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邻里纠纷无小事 代表调解化干戈

映象网洛阳讯(记者 徐孟国 通讯员 王建波)“通过我们实地查看和现有证据来看,你们两家确实已经构成了侵权。”

“作为年轻人千万不能意气用事,说来说去你的态度也是有点问题的。这毕竟以后还要做亲戚,能和解了不是更好吗?”

3月25日,在栾川县法院潭头法庭全国人大代表“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内正调解着一起相邻关系纠纷。

“那我觉得不行!”原告激动地说。

“大兄弟,你别着急,坐下慢慢说,我们今天就是来解决事情的,你放心,一定让你们都满意。”杨来法代表耐心地对当事人说。

原告朱某与被告马某、李某的宅基地依次相邻,三家共用一条通道。由于原告在县城生活,不经常在家,马某在未经朱某同意的情况下在公共通道上建设生活用房。被告李某见状后便也在公共通道上建起了建筑物,致使原告家通往外界的道路被阻断。原告发现后,便拨打110报警电话,要求二被告拆除建筑物,恢复通道通行。经多方多次调解未果,原告一纸诉状将二被告告上法庭,请求法庭作出判决,依法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由潭头法庭法官和杨来法代表及该镇汤营、纸房、石门、潭头村四个村身兼调解员的县人大代表、党支部书记、民调主任组成的调解组,共同参与到本次调解中来。调解员们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的基础上,先进行现场勘查、现场劝导,随后组织当事人到“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一开始,三方互不相让,一直僵持不下,调解过程不顺利。然而调解员们并没有放弃,大家分组对当事人进行调解,结合实际情况,从情、理、法入手分别向各方当事人宣传、讲解《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和《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在法理与情理相结合下,双方当事人回归理智,形成初步调解方案。

从15时开始一直到19时30分,近四个半小时的耐心调解,当事人三方多年的积怨终于得到了化解。

“在这特殊时期,咱法庭这么重视我的事情,真是太感谢法官和调解员们!”调解结束后原告感谢道。

“如果由法庭判决,三方相应都会有不少的损失,不但不利于矛盾纠纷化解,还会加深积怨,更不利于邻里和睦相处。”谈起参与调解这起案件的初衷时,杨来法代表这样说。

栾川法院充分发挥“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这一优势,邀请其他乡镇人大代表参与进来,凝聚化解矛盾合力,主动作为,聚焦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焦点和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尤其在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领域不断坚持提前深入调处,得到了群众们的一致认可,为构建平安和谐栾川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自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成功调解纠纷10余件,其中5起欠款纠纷经过多次电话沟通和劝导,被告主动履行了还款义务,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矛盾早察觉,纠纷早调解,从源头上减少了社会矛盾,减轻了群众诉累。

(映象网洛阳新闻热线:15136323555,投稿邮箱:yxw [email protected]。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