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招行齊變陣 打造“大中臺”向數據要產能

從組織架構調整出發,技術部門正從後臺走向前、中臺並賦能銀行業務發展。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交通銀行(港股03328)信息技術架構近期迎來變陣,總體思路是將組織架構從此前的“一部、五中心”調整為“一部、四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

無獨有偶,招行也在去年底完成了一次信息技術架構上的大型變革,通過建設系統中臺、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強化中臺職能,讓技術、業務可以最大化地銜接。

記者從相關渠道瞭解到,某國有大行副行長在年初工作會上直言:“未來兩三年是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的關鍵窗口期,抓不住就可能被邊緣化。”

交行招行齊變陣

在這之前,交行的信息技術架構為“一部、五中心”,涵蓋信息技術管理部、數據中心、測試中心,以及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軟件開發中心。

此番變陣後,交行將信息技術管理部更名為金融科技部,負責全集團信息技術各項工作的統籌規劃與管理。同時,保留數據中心、測試中心,總體職能不變,但強化前者生產安全首要職責,後者要實施轉型,逐步增加用戶體驗測試等職能;三地軟件開發中心則整合為一個軟件開發中心。

此外,交行將預算財務部下的數據與信息管理中心獨立出來,劃入金融科技板塊成為數據管理和應用中心。

同時,該行將成立交銀金融科技公司、設立金融科技創新研究院。前者負責市場急需、客戶急用的應用型產品開發,同時探索建立金融科技高端人才市場化用人機制和向外部機構輸出金融科技;後者作為全集團的創新實踐基地,承擔基礎性、前沿性技術及產品研發。

由此,交行金融科技板塊形成“一部、四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的新架構體系。

而在總行層面,交行還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員會,負責制定全行金融科技的發展戰略、總體目標、基本策略,是金融科技的決策機構,下設信息科技發展規劃辦公室、新機房建設辦公室。

據記者瞭解,交行還將建立技術研發與業務價值創造的聯動考核機制,從而讓技術人員能聞到前臺的“硝煙”,體會到前臺的“緊迫感”。

“我們希望協同好科技與業務的關係,平衡好安全與發展的關係,打造強有力的技術中臺,提升科技賦能質效水平,為集團發展提供引擎動力和技術支撐。”交行方面稱。

值得注意的是,招行也在去年底的改革中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由總行戰略規劃與執行部改組而來,定位於全行金融科技的統籌管理與推動部門。

該行信息技術架構則由“一部三中心”變為“一部六中心”,即部門信息技術部、測試中心、數據中心均保留,原研發中心撤銷,新設零售應用研發中心、批發應用研發中心、基礎設施研發中心、數據資產與平臺研發中心。

調整背後之中臺思維

“組織架構變陣,是為通過理順機制,適應金融科技發展要求。”交行方面表示。

金融科技發展的新形勢,給銀行數字化轉型帶來一些新的挑戰。一方面,商業銀行在金融科技戰略方面跳出抽象的概念描述,開始從科技與業務融合、模式變革、架構重塑等方面提出細化的執行目標;另一方面,目前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比拼的不是誰的技術更先進,而是先進技術能否迅速轉化為市場叫好又叫座的產品和服務。

“這就要求我們重新思考一個問題,這就是技術部門在銀行中的定位,應該是後臺支撐還是中臺賦能?”某大行高管在該行年初工作會上表示。

在他看來,傳統的前中後臺定位難以做到科技引領,因為遠離市場客戶的後臺部門沒有能力準確洞察客戶需求,缺少技術背景的後臺部門沒有能力研發應用新技術。

“要讓技術部門從後臺走向前、中臺並賦能業務發展,前臺創造價值、中臺統籌管理、後臺提升效能。”前述大行高管稱。

與交行“打造強有力的技術中臺”目標相比,招行信息技術架構改革中的“中臺”概念似乎更為寬泛。

招行行長田惠宇在年報致辭中提及,該行將通過三方面舉措提升中臺能力,除了建設架構開放、敏捷迭代的系統中臺,以及建設數據中臺,完善大數據治理體系外,還將建設業務中臺,打造強大的“總參謀部”,向市場賦能,為一線減負。

從2018年底開始被廣泛討論的“中臺”概念,從互聯網行業傳導至金融業,並在招行、交行等銀行先後落地,或許代表著銀行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新方向。

一位大型城商行高管認為,以往“流程銀行”模式下的中臺更多地是業務流程中的中間環節,角色定位明顯,但也缺乏敏捷反應能力,“而互聯網的中臺可以是技術平臺、業務平臺甚至組織機構,它既可以在前臺、後臺之間找到平衡,還可以幫助企業將核心能力產品化、業務化。”

“當然,這樣一個好的理念要用在銀行身上,絕不只是系統層面的建設,更多的還是要組織架構的同步調整,不然方向很容易走偏,招行、交行都是這麼操作的。”前述高管認為。

提升數據資產ROA

除強調中臺職能,讓技術、業務、產品可以最大化地銜接之外,兩家銀行此番架構調整的共同選擇還在於,將數據治理提到關鍵位置。

其中,交行在金融科技板塊成立的數據管理和應用中心,即由預算財務部的數據與信息管理中心改組而來,負責全行數據標準、數據模型、數據資產等體系建設和大數據分析與應用等。

招行則將原戰略規劃與執行部的數據與應用團隊及相關職責調整至信息技術部,設立數據資產及平臺研發中心。

田惠宇在年報行長致辭中表示,“建設數據中臺,將數據作為核心資產,打通內外部數據,完善大數據治理體系。”

相同選擇的背後,凸顯銀行業對數據資產的重視。恰如一位股份行信息技術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言:“行業愈發注意到,數據資產同樣能創造收益,而所謂數據治理,結果就是要提高數據資產的ROA(資產回報率)。”

強化數據治理的前提,是理清數據治理的內部權責劃分。“不少銀行在這方面都相對混亂,IT、法務合規、數據治理等部門責任存在重疊,業務部門調取、使用相關數據時權限也不清晰,統一一個數據出口甚至打造一個數據中臺很有必要。”一位城商行信息科技部總經理表示。

據記者瞭解,交行將通過多方面舉措,充分釋放數據價值。除加強數據治理頂層設計、統一數據標準外,該行還將按照標準整合內外數據,既要實現集團內數據合規共享,也要充分拓展外部數據源。

此外,交行還將探索在各業務部門增設專職數據崗位,對接新設的數據管理和應用中心,負責業務部門數據需求和數據應用、數據分析等工作。

持續加大科技投入

信息技術架構調整的重要基礎,是眾多商業銀行一致選擇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之一。

記者獲悉,某國有大行副行長在年初工作會上直言:“未來兩三年是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的關鍵窗口期,抓不住就可能被邊緣化。”

早在2018年,交行就將“科技賦能”、“人才引擎”提升到全行戰略高度,科技賦能也成為交行深改重點推進的三大重點改革之一。

去年,交行啟動“金融科技萬人計劃”、FinTech管培生工程、存量人才賦能轉型“三大工程”,為創新發展儲備強大的科技生產力。在科技投入方面,交行董事長任德奇也提到,全行科技應用投入要從目前在營業支出中佔比5%左右提升到10%,金融科技人才佔比也從目前的5%左右提升到10%以上。

招行更是如此,基於金融科技銀行的定位,近年該行科技投入持續加大。2019年,招行信息科技投入達93.6億元,同比增長44%,佔全行營業收入的3.72%,同比提高近1個百分點。

此前,該行還在最新修訂的公司章程中明確,金融科技投入在上年營收的佔比不低於3.5%,引發同業高度關注。

此外,3月18日招行又審議通過一項董事會議案:自2020年起,將金融科技創新基金預算比例從上年度營收的1%提升至1.5%。這也是該行第二次上調金融創新項目基金預算。以2019年營收測算,招行今年金融科技創新基金預算將超過40億元。持續推進金融科技轉型、加大科技投入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該行“招商銀行(港股03968)”和“掌上生活”兩大APP月活躍用戶(MAU)的強勢增長。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