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宣統三年(1911年)十一月七日,廣西回應革命,宣佈獨立。

1912年4月,廣西省財政司廢除以銀兩計收辦法,所收雜捐一律改用銀元計算。9月,廣西都督陸榮廷徵得廣東都督胡漢民同意,由廣東造幣廠搭鑄銀毫,運回廣西使用。

1919年,舊桂系軍閥陸榮廷主政廣西,將清朝留下來的“廣西銅元局”(設在梧州)改造成“廣西造幣廠”,自己開鑄貳毫銀幣。

1922年,廣西造幣廠鑄造“民國十一年”貳毫銀幣。

1925年,鑄造兩種版別的“民國十四年”貳毫銀幣,其中一版正面兩側增鐫了嘉禾花飾。

1926年,鑄造了“民國十五年”嘉禾貳毫銀幣。

1927年,梧州造幣廠鑄造了“民國十六年”嘉禾貳毫銀幣。


【錢局名稱】:廣西造幣廠


【錢局地址】:南寧、梧州


【督造官吏】:陸榮廷、沈鴻英、田鍾祥


【廣西銀幣一覽】:


民國八年~數字~數量不詳

直徑:23mm,重量:5.30克,含銀量:70%;

分“西”字不同拼法的SI版和SEA版 。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民國九年~數字~數量不詳

直徑:24mm,重量:5.28克,含銀量:70%;


本年陸榮廷下野,停鑄。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民國十年 ~數字~無

由商人籌集資金,購機建廠,美國費城造幣廠帶制模具,試鑄銅鎳合金樣幣,本年無發行銀幣。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民國十一年~數字~數量不詳

直徑:23mm,重量:4.90克,含銀量:56%;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民國十二年~數字~數量不詳

直徑:22.5mm,重量:4.86克,含銀量:56%;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民國十三年~數字中“桂”字~數量不詳

直徑:23mm,重量:4.81克,含銀量:48%;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民國十四年~數字~數量不詳

直徑:23mm,重量:4.87克,含銀量:52%;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民國十五年~數字並中心點"西"字~15,000,000枚

直徑:23mm,重量:5.26克,含銀量:60%;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民國十六年 (嘉禾版)5. 3克。

由於該年年末廠內發生雜役白飛盜竊縱火案,造幣廠停產。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民國十四年~象鼻山~數量不詳

直徑:23.7mm,重量:5.30克,含銀量:70%;

由白崇禧在柳州造幣廠鑄造。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民國初年,廣西戰禍連連,經濟崩潰,只能鑄造面值很小的銀幣(即銀毫)應市。當時在市場大米每擔賣到了7元,可是一般工人的工資每月才20元左右,購買力很低。

當時作為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梧州,曾三次鑄造銀幣。

第一次鑄幣:

陸榮廷改造“廣西銅元局”

1919年,舊桂系軍閥陸榮廷主政廣西,地位穩固,便想改變長期依賴在廣東搭鑄“東毫”(即廣東鑄造的銀毫)的被動局面,將清朝留下來的“廣西銅元局”(設在梧州)改造成“廣西造幣廠”,自己開鑄“西毫”(即廣西鑄造的銀毫)。據高慶民《廣西銀幣散記》記載:“當時香港市場生銀較便宜,鑄造一隻雙毫(兩銀毫)的成本只需一角八分……”梧州離香港很近,運輸生銀方便,這使得在梧州鑄造銀幣成為了可能。當時梧州的造幣廠地址就在現在的西堤二路原市日用化工廠內。

陸榮廷在梧州鑄造的銀幣重5.4克,直徑28.5毫米,正面中心圓略凸,邊由84粒圓珠組成珠環,珠環兩旁各有一朵四瓣桂花,背面是英文,96粒圓珠組成珠環,兩旁亦各有一朵四瓣桂花,中間是阿拉伯數字“20”。

知識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由李龍編著的《中國銀幣鑑定與交易》251頁的《廣西省銀毫輔幣》一文中說到:“廣西省民國八年(1919年)首次鑄行銀毫……”可見,梧州這一次鑄造銀幣,亦是廣西第一次鑄造銀幣。此次鑄幣數量很少。


第二次鑄幣:

沈鴻英設廠仿鑄“東毫”

1923年,廣西正處於新舊桂系軍閥割據的局面,雙方大動干戈,陸榮延復出後佔據南寧、龍州一帶,李宗仁佔據玉林,沈鴻英佔據桂林、平樂、八步、梧州。

沈鴻英是陸榮廷舊部,他野心勃勃,逼孫中山任命他為“廣西建國軍總司令”,在梧州市設立總司令部,聯合李宗仁打擊陸榮廷。候雅雲在《梧州鑄幣簡史》中說到:“沈鴻英當時在梧州發行一種軍用票,強制商民使用,但軍用票在梧是沒有儲備基金不能兌換的空頭鈔票,在社會上沒有作用,形勢迫使沈鴻英在梧州設立鑄幣廠,鼓鑄二角銀幣……”高慶民在《廣西銀幣散記》中則稱:“沈鴻英佔據梧州,成為廣西新軍閥頭目,梧州當時是廣西最大的通商口岸,市場缺乏輔幣,沈氏乘機設立梧州造幣廠,於1923年3月鑄造銀幣。”

沈鴻英在梧州設廠仿鑄的“東毫”,重量比“東毫”輕二分。該幣重4.9克,直徑23.5毫米,背面珠環98粒,兩旁為五瓣桂花圖案,含銀量很低,只有57%左右。這是梧州第二次鑄造銀幣,鑄量不詳。


第三次鑄幣:

“西毫”“東毫”兼鑄

微雕技術精湛

1925年5月,梧州市場因“西毫”質劣,發生拒用風潮,此時新桂系李、白、黃剛上臺執政。8月,黃紹竑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為鞏固政府政治,振興廣西經濟,重建了廣西省銀行並在梧州設立總行。廣西造幣廠也在梧州重建,回收各版劣質“西毫”改鑄新“西毫”,統一使用“西毫”作為主要貨幣流通,想把“東毫”地位貶低。這就是梧州第三次鑄造銀幣的歷史背景。

梧州作為廣西最早鑄造銀毫的地方,多年來除鑄造“西毫”外,還鑄造了很多“東毫”。這次梧州鑄造的“西毫”,數量之多,質量之優,工藝之精,前所未有。據《梧州金融史上卷》記載,此次鑄造的是一種幣面有嘉禾花紋的雙角銀毫,分為民國十五、十六年兩種。改鑄結束後,省府發出通告,將嘉禾銀毫定為廣西省的主幣。

梧州這次鑄造的銀毫,與廣西以往及全國其他省份同類銀毫都有所不同,工藝精細、造工講究。以往銀毫正面的中心點都是光凸點,但這兩年梧州的嘉禾銀毫在凸起的中心點,有一隻極小的陰文“西”字,俗稱“中心西”,這需要用微雕技術才能造成,觀看時往往要用高倍數的放大鏡才能一窺全貌。

廣西以往的銀毫正面兩旁多是桂花或是花,背面是小圓點,其他省市的銀毫亦差不多采用這樣的圖案。但這次梧州鑄造的“西毫”正面兩旁是禾穗花紋,民國十六年(1927年)的銀毫還有禾根六腳和七腳兩種版本,鑄工精細,不使用高倍數放大鏡是絕對看不到的,是不可多得的工藝品。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陸榮廷(1858年19月9日-1928年11月6日),中華民國舊桂系軍閥領袖。原名亞宋,字幹卿,壯族,廣西南寧市武鳴區寧武鎮雄孟村人,時人稱“陸武鳴”,遊勇出身。光緒二十年(1894年)受清朝招撫,編為健字前營。因鎮壓會黨賣力,歷任管帶、督帶、分統、統領。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報稱驅逐革命軍,克復鎮南關(今友誼關),升左江鎮總兵。宣統三年(1911年)授廣西提督。辛亥革命時,被舉為副都督;逼走沈秉坤、王芝祥,當上廣西都督。又分化瓦解中國同盟會,鎮壓革命分子,起用舊官僚,建立起舊桂系對廣西的統治。二次革命時支持袁世凱,被授予寧武將軍、耀武上將軍銜。護國戰爭前,因同袁世凱的矛盾激化,密謀討袁。參加組織兩廣護國軍務院,任撫軍。旋任廣東都督、兩廣巡閱使,桂系勢力擴張到廣東。護法運動開始,歡迎孫中山南下廣州,陸任廣州軍政府粵湘桂聯軍元帥,並出兵攻佔湖南抗擊北軍南侵。民國九年(1920年)駐閩粵軍和廣東民軍將桂系驅逐出粵境。翌年孫中山命粵、滇、贛各軍入桂討陸,陸嫡系譚浩明部退往桂西繼續抵抗。

民國十二年(1923年)乘陳炯明背叛孫中山粵軍撤退,捲土重回廣西。後逃離廣西下野,寓居上海,後移居蘇州。民國十七年(1928年)11月病逝於上海,享年70歲。民國十八年(1929年)靈柩運回廣西,葬於武鳴區城西的獅子山。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沈鴻英(1870—1938),字冠南,民國雒容縣人。舊桂系將領。曾為綠林頭目,接受同盟會招編,參加柳州辛亥革命任民軍管帶、督帶。1913年柳州醞釀討袁,誘擒劉古香以邀功,升桂軍幫統。1916年廣西參加護國討袁,任第二支隊司令,率兵入湘,進據長沙。後隨陸榮廷下廣東,任護國軍第三軍司令,欽廉鎮守使。1920年粵軍回粵討伐桂系,沈鴻英作戰消極,退回廣西賀縣,宣佈自治。粵軍入桂後,沈鴻英到湖南投靠吳佩孚。1923年與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驅逐陳炯明出廣州,被孫中山委任為桂軍總司令,率部回桂討伐回竄的陸榮廷。

沈鴻英在廣東、廣西大肆搜刮。他在雒容、柳城、八步均建有巨宅,置有田產(沈鴻英勢力被李宗仁、黃紹竑勢力消滅後,沈在雒容、柳城、八步的巨宅田產,被李宗仁、黃紹竑宣佈沒收充公,八步之沈宅,其後作為八步專員公署署址),沈在香港、九龍均置有巨宅。在香港新界元朗圩置有田地數十畝,亦建有巨宅。沈鴻英逃到香港後,即住在元朗,門-上懸有“將軍—第”扁額。沈鴻英在元朗僱工種田、種果樹、養雞,不再參與軍事、政治活動。

沈鴻英逃到香港後住十多年,終日抽大煙,僱工剝削,經常賭博,嫖妓,花天酒地。1938年病死於香港。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黃紹竑(1895年12月1日-1966年8月31日),字季寬,著名愛國將領 ,新桂系三巨頭的第二位,以政治謀略見長,歷任第7軍黨代表,廣西省主席,15軍軍長,湖北省,浙江省主席,內政部長等要職。是他將新桂系融入國民黨,使之成為黨內最大的實力反對派,他本人也不拘於廣西一地,側身廟堂之上,為新桂系開創了廣闊的政治空間,李宗仁任職總統期間正是他政治生涯的頂峰。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政務院政務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1949年加入民革,歷任民革第三屆中央常委,第四屆中央委員。

1966年8月31日,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常委黃紹竑受“四人幫”迫害致死,終年70歲。


廣西民國貳毫銀幣鑄造數量——海量數據還原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