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要学会多少种自救方法才安全

评论一:女性要学会多少种自救方法才安全

和颐酒店“遇袭事件”发生之后,舆论开始教女性如何自保,如何学会防身术……这种说法似曾相识,就在几天前,柳岩“伴娘”事件发酵时,也有人说,为什么只挑了柳岩来戏弄?仿佛女性出事都是自身出了问题。

从4月5日晚上开始,一条“北京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视频被疯狂传播,一晚上就达到几十万条。截至7日凌晨,这个话题在微博热门话题已有18亿的关注量。

女性要学会多少种自救方法才安全

从当事人“弯弯”拿出的酒店监控视频和自述来看,过程已很清楚了:4月3日晚上,她在北京如家旗下和颐酒店的走廊当中,遭陌生男子掐脖子强行拖拽,险被带走。其过程中,有不止一位服务员围观,还有人与该男子对话,但并没有阻止。

说实话,这位遇袭的女士冷静、勇敢,比如说,在酒店被男子拖拽后,女子呼救并大喊“我不认识你”,引起酒店服务员的注意;在有人围观的情况下打电话报警……目前警方已公开表示要介入调查,酒店方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事情有望得到解决。但关于此事,该追责的还没有来得及追责,另一边,关于是否竞争对手的抹黑,是否是黑社会组织治“流莺”的种种阴谋论就浮出水面了,还有人说等着反转。对此,我不关心,只要视频和叙述为真,就反不了转。

女性要学会多少种自救方法才安全

而且,就像每一次女性莫名遭遇到袭击和侵犯的新闻一样,各种各样的媒体、自媒体,都开始教女性如何自保,如何学会防身术,如何购买和使用各种防狼喷雾和报警器……这种说法似曾相识,就在几天前,柳岩“伴娘”事件发酵时,也有人说,为什么只挑了柳岩来戏弄?仿佛女性出事都是自身出了问题。

“遇袭事件”之所以会有十几亿的传播量,不是什么推手,而是根植于每个人、尤其是女性经历过的各种真实恐慌。比如说,假装夫妻吵架试图把女孩绑架拐走的,假装姐妹要把女孩绑架去做传销的,陌生男人伸手就给女人一巴掌说“叫你偷走家里的钱”,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女人洗劫一空的……极少有人伸出援手,因为都以为是家事,而家务事嘛,只要不打死别人都不敢管。而这一轮的“自救教程”,重点是教女性如何在遇险时说明自己不认识对方、向路人呼救。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这种“自救”,简直像“二十二条军规”一样荒诞不堪。下一轮进化到假借“打小三”来绑架,你又怎么向路人求救?

同时,无论是哪一种防狼工具,哪一种防狼武术(除非女性一直在进行长期系统的专业训练),在男女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都有可能被坏人用来进行反制,加重对女性的伤害。也就是说,多少自救方法,都不如加害的方法有效——如果路人冷漠、相关责任单位救助系统失灵的话。

可以这么说,这个社会告诉你女孩要学会保护自己,教你踢裆,让你锁喉,教你如何求生,却往往忽略了事情的根本。社会舆论没有资格一味教育被害人自保而不去反思这背后的问题,否则,即使你穿上棉袄端坐家里,也免不了被破门而入的恐惧。

□侯虹斌(专栏作家)

评论二:女子酒店遇袭冲击公众心理安全底线

很多时候公众安全感的丧失,并不是因为一个极端恶性的事件,而是在庸常的生活场所,在最不应该发生危险的地方遇到了危险,并且得不到公权力有效的救济。这或许才是今天舆论大声疾呼的原因所在。

4月5日晚,一则名为“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文章刷爆社交网络。名为“弯弯_2016”的外地女子,连发多条微博,讲述自己在北京朝阳区和颐酒店遭受陌生男子强行拖拽的经历,并配上酒店监控视频。@平安北京回复称,正在核实。

从视频中看,场面恐怖,不要说是一个弱女子,换做其他人也一样会感到害怕。周边的一切全然陌生、冷漠,而外来暴力又如此强横,彼岸在哪里?

女性要学会多少种自救方法才安全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免于恐惧、暴力的自由,这是一个公民的天然权利,不能因为任何理由和借口被剥夺。在公共场所,在商旅酒店,这种权利诉求更应该得到保障。

这一事件之所以关注度如此之高,其中固然有对视频中被施暴女子的同情,陌生男子是那样残暴,酒店人员是那样冷漠,而受害女子又是那样无助,似乎一切都重归丛林时代,当事人只能一切都靠自己。这样的一个透着冰冷的环境,让人窒息,也让人心生怜悯。

但同时,透过这个女子的自身遭遇,旁观的人们更容易感同身受,产生了某种情绪的“代入感”,对自己置身的环境产生了深深的安全焦虑。这样的“换位思考”并非多余,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小概率”的偶发事件,也不要以为自己就可能是那一个意外,只要缺乏普遍的、惠及每一个个体的严密的公共安全,则人人都有可能遭遇不测。

法治也好,秩序也罢,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口头讲章,而应该体现为对每一个个体合法权利的悉心呵护和严密保障上。走在马路上,不能被无故碰撞;住在酒店里,不能被肆意拖拽;回到家里,不能受到各种恐吓。

退一步讲,就算此前酒店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防范确有疏漏,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如果酒店,乃至负有公共安全之责的部门能够多采取一些弥补之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也算是给社会一个交代。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一事件仍没有太大进展,酒店要么将发布会一推再推,草草结束,要么断言女子炒作。

无论如何扰攘,该女子被拖拽、掐脖子、扯头发的事实恐怕很难否认,而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容忍类似对弱者的施暴行为。

女性要学会多少种自救方法才安全

目前,这一事件仍在发酵,网上到处是传授女子遇袭后的防狼绝技。这样基于“自力自为”的自救之道更让人哭笑不得。每每出现公共安全问题,就会催生一批类似的应急反应专家,甚至还会出现将事件引向谴责当事人不慎的方向,这实在是一个绝大的误会。难道,我们的公共安全只能靠自己来搞定?或者说,不怪恶人有多狂,只怪女生何以那么晚还在酒店溜达?

此事,在一些人眼中或许并非强奸、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但就是这样一起或许性质并不严重的暴力事件,却轻易冲垮了公众心理安全的底线,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原因究竟何在?酒店安保责任的缺失,以及接案警方办案的效率,都成为舆论发酵的因子。很多时候公众安全感的丧失,并不是因为一个极端恶性的事件,而是在庸常的生活场所,在最不应该发生危险的地方遇到了危险,并且得不到公权力有效的救济。这或许才是今天舆论大声疾呼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