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首耕耘,擡頭望路,《寫作7堂課》給你開啟希望的曙光

寫作是無法看會的,你需要練習,練習,再練習。

——《寫作7堂課》.秋葉


我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看圖寫話,對於很多人,終其一生,寫作,是應該掌握的技能,但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羨慕別人的文采,比如,看到湖邊有一群鳥,有人會感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有人只會說“臥槽!好美!!”為什麼羨慕?大多是因為自己不會寫,寫不好,為什麼不會寫,寫不好?打開《寫作7堂課》,看到這句撲面而來,直戳心口的話:寫作是無法看會的,你需要練習,練習,再練習。這就是答案吧。

《寫作7堂課》是秋葉特訓營系列叢書中的其中一本,作者是學員眼裡那位“如果天下只有一片葉子,它叫秋葉”的靈魂人物--秋葉大叔。


低首耕耘,抬頭望路,《寫作7堂課》給你開啟希望的曙光

圖片來自《寫作7堂課》

本書語言通俗易懂,非常接地氣的從七個方面幫助讀者建立起寫作的信心和習慣,分別是: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覆盤式寫作,不僅著眼於寫作技巧的提升,更側重寫作“底層邏輯”的刷新,讓你的寫作水平與時俱進。大叔說:……其實是教大家如何通過學習寫作,培養可以受益一輩子的良好工作習慣和思維習慣

該書雖然是寫作方面的書籍,但在幫助大家更好的訓練自己的職業習慣,培養職業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譬如:

1、框架式寫作:很多人寫不出文章,不是不想寫,是不知道寫什麼好。很多人之所以不會寫、寫不出,和沒有框架意識有很大的關係。框架式思維也叫結構化思考,是一種通用能力。用框架式思維進行文案學習,最好的方式是系統進行主題閱讀,然後開始練筆。


低首耕耘,抬頭望路,《寫作7堂課》給你開啟希望的曙光

圖片來自《寫作7堂課》

針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在過去的一年,我對思維導圖很感興趣,於是開始了思維導圖

系列圖書的主題閱讀和課程學習,前後買了十來本相關書籍,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對思維導圖的認識越來越深刻,想和別人分享的意願越來越強烈,最後,我開始嘗試輸出--畫導圖和授課,就是大叔說的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讓我對思維導圖的認識不斷深化,雖然慢,但一直在前進。


低首耕耘,抬頭望路,《寫作7堂課》給你開啟希望的曙光

內容來自《寫作7堂課》,導圖繪製Sally

2、複利式寫作:這個是很有意思的角度,書中講到一鴨三吃的複利思維,比如,就寫作來說,就不僅僅是寫作水平的提升,還包括在這個過程中帶來的多元化回報,比如鏈接大咖、變現、出書等等。

現在,複利思維已經觸動我去思考做事情的時候,完成該完成的之後,還能做什麼?

由於喜歡思維導圖,我經常做導圖,以前只會發朋友圈,雖然也得到朋友們的點贊,影響還是太小;現在學會了在各平臺分發,結果,我發現開始得到陌生人點擊閱讀和點贊,這個激發了我去研究別人喜歡看什麼, 怎麼呈現更好的作品,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低首耕耘,抬頭望路,《寫作7堂課》給你開啟希望的曙光

圖片來自《寫作7堂課》


3、覆盤式寫作:覆盤是能讓一個人快速提高工作能力的優質習慣,幫助你從別人成功的文章中快速獲得學習經驗,學會拆解結構:比如案例導入、痛點描述、暗示價值......學會覆盤寫作你會越寫越好,越寫越快。最有價值的的寫作往往是覆盤。

我帶著一個部門,年輕人居多,每個人都有能力也都很有性格,但是,工作的結果並不

如人意,於是,我嘗試每次工作完成後要求他們按照工作分工做覆盤,檢討工作得失,形成清單,結果改善了很多,起碼相比之前能保證結果的穩定性。


和市面上別的寫作類書籍不一樣的是,《寫作7堂課》不僅僅是“授人以魚”還“授人以漁”,裡面提到的技能不僅可以用在寫作上,還可以遷移到工作習慣、工作思維上,書中所提到的思維模式都提供了落地的步驟和方法。思想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看一本書,收穫那麼多,只管去做就好!哪怕只是收穫其中一點,對於思維的改變還是非常有益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