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政權?

扣大人在哪裡


北周的歷史短暫而典型,是所謂“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的朝代,有開拓進取,有紙醉金迷,有權臣當道,有主幼國疑,如此等等,讀起來,真可謂精彩紛呈回味無窮。

故事不長,請看我慢慢道來。

公元556年,西魏權臣、北周奠基者宇文泰去世,宇文泰的侄子宇文護扶持年僅14歲的宇文覺承襲父位。同年,魏恭帝下詔以岐陽之地封宇文覺為周公。公元557年,宇文護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將皇位禪讓給宇文覺,在宇文護的扶持下,宇文覺正式即位稱天王,國號“大周”,史稱北周。

宇文覺稱帝后,軍政大權實際上全部掌握在大司馬宇文護手中。宇文覺雖然尚未成年,但也想親自執政,對宇文護的專橫十分不滿。公元557年,宇文覺聯絡李植、孫恆、乙弗鳳等大臣,準備借宴請公卿的機會捕殺宇文護。但是,這次計劃還沒實施,便被宇文護髮覺。對此,宇文護並沒有大開殺戒,只是把為主的兩人從宇文覺身邊調離,貶到地方做官。僥倖留下來的乙弗鳳並未死心,他加緊謀劃,準備由宇文覺設御宴招待群臣,趁機殺掉宇文護。此事又被宇文護獲知,這次宇文護沒有再心慈手軟,將乙弗鳳等人捕殺後,逼迫宇文覺退位,廢封他為略陽公。一個月後,宇文護又派人暗殺了宇文覺(諡號孝閔皇帝)。

宇文護廢孝閔帝后,因為羽翼尚未豐滿,他並不敢自立為帝,不得不按老規矩“立嗣以嫡不以長,以長不以賢”。在這種情況下,宇文泰的長子宇文毓便被宇文護扶立為新帝。

宇文毓在任期間,勵精圖治,政績顯著,深受百姓愛戴。他為人寬容,君臣關係相對融洽,對外又打退了吐谷渾的侵犯,威望與日俱增。但是,兵權還是牢牢掌握在宇文護的手裡,宇文護見宇文毓難以控制便設法暗害宇文毓。公元560年,在北周國宴上,宇文護指使一個叫李安的宮人在進獻給宇文毓的糖餅中下毒,宇文毓食用糖餅之後中毒。臨終前,宇文毓當著群臣的面,用最後的力氣大聲口傳遺詔:傳位於自己的四弟宇文邕。公元560年5月,宇文毓崩於延壽殿,時年26歲,諡號“明帝”,廟號“世宗”。

宇文邕,字禰羅突,是宇文泰的第四子,也是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宇文邕在位期間,誅殺權臣宇文護,擺脫鮮卑舊俗,整頓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國勢強盛,是北周時期的一代明君。

公元543年,宇文邕出生於同州,自幼孝順,聰明有才識,其父宇文泰曾說:“能夠繼承我的大業的人,必定是宇文邕。”

宇文邕登基後,力展宏圖,誓滅北齊,統一北方。當時的北齊已是江河日下,不管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難以與北周抗衡。公元563年,宇文邕聯合突厥出征北齊,屢屢獲勝,攻佔北齊20餘城。後來,不知為何突厥突然撂了挑子不幹了,北周軍孤軍奮戰但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這次失敗讓宇文邕對北周的國力有了清醒的認識,為了實現統一北方的目標,他決定繼續發展和增強北周的國力。但當時大權仍然掌握在宇文護的手中,為了掃清親政的障礙,宇文邕決定先除掉與之有殺兄之仇的宇文護。

公元572年,宇文邕設計在太后宮中剷除了宇文護,隨後將其兒子、兄弟及親信斬盡殺絕,迎來親政之日。

公元577年,宇文邕再次出兵,攻下鄴城,俘獲齊主,滅掉北齊,統一北方。宇文邕統一北方的舉措為日後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北周滅北齊後,宇文邕繼續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大量僧尼重新成為國家編戶,開始向國家納稅服役,這對急需兵源和財源的封建王朝來講,其意義之重不言而喻。

公元578年,宇文邕在親征突厥的途中病倒,同年6月,宇文邕病情加重,在回到洛陽當天病逝,時年35歲,諡號為武帝,廟號高祖。

公元574年,宇文邕的母親也就是當時的文宣皇后去世,宇文邕為母守喪,詔太子宇文贇總管朝政。宇文邕曾對宇文贇說:“以前被廢掉的太子有很多。難道我其他的兒子就不能取代你的位置嗎?”

懾於宇文邕的威嚴,宇文贇每天都生活得小心翼翼,言行舉止都按照規矩表演,久而久之已經很難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對於自己的父親,可以說宇文贇心中是充滿仇恨的。

在如此苛刻的家庭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宇文贇,其人格是存在很大缺陷的。也正是因為如此,雖然有個雄韜偉略的父親,他卻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殘暴庸君。據史籍記載,“宣帝初立,即逞奢欲”,沉湎酒色,大肆裝飾宮殿,且濫施刑罰,經常派親信監視大臣言行。在宇文贇殘暴昏庸的統治之下,北周國勢日漸衰落。

公元579年,宇文贇下詔禪位於長子宇文闡,並改年號為“大象”,自稱天元皇帝,住處稱為“天台”,對臣下自稱為“天”。退位之後宇文贇依舊色心不改,還在全國大選美女,充實後宮,由於縱慾過度,嬉遊無度,宇文贇的健康不斷惡化。公元580年,宇文贇在天德殿病逝,時年21歲,諡號“宣帝”,廟號“元宗”。

公元579年,年僅5歲的宇文闡被立為皇太子。同年2月,宣帝在鄴宮將皇位傳給宇文闡。

公元580年,宣帝病逝,宇文闡入居天台,廢去正陽宮,大赦天下罪犯,停止修建洛陽宮。宇文闡服喪期間,百官都聽命於左大丞相楊堅。宇文闡上位時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兒,楊堅就趁此機會聯合鄭譯和劉昉以外戚身份操縱北周朝政,並一一消滅對自己有威脅的政敵。

公元581年,北周靜帝宇文闡“以楊堅眾望所歸”下詔宣佈禪位,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為“大隋”。

至此北周滅亡。

楊堅稱帝之後為絕後患,暗中派人殺害了宇文闡,並諡為靜帝,將其葬在恭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