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鍊》:你以為是諷刺愛慕虛榮?其實是女主人公重塑自我的過程


《項鍊》:你以為是諷刺愛慕虛榮?其實是女主人公重塑自我的過程

對於《項鍊》這篇小說,每個人都很熟悉,因為它曾是我們初中就學過的內容。講的是美麗的馬蒂爾德是教育部一個小職員的妻子,為了參加舞會,向朋友福雷斯蒂埃太太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鍊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了鉅債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得知所借的項鍊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鍊,僅僅值500法郎而已。作者藉此諷刺那些愛慕虛榮的婦人,同時賜予她們愛慕虛榮所導致的惡果。

以前我也一直認為馬蒂爾德是一個被資產階級虛榮心腐蝕而導致青春不再的悲劇形象,可是今日再讀,我卻發現這篇小說塑造的馬蒂爾德的形象有著更深層次的含義。

《項鍊》:你以為是諷刺愛慕虛榮?其實是女主人公重塑自我的過程

瑪蒂爾德因為容貌動人而心存幻想

馬蒂爾德剛出場時,作者就介紹她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她的這種美麗是她的資本,本可以去追求生活的享受。可是她卻不能,因為她的家境貧寒,在當時的法國社會,男女結婚,女方必須有陪嫁金。男方看中女方首先看的是錢財,其次才是才貌。因此縱然馬蒂爾德天生麗質,可是並沒有上流社會的人願意來愛她、娶她,所以最後她只能嫁給教育部的小職員。

可是她並不甘心,甚至覺得痛苦,她總是幻想“幽靜的廳堂”、“精巧的木器”以及“珍奇的古玩”。可是越是幻想,越對現實生活感到不滿。就如文中所說,“她覺得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因此她不斷感到痛苦。”

可以說,這時候的馬蒂爾德是完全沒有理解到生活的真諦的,她的虛榮心讓她看不清社會現實,總是期望把豪華生活當做自己的追求。

《項鍊》:你以為是諷刺愛慕虛榮?其實是女主人公重塑自我的過程

參加舞會,虛榮心進一步釋放

她渴望生活得到改變,直到她的丈夫帶回舞會的邀請函。她的虛榮心徹底爆發了出來,她雖然很想去參加舞會,但她又為沒有新衣服和首飾而哭泣,最後,丈夫給了她400法郎做了新衣服,又從她的好朋友福雷斯蒂埃太太那裡借來了鑽石項鍊。

在舞會上,她出盡了風頭,“她比一般的女賓都要漂亮、時髦、迷人”,她高興地發狂,而且有不少男賓都在打聽她的情況。那一晚上,她高興、自豪,甚至感覺到了許久未曾得到的幸福。

當然,這不是個例,她的丈夫在半夜的時候就在小客廳睡著了,而那個小客廳裡還有三個男賓,她們的妻子也跟馬蒂爾德一樣正在興奮地跳舞。

由此可以看出,這是當時的社會風氣,總是渴望能夠靠著種種手段躋身於上流社會。

可以說,在這一晚,她的虛榮心完全得到了滿足。她不再是現實中的那個貧窮的小職員的妻子,她覺得自己已經置身於上流社會。所以,在舞會結束時,當關心她的丈夫為她披上外衣時,她第一個想法就是逃走。

這時候的她是虛榮的,甚至更虛榮,經過這個舞會,她更加看不起自己的現實生活,如果不是後面的意外,她還會如此渾噩、不滿地過完下半生。

《項鍊》:你以為是諷刺愛慕虛榮?其實是女主人公重塑自我的過程

項鍊丟失,她用十年時光重塑自我

如果說舞會讓馬蒂爾德的滿足了她的自尊心,那麼項鍊丟失就徹底讓她回到了現實。

買一條新的項鍊需要三萬六千法郎,可是他們自己卻只有一萬八千法郎,為了按期把項鍊還給福雷斯蒂埃太太,她和丈夫只能到處借錢,簽了很多的借據。

這肯定是馬蒂爾德完全沒有想到,就為了自己一時的虛榮,不僅沒能過上嚮往中的生活,甚至連現在安逸的生活都享受不了了。

這時候馬蒂爾德的另一個自我覺醒了,她的很多良好品質也在此時顯現出來,比如誠實、堅韌、吃苦。在知道項鍊確實找不到時,她想的是如何按時還上、恪守信用。她當時已經知道欠一筆鉅債是什麼後果,但是她從來沒有過賴著不還或者逃跑的不良想法,她非常勇於承擔。

《項鍊》:你以為是諷刺愛慕虛榮?其實是女主人公重塑自我的過程

“突然一下用英雄氣概打定了主意,那筆駭人的債是必須償還的。她預備償還它。”所以她辭退女僕,自己操持家務,她的玫瑰色的手指頭磨壞了,穿著也像一個平民婦人了,甚至還會和小商販討價還價了。她吃苦耐勞,與之前那個虛榮的自己判若兩人。

丟失項鍊客觀上導致了馬蒂爾德生活上的貧困和債務,但是主觀上卻成了她命運的轉機和性格發生裂變的契機,她開始從追求虛幻到腳踏實地生活的變化過程。這十年,她過得非常的貧困,可是她的心態卻慢慢平和起來。所以在她又遇到福雷斯蒂埃太太,告訴她項鍊的事情的時候,她“自負而又天真的快樂神氣微笑了”。


《項鍊》:你以為是諷刺愛慕虛榮?其實是女主人公重塑自我的過程

這篇小說在福雷斯蒂埃太太說出真相時就戛然而止,引起讀者的無限遐想。可是通過前面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馬蒂爾德已經徹底改變了。即使她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也不會再像從前一樣只靠著幻想過日子。

十年的“還債”生活她的自我得到了重塑,她不再幻想不屬於自己的生活,反而發現生活的真諦就是腳踏實地,物質水平的降低換來的是精神生活的充實。

這時候的馬蒂爾德重生了,她擯棄虛榮、任性,成為了一個為了“還債”目標而奮鬥的女人,可以說這十年裡,挖掘出了馬蒂爾德性格的本色、磨練出了她全新的人生態度。這時候的馬蒂爾德,完成了從外在美到內在美,從虛榮到踏實的演變,變成了一個全新的自我,也呈現給我們一個更美好、更可愛的女性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