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侵蚀地中海全过程,布匿战争并非偶然,帝国归省是迦太基宿命

前言

罗马在经过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之后,随着平民群体的胜利,使得罗马共和国的初期阶段得到了稳定的过渡

。由此罗马共和国进入了社会稳定发展时期,平民回归安定,使得国家的小农经济得到了恢复,并且为国家的各个机构提供了丰富的人才来源。同时对于维护国家具有重要作用的军队方面,平民的大量加入,为军队注入了更为广泛的士兵来源,军队的长官以及士兵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尤其在军队建制上也走向了创新之路。

但是平民胜利不久的罗马,仍然面对着外族入侵的严峻局面。原来罗马的统治者伊达拉里亚人依然对于罗马充满了觊觎,对罗马绝对统治的野心从未放弃。对此,罗马自身也深知力量有限,因此便与周边的拉丁部落结为了同盟,打退了伊达拉里亚的多次进攻。伊达拉里亚由于穷兵黩武,社会矛盾不断加重,便开始走向下坡路,罗马发动征服战争终于就昔日的统治者踩在自己的脚下

罗马侵蚀地中海全过程,布匿战争并非偶然,帝国归省是迦太基宿命

维爱战争

经过了对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征服,罗马军队信心和野心都极度膨胀,其将统治目标望向了整个意大利地区。经过休养生息之后,罗马便开始向意大利中部地区发动了征伐战争。罗马对于这边土地觊觎已久,通过莫奈战争便将该地区征服。接下来就是意大利南部地区,这里属于希腊的殖民地区,主要负责人为皮洛士。罗马在经过前期的战争失利后,继续发动重兵,最终通过贝尼温顿决战彻底击败了皮洛士,南部征服。

由此,罗马彻底完成了对整个意大利地区的征服战争,并且取得了绝对胜利。从此以后,意大利成为罗马不断向外扩张的根据地。通过罗马执政官对于意大利一系列的经营,使得意大利地区更为稳定,而当罗马将自己的大本营建设完毕之后,他的野心便转向了地中海地区。再加上罗马军团在训练、作战以及兵种上的扩充与创新,使得罗马兵团成为了今后其向外不断发动扩张战争,建立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的重要军事力量。

罗马侵蚀地中海全过程,布匿战争并非偶然,帝国归省是迦太基宿命

意大利地区

第一次布匿战争与第三次布匿战争

之所以将第一次和第三次布匿战争连起来讲,不是因为二者有何不可分割的关联,而是因为这两次布匿战争的经过较为简单,但是第二次布匿战争才算是双方在地中海的决战。双方指的就是交战双方了,其中一方肯定就是主动发动战争的罗马了。而另一方则是地中海西岸的主要政权—迦太基,迦太基在地中海是一个军事强国,实行的是绝对的寡头政治。之前与罗马关系十分友好,在罗马与皮洛士的战争还提供过支援。

但是随着罗马对于意大利的征服,势力不断扩张,双方在地中海的争霸中成为了劲敌。而此次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主要是因为罗马将迦太基人成为布匿。国家利益始终高于一切,罗马扩张的局面已经一发不可收拾,迦太基在地中海的霸权严重阻碍了罗马霸权的延伸。由此罗马必须清除这个昔日盟友,在公元前264至公元前146的一百多年,双方进行了具有战略决战意义的三次布匿战争。

罗马侵蚀地中海全过程,布匿战争并非偶然,帝国归省是迦太基宿命

迦太基城遗址

围绕着西西里岛的争夺,罗马与迦太基的战火点燃,史称第一次布匿战争。起初罗马凭借强大的陆军实力频频取得胜利,但是迦太基既然是地中海强国,见与罗马在陆上的战争讨不到便宜,便迅速调整战略,向罗马的海军发起挑战。罗马将海军舰队连接起来,以便稳固阵型,这种被称为"乌鸦"的海上作战方式直接击溃了迦太基的海军,取得了海战的胜利。

随后,双方又在西西里岛上进行了决战,迦太基面对罗马军团的冲击,一败涂地,请求议和,最终西西里岛落入了罗马手中。第三次布匿战争彻底摧毁了迦太基的军事力量,为了防止迦太基短时期内恢复元气,罗马在经过短暂休整之后,便开始率军长驱直入,迦太基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迦太基希望议和,但是罗马提出的条件丝毫没有议和的意思,最终成为了罗马的一个行省

罗马侵蚀地中海全过程,布匿战争并非偶然,帝国归省是迦太基宿命

罗马胜利场景

汉尼拔苦苦支撑的第二次布匿战争

此次战争,我们不得不提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名将,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为迦太基的称霸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作为迦太基的军事统帅,拥有着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军队动员力量,有着超乎寻常、难以捉摸的作战计划。这个闻名世界的统帅就是迦太基名将汉尼拔,不少影视作品都是以战将汉尼拔作为题材的。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当中可以说汉尼拔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差点打败了罗马军队。

战争初期,罗马方面分兵两路开向迦太基本土以及西班牙的军事基地,力图彻底摧毁迦太基。但是汉尼拔却看透了罗马的作战计划,他率先从西班牙组织军队,然后开始了古代世界军事上的长途行军计划。他从西班牙出发,然后以不可思议的指挥能力和军队意志力跨越了当时难以逾越的阿尔卑斯大雪山,最终达到了意大利本土,也就是罗马的大本营。这种诡异且急速的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切断了罗马前线军队的后援,使得罗马军队大败。

罗马侵蚀地中海全过程,布匿战争并非偶然,帝国归省是迦太基宿命

陆上决战

随后与罗马军队在特拉西美诺湖畔进行了战略决战,罗马军队几乎全军覆灭。这场战争直接使得罗马进入了战事紧急状态,元老院震惊,同时任命费边为战时独裁官,指挥一切战时罗马的计划。费边面对汉尼拔的攻势,深知不能够强力迎战,而是要整顿军队,来开阵形与战争时间,也就是利用拖延战术和汉尼拔周旋。但是这种计划却被罗马人民误解,迫于形势,集结军队直接与汉尼拔于坎尼决战,结果惨败。

这场决战使得原来罗马征服的意大利地区开始骚动,马其顿王国直接与汉尼拔结盟,卡普亚宣布脱离罗马。这是罗马发动战争以来的最大危机,随后罗马吸取教训,继续保持费边的拖延政策,先进行内部整顿,稳定后方。随后战机逐渐来到了罗马这一边,由于罗马的前线军队作战顺利,迦太基本土的军事防御出现了失误,使得罗马军成功打入了迦太基城汉尼拔由于后方的牵制被迫返回迦太基,错失良机。随后汉尼拔与罗马在本土进行了决战,汉尼拔战败,迦太基请求议和,从此失去地中海霸主地位。

罗马侵蚀地中海全过程,布匿战争并非偶然,帝国归省是迦太基宿命

汉尼拔

三次布匿战争的意义

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迦太基虽然战败,并且失去了西西里岛,但是本土实力依然没有受到较大影响,对于战争的赔偿也在迦太基接受范围之内。所以说,罗马的胜利并未给迦太基造成致命的恐惧。但是后面两次战争直接使得迦太基从此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

三次布匿战争前后断断续续历时130年之久,虽然皆以罗马方面取得胜利而告终,但是对罗马的影响以及今后的走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我们知道布匿战争对于罗马来说还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首先,地中海西岸的霸主迦太基被消灭并入罗马行省,再加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海岸线,罗马的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罗马侵蚀地中海全过程,布匿战争并非偶然,帝国归省是迦太基宿命

费边

其次在海外殖民地上,罗马直接将迦太基原有的广阔殖民地接手,将其一切海外资产全部占为己有,罗马在经济实力以及海外殖民地的占有上在地中海地区独树一帜。这为今后罗马向地中海东岸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罗马对于迦太基的征服,对于其本国的军事实力是一个极大补充,尤其是在传统短板海军建设上。迦太基拥有着强大的海军实力和海上作战能力,罗马收编迦太基海军,成为在陆军和海军齐头并进的军队建设。

罗马侵蚀地中海全过程,布匿战争并非偶然,帝国归省是迦太基宿命

海战场景

评价

三次布匿战争的发生不是偶然,而是罗马势力不断增强之后,寻求海外扩张的必然结果。罗马的扩张战略是有序进行,在平民取得胜利之后,罗马开始着手国内全方位建设,并逐渐进入了海外扩张的进程当中。首先罗马将最近的且极具战略意义的意大利地区征服,这成为罗马今后向外扩张的大本营,为稳固罗马后方,同时向前方提供重要支援的军事要冲,这在征服迦太基的战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与迦太基的布匿战争是在两国实力均衡的状况下进行的,只不过双方在军事方面的侧重点不同罢了,因此在战争过程大小战役中也是互有胜负的。但是每次战争的最终结果都以罗马胜利而告终,这才是罗马征服迦太基的重要原因。从三次布匿战争的经过我们可以看出,罗马赢得并不轻松,尤其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的战将实力差点就让罗马没有缓过气来,要不是迦太基本土被攻破,这场战争的结局还未知呢。

而一代战将汉尼拔被称为常胜将军,此生唯一的一场败仗就是在面对罗马军队之时。但是仅凭这场战争不能够对他的军旅生涯做出判断,我们还是要对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表以肯定的。要不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孤军深入到罗马统治的意大利地区,直接切断了罗马前线军队与后方的联系,并且在与后方罗马军战斗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估计这场战争的结束要早得多吧。

但是布匿战争虽然凸显了罗马强大的国家实力以及坚韧的民族性格,但是这场战争归根结底来说并不是正义的。如果说罗马起初是为了反抗外族势力向意大利发兵,那么后来的侵占整个意大利就是不正义的了。此次布匿战争的性质也是如此,罗马为了宣扬自己的实力,发动战争,不仅给迦太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罗马人民带了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