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倒逼糧食行業大洗牌

2020年第一季度一場新冠肺炎席捲全國,受此影響,生產企業陷入線下消費停滯、製造工廠紛紛停工的困境,中小糧食企業資金鍊面臨嚴峻考驗。

一、所有裝雞蛋的籃子,都漏了

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個大米經銷商的故事。作為一個地道的黑龍江人,黑龍江這片土地產出的農作物十分豐富,東北大米是家喻戶曉的作物。而我,作為這座城市大米的經銷合作伙伴,就是通過物流將大米運往全國各地。但就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我的事業,令我陷入了困境。

事情要從1月中旬開始說起,馬上面臨年關,我和大米供應商以及需求客戶達成了共識,來年將擴大市內及鄰近省市的大米整合力度,不僅如此,在電銷平臺上,也制定了針對2020年全年的營銷戰略計劃,希望年關過後,自己的事業能夠更上一層樓。但是,變化就在這個時候來臨了。

1月20日,我公司前去武漢談合作的經理給我打來了電話,“武漢這邊爆發了新冠狀病毒,老闆,我可能回不來了,需要隔離。”一聽到這兒,我的心裡咯噔一下,新聞上不是說沒那麼嚴重嗎?怎麼他就需要隔離了?

這場病毒來勢洶洶,當時我就預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還沒等我重新安排,湖北的客戶就給我打了電話,要求沒送的貨就不要了,我的心一下子涼了一半。沒過幾天,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我的所料,1月23日,武漢下達了封城的命令,自當天上午10時起,武漢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一下子,我的運輸通道斷了,可這還不是最嚴重的。除了是大米經銷合作商,我還經營著一家旅行社,可就在1月23日當天,我收到了通知,過年期間,所有旅行社暫停營業,重新營業時間暫定。

沒過多久,我所在的城市也封城了,快遞物流全停,大米銷售處於死機狀態。就這樣,兩家公司同時陷入了尷尬的境地,都說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可惜現在所有籃子都漏了。

這次疫情倒逼糧食行業大洗牌

在之前,我還陶醉在公司來年創造巨大營收的美夢中,無法自拔。現在這變化狠狠地給了我一個耳光……

二、疫情下許多中小糧企無力還擊

這個故事雖然只是個例,但卻是疫情衝擊之下眾多中小糧企需要面對的現實。

為對付疫情,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間已全部動員起來,為防止疫情擴散和蔓延,部分區域交通封鎖,物流停止,門店停業;

為對付疫情,我們看到武漢和湖北全省封禁,全國許多地區省級水陸交通停運,農村封路……

一時,各地交通阻斷,導致養殖戶因飼料無法運入,禽畜養殖無法為繼;糧食加工企業因原糧供應不足開工不暢;

由於物流不暢,瓜果蔬菜無法外運,果農菜農心急如焚……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發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的企業生存與發展之道》調研報告顯示,69.23%的企業現金流能夠維持3個月以上,43.83%能夠維持在半年以上。這說明大部分企業還是有能力度過這次疫情難關的。但若疫情在三個月內得不到有效遏制,將有企業面臨破產風險。

三、疫情加快糧食行業洗牌

調研報告顯示,疫情對企業的生產、銷售雖均會產生影響,但不同的企業所受的影響程度不同。一般來說,大型企業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而一些中小企業承受的壓力則相對較大。拿麵粉企業為例:從節後製粉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來看,大型企業復工復產較快,中小型企業相對偏慢。截至3月上旬,華北面粉企業整體開工率為54%,大型企業開工率已達到40%~70%,而中小型企業僅在20%~40%之間。

比如,全國最大的麵粉加工企業五得利麵粉集團,為滿足疫情期間人民群眾正常生活物資需求,國家發改委指導中糧集團與之合作。中糧集團積極組織貨源,向五得利麵粉集團提供小麥原料。五得利麵粉集團全面開工復產,每天生產麵粉能力約3萬噸。

然而,一些中小糧企便沒有這樣的扶持。而近年來國內麵粉加工行業已具備3.5億噸的加工產能,而國內終端需求量已經不到1億噸,市場競爭已然非常激烈,本次疫情更將成為優勝劣汰、行業洗牌的催化劑。

疫情對力量弱小的企業無疑是一場災難,但對於實力強大、尤其行業領軍的“寡頭”企業未必又不是一次機遇。經此疫情事件後,糧食加工行業加快洗牌進程,將呈現“大魚吃小魚”“強者恆強,弱者消失”的局面。

四、中小糧企到底該何去何從

疫情讓我們奔跑的腳步停下來了,正好冷靜下來,趁此機會,每個人都靜靜地思考下,思考企業和自己的未來。

在此,提些許建議,供每一位糧食人參考:

1.變被動為主動,不要等,要主動出擊,發動全體員工,群策群力,多想辦法找出路。

2.積極與客戶溝通,進行線上拜訪,瞭解市場信息,積蓄訂單,並利用網絡工具完成訂單簽署,一旦物流放開,可把這部分單搶了。

3.“靠大樹”“傍大款”,依靠大企業的力量度過難關。要挺過這個非常時期,必須要“靠大樹”“傍大款”,依靠大企業的力量,幫助自己度難關,真正實現廠商利益一體化,因此,合眾連橫,主動聯繫主力合作商,爭取他們的支持。

4.要有“積穀防饑”的憂患意識,不斷“強筋骨、練內功”。大浪淘沙,潮水退後,才知道誰在裸泳,此次風波過後,有資金積澱、技術積澱,掌控優質產品資源的企業、團隊戰鬥力強的企業,將贏得未來機會。

5.必須重視、學習、利用互聯網工具,學習網絡新營銷。調研數據數據顯示,採取不同商業模式的公司在現金流維持方面存在著差異。以線下經營為主的公司中,68.39%的現金流能夠維持3個月以上;而線上經營為主的公司中這一比例達到72.87%。總體來看,以線上運營為主的企業在資金維持方面更有優勢。如何運用好互聯網工具做好線上運營,這應該是每一個糧食人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五、寄望未來

2003年的“非典“事件過後,一批互聯網巨頭崛起,“王老吉“等企業也抓住機會一躍而起,那麼,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事件,也一定會是危與機相伴的事件,一定會存在新的機會。

與其它行業相比,農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剛性需求永遠存在,農業企業的生存韌性相應較強。疫情過後,不少中小企業將不可避免地面臨淘汰,而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反而會受益於新增的市場空間,進入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

那些能夠抓住線上機遇的企業更有可能穿越這個寒冷的冬季,在春天來臨的時候,邁上新的臺階。(中華糧網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