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一旦被反潜飞机发现,就会上浮,如果不上浮会怎样?

龙建源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潜艇的发展史。

潜艇的由来

最早提出潜艇这一想法的是著名的画家、思想家达芬奇,达芬奇曾经构想过一种能在水下行驶的船只,但未付诸实践。首艘潜艇出现于15世纪,由一位叫做戴博尔的英国人建造,这艘潜艇并无动力,是用绳子拴在船只后面有船只拉动行驶,但是潜艇上有桨控制方向。

很快的,人们就把这种“能在水下行驶的船”运用于军事了,最早一艘用于军事用途的潜艇是美国人大卫·布什奈尔发明建造的潜艇海龟号(Turtle),海龟号最高可下潜6米,可在水下呆30分钟左右,顶部安放有炸药包,可以潜行到水面船只底部再安放。海龟号也参与过实战,在1776年的一次战役中试图给英国船只安放炸药包,但是未成功。

这之后,潜艇有点背离“探索水下世界”这一初衷,开始朝着军事化武器方向发展。到了一二战时期,潜艇已经发展较为成熟了,并且得到了大规模运用,战争中有大量的军用和民用船只被潜艇击沉。

有矛必有盾,反潜手段的发展

俗话说有矛必有盾,潜艇的强势也催生了反潜技术的发展。

反潜设备最早的搭载平台是水面船只,主要是驱逐舰和巡洋舰。搭载反潜声呐和反潜武器的船只对潜艇威胁很大,潜艇只要暴露行踪,速度更快,探测能力更强的水面船只可以轻易的用反潜武器攻击潜艇,在水下的潜艇一旦受损基本就是沉没的命。

而后随着技术发展,空中反潜力量开始发展,出现了反潜直升机,反潜巡逻机等反潜机种。水面反潜船只虽然更具优势,但是潜艇仍然可以用鱼雷攻击到,对于天上飞的反潜飞机潜艇还真的毫无办法,潜艇搭载的鱼雷还能发射到天上不成?后来各国纷纷把目标放在了导弹身上。虽然各国都曾经尝试给潜艇搭载防空导弹,但是几乎都作罢。主要原因是水下通信困难,想要让探测设备搜索定位反潜飞机,潜艇必须上浮到一两百米的高度,这个高度反潜飞机可以较容易探测到潜艇。想要发射防空导弹会导致自己暴露,这样潜艇搭载防空导弹就显得很鸡肋。

潜艇被反潜飞机发现,就要上浮?

潜艇被反潜飞机发现,随后就乖乖浮上水面?

这个是和平时期的做法,战时根本不可能这样做的!

如果潜艇开入别国领海,结果被敌国反潜飞机发现了,周旋无果之后乖乖上浮,这种做法其实有种“认怂避免挨打”的意思。一般而言潜艇不是一被发现就上浮,而是要先利用各种手段和反潜飞机周旋,上浮是下下策,真的没辙了才这样干。虽然和平时期谁都不愿意为这点事儿开第一枪,但是难保把对方逼急了脑子一热就动手了,所以真的耗不下去了潜艇会选择上浮认怂,再安全离开。

其次,潜艇上浮还有一种意思,就是无害通过。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军舰通过别国领海时候,不得损害该国的利益和进行破坏和平的活动。其次水下船只再途经时候必须上浮至水面行驶且要悬挂本国国旗。

至于说战争时期,就算被发现了,也没有潜艇会傻到乖乖上浮的。

电磁波在海水里极难传导,在海水里无线电设备发射的信号会迅速衰减,让传播距离变得很短,这也导致了潜艇在水下的通讯极为困难,潜艇一旦下潜就就变成一个“孤家寡人”了。相应的,水上船只也难以探测到深潜的潜艇,一般潜艇深潜至300米以下的深度就很难被探测到了。并且现代潜艇搭载了大量的对抗设备,比如水声诱饵(可模拟潜艇信号)、水声干扰器、水下气幕弹(可在水下生成大量气泡迷惑对手)等干扰设备可以加大反潜船只反潜飞机的探测难度,提高潜艇的生存率。

战时,如果潜艇被发现就上浮到水面这种行为无异于送“人头”,因为潜艇和反潜船只和反潜飞机周旋的一大依靠就是深邃的海水,到了水面几乎无防卫手段的潜艇在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强的反潜船只和反潜飞机面前简直就是活靶子。


铲史官老李


2019年3月4日,一艘印度海军鲉鱼级潜艇试图潜伏在巴基斯坦领海,但是被高度警戒的巴基斯坦反潜直升机发现 接着印度海军潜艇默默上浮 并转向离开。

为啥印度的鲉鱼不选择正面刚,而是要灰溜溜的开溜呢?

实际上潜艇发现自己被发现的时候,往往是敌方反潜单位已经逼近潜艇附近,并且会警告性的扔下反潜火箭弹,或者深弹


那么如果说潜艇死不上浮,会怎么样呢?

要知道现在反潜火箭弹仅仅在你附近,接下来等的就是艇毁人亡。

并且连反击都不要想,因为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潜艇装备了防空导弹,也就是说潜艇面对逼近上来的反潜直升机或者是大型反潜机,他们能做的仅仅是躺着挨打。

所以说就算潜艇不上浮又能怎么样,无非就是鱼雷发射管注水或者说反潜鱼雷发射,


实际上,潜艇才是最喜欢玩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军舰。甚至于,苏联核潜艇巴吞鲁日号将美国的一艘核潜艇撞了个报废。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潜艇吗?你要知道它是浮在水面,也就是说将它击沉并不会造成多大规模的政治影响。

说人话的就是干掉敌对国潜艇,不用担心有什么后果。

实际上如果潜艇被发现并不上浮,那么就等于他不愿意被缴械,也就等于他依旧要抵抗到底也就等于双方依旧处在战争的状态,也就等于不是战俘,也就等于干掉了就干掉了。


啸鹰评


潜艇被反潜飞机发现,为什么一定要上浮,一旦上浮就代表着投降。当然如果潜艇被发现选择不上浮,反潜飞机会发出事先警告,一旦错过了最佳机会,那么反潜飞机可能就会使用鱼雷伺候了。在这个和平年代,不会有太多国家的潜艇敢贸然进入他国领海,当然除此之外,当今世界上有很强反潜能力的国家也不是很多,也给部分国家乘虚而入的机会。
(日本反潜机)

今年巴基斯坦和印度冲突正酣时期,印度军方秘密派出潜艇进入巴基斯坦领海,被巴方反潜直升机发现,并且逼其潜出水面,这对印度军方来说是一次莫大的耻辱啊!反潜机发现潜艇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最常用用到的是反潜声呐浮标和磁力探测系统,反潜声呐浮标是一种能够接受和处理信号的一种浮标,该浮标从飞机上投到固定水域,能够将探测到的数据实时传给反潜机。磁力探测系统是根据磁场的变化情况来探测水中是否有潜艇的存在,由于潜艇本身是由钢铁制造而成,在水中航行势必会导致周围磁场发生变化,这也是目前反潜机发现潜艇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还有激光探测以及废气探测技术等等。
(反潜直升机投放声呐浮标)


当然潜艇一旦被发现,就没有逃脱的方法了吗?这个是有可能的。虽然潜艇在水下航行速度很难和在空中的反潜机相比,常规潜艇航行速度大约为20节,核潜艇约为30节,但不是束手无策,潜艇可以根据复杂的海底情况,如海水温度,盐度等潜到数百米深度可以极大的降低雷达探测的效果,利用海底地势特点与反潜机周旋,当然能够潜到大型客轮或者游轮下面同样可以躲避袭击。一旦反潜机锁定目标潜艇,投下了鱼雷或者深水炸弹,该潜艇多数要葬身海底了,但是并不代表潜艇这时就束手无策了,潜艇可以通过释放诱饵弹或者气幕弹,能够有效的躲避鱼雷的袭击,但如果是密集的深水炸弹,那么潜艇可能会深受重伤,当然一般的反潜机不会携带那么多深水炸弹,大多数情况下是敌方舰艇投下深水炸弹。


当然,潜艇自我防卫以及反制能力还是不容小觑的,自身也同样携带武器,拥有自身的对海,对空打击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有限。潜艇大都装有鱼雷发射管,能够对海上目标进行打击,还有部分潜艇装有潜空导弹,能够对空中目标实施打击,但是对目标进行打击的同时也会将自身的具体位置暴露无遗。

以上仅代表防尉君个人观点,欢迎评论留言,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Global防尉


6个回答说的都是个啥呢……

——参考『中美黄海对峙事件』。

潜艇被反潜机发现、特别是在远洋被发现后,“就会上浮”,那是冷战时代两大哥搞基搞出来的默契,就是表明身份,同时表示没有恶意的意思。

——直接地说,就是认怂换和平。

后来也就成了一般的国际通行惯例。

毕竟,一条大黑鱼肚子里装着的,那可是灭国级的大杀器。被人逮着了还鬼鬼祟祟地逃窜,那不是做贼心虚、此地无银么?

如果潜艇被反潜机发现了还死活不上浮的话,特别是在一些敏感水域,例如,养鸡国的大黑鱼在南海被中国反潜机发现、毛熊和我国大黑鱼在加勒比海被养鸡反潜机发现,不第一时间上浮,就等着各种深水炸弹、反潜导弹等等各种杀器砸下来吧。

——至于 那个回答出的各种对抗反潜机的高招,那还不如祈祷那架反潜机是印度斯坦航空开光过的比较靠谱一点。

除了在少数水文复杂、且艇组极其熟悉的水域外,这些高招的效果,其实跟指望买双色球发家致富差不多。

——就像中美黄海对峙那个例子的情况,在水深只有几十米的黄海,你有啥招?

即便反潜机不发动攻击,用 出的高招一直对抗下去,潜艇也是吃亏的一方。因为像在水下快速变深、利用海底环境躲藏,对于潜艇而言,都是非常不安全的操作。即便是你艇组人员对水域的水文状况了如指掌,仍然难以避免遭遇近乎随机出现的“深海断崖”这样的致命陷阱!搞不好在躲猫猫的过程中,没被反潜机击沉,倒是先给自己给玩死了。——何必拿自己的小命来玩?

回到中美黄海对峙事件,养鸡佬一开始发现汉级后的操作,其实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反倒是汉级被发现后,仍然坚决不上浮不表明身份,是挺不专业的。——如果是在加勒比海,分分钟就已经被击沉了。

但问题是,事发海域是黄海,是在中国家门口,那么养鸡佬的行径,就非常恶劣了。


鬼狂歌


关于潜艇被反潜飞机发现,上浮不上浮得从两种情况来说。第一:和平年代下,潜艇被反潜机发现,第一时间肯定是选择躲避,如果避无可避,就要选择逃跑,如果跑也跑不掉那就只有上浮了。第二:战时来说,被反潜机发现,也是先躲,躲不掉就跑,跑不掉就准备好被击沉。

一般来说,潜艇在高速模式下噪音最大,在低速潜航时噪音比较小。当潜航时被敌方反潜机发现,首先是寻找可以躲避的海地形,如跃变层之类的,能躲就躲。等到敌方反潜机飞远时,在以静音航速悄悄的离开。因为如今声呐的探测范围很远,一旦飙高航速脱离时,噪音会瞬间增大,很容音暴露自己。如果说在潜艇最低噪音时,还是无法躲避,也无法摆脱敌方反潜机,那就只能乖乖上浮了。如果在敌方领海内,潜艇既逃不掉,又躲不掉,也不上浮,可能就会面对敌方反潜力量的攻击



此外,如果我方有舰艇在附近活动,即便被发现也不必上浮,呼叫舰艇支援就行。一般情况下,反潜机不会主动攻击不明身份的潜艇,但这也说不定。


在战争时期,潜艇一旦被发现,那顺利逃脱的概率是很低的。

战时,潜艇执行的任务很复杂。对航速的需求也不同,如果不要求赶时间的话,那可以用低航速潜航,尽可能的躲避敌方反潜力量。高航速意味着尽快到达指定区域的同时,也意味着被敌方反潜力量发现的概率很高。


战时,敌方进行反潜巡逻时,不会仅仅只有反潜机,而是多层次的。当巡逻机发现可疑目标时,一般不会单独展开攻击,而是会呼叫附近的军舰,潜艇来支援,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反潜网。这时空中,水下,水面都是敌方的反潜武器,潜艇基本上是难以逃脱的。这种情况下,潜艇唯一面临的就只有多方向的打击。

所以说,当潜艇被反潜机发现时,上浮只是最后的选择为了减小被发现的概率,只能尽力减小潜艇自身噪音的分贝值了。而降噪是个系统的问题,关乎到潜艇外形设计,动力系统,减速器等等。为了降低潜艇的噪音,只有从艇外和艇内分别进行降噪才行。



潜艇艇外的降噪措施

一般来说,当代潜艇都采用了“拉长水滴线型”的艇体设计,除了可以降低航行时的噪音之外,还可以提高航速。其次,在围壳处进行填角,减少艇体凸起物,表面敷设消音瓦,尽可能使艇体光滑。


潜艇艇内的降噪措施

主机放置在减震浮阀上,对发动机,减速器等噪音来源加装隔音罩。

总的来说,在一系列降噪措施的作用下,潜艇的噪音可以大幅度下降。美国海狼级核潜艇的最低噪音低至84分呗,当然了这是在航速极慢的情况下做到的,而在低速时噪音为95分呗。俄罗斯的亚森级核潜艇在极慢速时,噪音可达86分呗,在一般低速航行时噪音略高于海狼级。

不过随着主被动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的装备,潜艇的噪音再低也是可以被发现的。目前只有我国,法国,英国有这种声呐。(图片来自网络)


江山何沉


谁说潜艇一旦被反潜机发现就会上浮的,二战期间的德国潜艇在水面航行时在被反潜机发现都是迅速下潜,在水下航行时就更不会轻易上浮。原因很简单,潜艇与飞机的速度差得太远,一旦上浮,身形完全暴露在反潜机面前,后者的探测和攻击就更加容易,那潜艇就只有等死的份儿。

潜艇最大的依仗就是借助厚厚的海水掩护,中波和短波无线电在水下衰减很厉害,光学探测设备同样难以发挥作用,反潜机只能用声呐浮标来进行探测,反潜直升机则主要是用吊放式声呐探测,难度都很大。所以,潜艇提高生存力的主要方式就是降噪、提高水下续航力,都是为了尽可能待在水下。

潜艇在水下,可以利用水下机动、海水跃变层、声响对抗装备等与反潜机周旋,多国反潜机猎杀的概率并不小。反潜作战一直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作战样式,就在于海水明显降低了反潜机搜索与攻击的效能。这就犹如你蒙着眼睛、完全凭听觉攻击敌人一样,不是很多媒体说的那样,潜艇一旦被反潜机发现就在劫难逃。(S)


联合防务


作为海战中的经典武器,潜艇以其隐秘性和强大的攻击能力,一直是各国海军武器库中的重要一员。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反潜作战也随之成为了各国海军的重中之重。自二战结束以来,经过技术的进步,潜艇与反潜之间的猫鼠游戏也越演越烈烈。在众多反潜武器中,反潜机以速度快,武器全和探测能力强的特色,堪称潜艇最强大的对手之一。

(反潜机)

反潜机可以利用大量的声呐浮标逐步建立一张声呐探测网,针对潜艇的可能出现的位置进行立体监控和探测,一旦反潜机获得潜艇行动的踪迹便可以立即对潜艇的具体位置进行定位,使潜艇无法隐藏自己的行踪。反潜机所放置的磁性探测器是根据磁性原理,利用潜艇上金属材质会与地球表面磁力线产生磁感应的原理,通过感应磁场变化来探测潜艇活动。据于声纳探测,磁性探测仪虽然需要某些的机体空间,但他却具有侦查范围广,不受深度影响的优点。

(反潜机投掷声呐浮标)

(固定翼反潜机尾部通常会安装磁探测仪)

(反潜机可以使用鱼雷或导弹对潜艇进行攻击)

通常来说,反潜机发现潜艇后,便会利用鱼雷或反舰导弹等武器对潜艇发动攻击,而这时潜艇通常会采取上浮的方式来应对,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潜艇只有在非战争和平时期潜艇在执行一些侦查或其他特殊任务时,遇到反潜机而被逼上浮表示投降或认输的意思。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在古巴导弹危机时,苏联潜艇上浮表示认输或投降,这在军人眼里是奇耻大辱。在战争年代,这相当于将自己的潜艇变成了对方的战利品。

(潜艇被发现后一旦上浮就表示放弃抵抗)

(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海军的潜艇曾被迫浮出水面)

如果是潜水艇不上浮,又如何对付反潜机呢?比较现实的方法,就是对准下浅到最大深度,并且保持静默,尽量利用深海复杂地形和背景噪音实施躲藏与规避,寻找时机逃离。的航速比较慢,哪怕是核潜艇的最大航速也不过30节左右。而反潜机的速度则要快一点,一般可以达到几百公里/小时。一旦,反潜机发现潜艇后,会立刻呼叫己方军舰,潜艇和其他反潜机前来组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反潜网,此时潜艇一旦轻举妄动反向而更容易受到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潜艇只能尽力保护自己,尽量保持静默,利用海底的复杂地形和背景噪音掩盖自己的行踪,找机会逃脱反潜机的追踪。


战情解码


反潜飞机是潜艇的天敌,这在二战中就已经实践过了。用一组二战潜艇大户德国的损失情况更直观了解:二战期间德国投入1100多艘潜艇,被敌方舰船击沉264艘、被敌方飞机击沉250艘、被敌方舰船和飞机联合击沉了37艘、失踪46艘,其他损失暂时不谈。以飞机击沉300艘的标准统计,占比近百分之三十。

目视观察、雷达探测、声纳浮标、磁异探测仪、吊放式声纳,方式方法多样,运用得当再加上反潜机拥有速度的上优势,可以大面积探测。距离现在最近的就是3月4日,印度一艘法制鲉鱼级常规潜艇被巴基斯坦反潜机发现。当时印度潜艇位于俾路支省海岸以南附近海域,而且处于潜望镜深度航行状态。极据反潜机上雷达控测手段,对处于潜望镜和通气管状态的金属物质,雷达能快速探测到金属物质的存在。所以结果就很简单,印度特别没面子的上浮出水,打道回府。

潜艇在水下无法对付反潜机,而反潜机有能力使用很多手段跟踪并攻击潜艇。

反潜机本身携带磁异常探测器、雷达、大面积布防声呐浮标等等探测手段,对于普通的潜艇探测能力还是很强的,机载雷达甚至可以探测到通气管状态的潜艇。而潜艇最大的优势是“隐蔽”,它所有的作战都是基于“隐蔽”这个基础进行的,所以为什么潜艇都朝向静音方向发展。下图为美国P-8A大型反潜机机内存放的声呐浮标

既然反潜机能找到潜艇那么他就能召唤其他的大型反潜机前来支援组成空中反潜网络。这仅仅是空中的,还可以召唤潜艇、反潜水面舰艇等组成空中、水面和水下反潜网络。下图为俄罗斯海军“无畏”级大型反潜舰,2座四联装533毫米重型反潜鱼雷发射装置、2座RBU 6000型反潜火箭发射装置、2座四联装反潜导弹发射装置,可舰载2架反潜直升机,拥有35节的最大航速完全可以追踪潜。

所以对潜艇来说只要被反潜机发现那么就已经失去了他的优势,其他的就看潜艇的“命”了。在和平时期的对峙中如果潜艇处于下风那么就采用“上浮”这个办法来表示自己妥协,如果在战时反潜机会直接发动攻击,不会给你太多的考虑时间。当然了,并不说潜艇100%必死,具体情况要看双方综合作战能力而非单一武器的先进与否。

反潜机是一种以潜艇为主要目标,兼顾海上巡逻任务的一种飞机,它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固定翼反潜机另一种是直升机反潜机,通常情况下固定翼的反潜机具备滞空时间长巡逻速度快的优势,而反潜直升机通常来说滞空时间短速度慢,但是好在体积小机动灵活这是反潜机的各种优势。

但是当反潜机对上潜艇的时候通常来说各自优劣如下,固反潜机对阵潜艇通长固定翼自身速度很快对上潜艇的航速那么潜艇航速如乌龟,但是潜艇通常来说自持力强它如果关闭主发动机找一片海底坐沉,那么你反潜机通常油料是不够的不像潜艇在海底人照样有吃有喝,等你没油了你自然就走了而潜艇就逃走了,所以反潜机想抓住潜艇并不容易。

但是如你问题所述,潜艇如果一旦被反潜机盯上那么以潜艇的航速是绝对甩不掉的,而且反潜机搜索的过程中你绝对不可以提高你的航速,航速越快你的噪声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潜艇采用七叶螺旋桨,潜艇通过增加叶片数量来增加推力(同转数),那么如果七叶和五叶想达到相同的推力,那么自然七叶的转速就更慢当然噪声就更低。





经常用了


这么说吧,潜艇在水下无法对付反潜机,而反潜机有能力使用很多手段跟踪并攻击潜艇。如果打个比喻:潜艇被反潜机发现就有如一把枪顶在你脑门上,你是选择跑还是选择妥协?当然你可以选择转身跑,但是人能跑过子弹吗?或者你可以拐着弯跑,但是这边可以找几个人一块打你。所以为什么潜艇会上浮?如果不上浮很容易永远也浮不上来了。下图为3月4日印巴海军对峙,最终在巴基斯坦反潜机的“逼迫”下还是上浮到“通气管”深度表示妥协

反潜机本身携带磁异常探测器、雷达、大面积布防声呐浮标等等探测手段,对于普通的潜艇探测能力还是很强的,机载雷达甚至可以探测到通气管状态的潜艇。而潜艇最大的优势是“隐蔽”,它所有的作战都是基于“隐蔽”这个基础进行的,所以为什么潜艇都朝向静音方向发展。下图为美国P-8A大型反潜机机内存放的声呐浮标

但现在问题来了,潜艇在水下没有防空武器,即便升到水面也只有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只能威胁低空低速飞行的反潜直升机,对大型的固定翼反潜机威胁有限。而反潜机呢?下图为P-8A反潜机的弹舱,P-8反潜机可携带MK-46、MK-54型324毫米反潜鱼雷、AGM-84“鱼叉”反舰导弹等等武器,也就说反潜机不仅能高效的探测潜艇而且还能发起攻击。

然后这就结束了?远远不止这些,既然反潜机能找到潜艇那么他就能召唤其他的大型反潜机前来支援组成空中反潜网络。这仅仅是空中的,还可以召唤潜艇、反潜水面舰艇等组成空中、水面和水下反潜网络。下图为俄罗斯海军“无畏”级大型反潜舰,2座四联装533毫米重型反潜鱼雷发射装置、2座RBU 6000型反潜火箭发射装置、2座四联装反潜导弹发射装置,可舰载2架反潜直升机,拥有35节的最大航速完全可以追踪潜艇

当然有朋友说为什么潜艇不跑呢?开头我也说了,这已经是枪顶在脑门上的事情了,常规潜艇水下最大航速20节左右(只能维持几个小时),而核潜艇虽然能到35节的航速,但是与400节的固定翼反潜机和150节的反潜直升机相比这真的算不上什么,不管怎么跑都跑不出去。所以……其实潜艇想跑都挺麻烦,这就是为什么大国都喜欢搞专业的固定翼反潜机,驱逐/护卫舰上也要搭载反潜直升机的原因,因为优势太大了。下图为中国的“高新”固定翼反潜机,他的出现弥补了中国在固定翼反潜机这个反潜网络的空缺

所以对潜艇来说只要被反潜机发现那么就已经失去了他的优势,其他的就看潜艇的“命”了。在和平时期的对峙中如果潜艇处于下风那么就采用“上浮”这个办法来表示自己妥协,如果在战时反潜机会直接发动攻击,不会给你太多的考虑时间。当然了,并不说潜艇100%必死,具体情况要看双方综合作战能力而非单一武器的先进与否。


雏菊西瓜Peterpan


潜艇被反潜飞机发现,为什么一定要上浮,一旦上浮就代表着投降。当然如果潜艇被发现选择不上浮,反潜飞机会发出事先警告,一旦错过了最佳机会,那么反潜飞机可能就会使用鱼雷伺候了。在这个和平年代,不会有太多国家的潜艇敢贸然进入他国领海,当然除此之外,当今世界上有很强反潜能力的国家也不是很多,也给部分国家乘虚而入的机会。

今年巴基斯坦和印度冲突正酣时期,印度军方秘密派出潜艇进入巴基斯坦领海,被巴方反潜直升机发现,并且逼其潜出水面,这对印度军方来说是一次莫大的耻辱啊!反潜机发现潜艇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最常用用到的是反潜声呐浮标和磁力探测系统,反潜声呐浮标是一种能够接受和处理信号的一种浮标,该浮标从飞机上投到固定水域,能够将探测到的数据实时传给反潜机。磁力探测系统是根据磁场的变化情况来探测水中是否有潜艇的存在,由于潜艇本身是由钢铁制造而成,在水中航行势必会导致周围磁场发生变化,这也是目前反潜机发现潜艇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还有激光探测以及废气探测技术等等。

做为潜艇,面对攻击必是命悬一线,也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和反潜机进行较量,即便是最后失败也绝不可能上浮投降。也许有人认为,和平时期没必要硬撑,但越是和平时期越不可能上浮。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过,曾有核攻击潜艇被多架反潜机,舰艇咬住,无法脱离,对方不可能采取攻击行动,这是常识。一旦反潜机投鱼雷,哪怕是操雷(训练雷),也意味着战争开始了。而对方无非是要你主动浮出水面,可一旦上浮就是整个国家的耻辱。最后通过躲入货轮底下脱离。

如果是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一旦上浮代表什么?到现在能发现战略导弹核潜艇的例子也是有的,但还没有哪个国家敢和战略导弹核潜艇逗着玩。常规潜艇航程有限,通常不会跑的离家太远,而核潜艇则可以纵横大洋,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战备值班就是在大海里移动设防。从潜艇的作用来看,常规潜艇可以理解成看家护院的,和平时期用于反潜艇,战时也用于作战。但不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时,都不会出现题目所说的情节。

潜艇突然上浮的例子也很多,但都是主动上浮,如,潜进至对方航母的防御圈内,上浮挂上国旗,这代表什么?警告,羞辱对方。平时即便是被发现,也不可能有谁敢攻击,为什么上浮?现在的反潜技术还远达不到一击必中的地步,除非想开战。从技术角度讲反潜机有直升机,如果是直升机必会有舰船,目前舰船和潜艇对抗,潜艇可是处于上风位置。如果是固定翼反潜机,除非是潜艇跑别人家领海附近否则也不能有固定翼反潜机。而固定翼反潜机跑别人家附近来抓潜艇,发现了又能怎样?又敢怎样?

当然,不排除潜艇正常潜航中,需要上浮的情况而主动上浮。但被反潜机探测到,潜艇是知道的,一艘潜艇的上浮与否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么自由,特别是在一些敏感水域,宁可被追着跑也不会暴露身份。顶多媒体上出现,疑似XX的潜艇被发现而已,来个死不认账,也比处于被动要好的多。所以,无法和平时期还是战时,潜艇被反潜机发现后就上浮都不存在。当然不被发现在自家水域,或是在公海水域可以自由上浮,谁也管不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