而后迁徙到新泰一带。

春秋时期

公元前647年,由于淮夷与宋国的入侵,杞国被迫继续向东迁徙。杞成公在位时期,将杞国迁到缘陵(今山东昌乐县附近)。到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再把杞国迁到淳于(今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街道杞城村)。

公元前572年鲁国正卿季文子做媒,将杞桓公之女杞女嫁春秋霸主晋悼公姬周为夫人。后来,杞女为晋悼公生下一子,名姬彪,为春秋霸主晋平公。

杞国末年,内政不稳,连续出现国君的弟弟弑君自立的情况。公元前506年,杞悼公去世,其子杞隐公即位。但仅过数月,杞隐公就遭其弟杞厘公弑杀。好景不长,杞厘公死后把国君之位传给儿子杞愍公,杞愍公在位十六年后,于公元前471年亦遭其弟杞哀公弑杀。

公元前445年,杞国最终在楚惠王的进攻之下灭国,杞简公成为杞国末代君主。

君主

商代时的杞国君主已不可考,周朝时期杞国国君世系较全,现公认能考证出来的有20位国君,自杞东楼公始,至杞简公终,基本父子相继,偶有兄终弟及。其中杞武公之前四位国君在位具体时间不可考,并且其间很可能还有缺漏。杞武公之后的君主在位时间都有记载,其中最长的是杞桓公,在位共70年 ,最短的是杞隐公,在位仅数月,便遭其弟弑杀篡位。

至于杞国国君的爵位,虽然《史记》皆记载为公爵,但实际上爵位却有变化。周武王时封杞,拜为列国,待为上公,礼遇极隆。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衰落,杞国封号逐渐遭贬,在《春秋》等史书中,杞国国君时而被称为"杞候"、时而被称为"杞伯",甚至被称为"杞子"。新泰等地出土的杞国青铜器铭文上有杞伯每亡的标记,可以证明杞国爵位曾降至伯爵。

国君称号 名 在位时间 在位年数

杞东楼公(东娄公) 前1046年-前?年 ?

杞西楼公 ? ?

杞题公 ? ?

杞谋娶公 前?年-前751年 ?

杞武公 前750年-前704年 47年

杞靖公 前703年-前681年 23年

杞共公 前680年-前673年 8年

杞德公(杞惠公) 前672年-前655年 18年

杞成公 每亡 前654年-前637年 18年

杞桓公 姑容 前636年-前567年 70年

杞孝公 匄 前566年-前550年 17年

杞文公 益姑 前549年-前536年 14年

杞平公 郁 前535年-前518年 18年

杞悼公 成 前517年-前506年 12年

杞隐公 乞 前506年-前506年 7个月

杞厘公 遂(过) 前505年-前487年 19年

杞愍公 维 前486年-前471年 16年

杞哀公 阏路 前470年-前461年 10年

杞出公 敕 前460年-前449年 12年

杞简公 春 前448年-前445年(楚灭杞) 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