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項鍊》女主人公,現代女子的價值觀有什麼不同?

看到題目,有人會說:現在的女子一定不會像莫泊桑筆下的瑪蒂爾德,為參加朋友晚會去借一串美麗的項鍊。

一定不會!

對比《項鍊》女主人公,現代女子的價值觀有什麼不同?


莫泊桑在短篇小說《項鍊》中,講述了一個多世紀以前發生在法國普通家庭的故事。小公務員(盧瓦澤爾)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以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鍊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

之後的歲月裡,為了償還債務,瑪蒂爾德和老公盧瓦澤爾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得知所借項鍊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鍊。

對比《項鍊》女主人公,現代女子的價值觀有什麼不同?

有人說,這是生活對貪慕虛榮者的饋贈,任何不切實際的享受奢靡都要為自己的行為埋單。

有人說,馬蒂爾德雖然虛榮,卻是個樂觀而心性堅定的人。她用十年的辛苦償還項鍊這件事,是值得驕傲的。

有人說,十年的還債之路考驗了瑪蒂爾德夫妻間的忠貞愛情,生活最終讓人們醒悟,撇去虛榮與浮華,才能收穫真心與守候,可以說是因禍得福。

對比《項鍊》女主人公,現代女子的價值觀有什麼不同?


同樣一篇文章,課堂上的閱讀理解和生活中的體會感受是不同的。

“辛苦10年,一切像一場烏龍。可是如果不是瑪蒂爾德貪慕虛榮、享受奢靡,不是她不安現狀想要躋身不屬於自己的世界,她的人生又怎會因為一串項鍊,在這悲劇裡沉淪呢?”這個斷定,誰又能否認呢?!

莫泊桑下筆塑造的角色,在生活當中是有原型存在的。在當時社會背景下,類似瑪蒂爾德的年輕女子、少婦大多會有類似的所想所為。正因為如此,發生在主人公身上的悲劇意味更具有普遍意義,也使這部小說至今仍讓人思索感嘆。

我們不妨放在社會大背景下去看這個現象。

對比《項鍊》女主人公,現代女子的價值觀有什麼不同?

莫泊桑師從福樓拜。福樓拜是世界級的小說大師,號稱“小說巨匠”,代表作《包法利夫人》《聖安東的誘惑》等。

福樓拜對學生的要求非常之嚴格,尤其在敏銳透徹地觀察事物方面。他說:‘“必須詳細地觀察你想要表達的一切東西,時間要長,而且要全神貫注,才能從中發現迄今還沒有人看到與說過的那些方面。如果說為了描寫燒得很旺的火或者平地,上的一棵樹,我們就需要站在這堆火或這棵樹的面前,一直到我們覺得它們不再跟別的火焰和別的樹木一樣為止。”

莫泊桑遵從師教,努力培養髮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追逐人物脈動的心理感受,探究生活小人物的生活片段。他並不追求色彩濃重的形象、表情誇張的面目、誇張的生平與難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於描寫“處於常態的感情、靈魂和理智的發展”(《論小說》),表現人物內心的真實與本性的自然,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動、舉止、反應、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心理與性格的真實。最終,成就了“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

對比《項鍊》女主人公,現代女子的價值觀有什麼不同?


2.同一話題的不同時代解答

文學,可以記錄時代,文字,可以跨越時空。

正如莫泊桑在開篇所說:“世界上的漂亮動人的女子,每每像是由於命運的差錯似的,出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庭;我們現在要說的這一個正是這樣。”

跨越一個時代後,相同的命題還在影響著人們,卻產生不同答案。

一是,現代女子絕不會借他人服飾妝點自己,自給自足,自我感覺為主,只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消費,表現為自主意識發生變化;

二是,現代女子在物我之間選擇清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比如即使大齡絕不會將就的婚姻觀,表現為女性社會地位發生變化。

對比《項鍊》女主人公,現代女子的價值觀有什麼不同?

3.現代女性自身價值如何展現?

莫泊桑時代和筆下的女人是這樣的:

“她們的美,她們的丰韻和她們的誘惑力就是供她們做出身和家世之用的。她們的天生的機警,出眾的本能,柔順的心靈,構成了她們唯一的等級,而且可以把民間的女子提得和最高的貴婦人一樣高。”

人生能有幾度春?歲月無情催人老。

對一個女子來說,能挽留歲月並且與日俱增的,唯有學識,修養與氣質。

對比《項鍊》女主人公,現代女子的價值觀有什麼不同?


以知識豐潤容顏,用閱歷養成知性,這樣的女子更多內涵、溫和、知性、包容、智慧和自信,不論是讀書萬卷還是思想的遠行,會漸漸遠離庸俗、淺薄和輕浮,並擁有不同於常人的審美個性和處世原則。

修養源於自愛和知識的潤養。大氣是修養,寬容是修養,好好說話也是修養,在不斷參悟、歷練完善自己的同時,才能夠擁有如沐春風的平和,善解人意的溫和。

氣質是歲月沉澱的優雅,是女性最高級的品質。舉手投足間,春花秋月裡,難言的溫柔氣息散發著智慧與明媚,她既是水,能溶化你;又是火,可以燃燒你,最美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對比《項鍊》女主人公,現代女子的價值觀有什麼不同?


葉賽寧有這樣一段話:“當時的我是何等的溫柔,我把花瓣灑在你的髮間,當你離開,我的心不會變涼,想起你,就如同讀到最心愛的文字,那般歡暢。”

講述人/物故事,感悟生活智慧,@樂谷的世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