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痴”許褚的真正武力水分太大,遠不是張飛的對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一統的時代固然不少,但是群雄割據,戰火紛紛的亂世同樣也極多。在眾多亂世時期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恐怕就屬於三國時期了。其中各路梟雄,謀士,武將連接出場,為了一統天下,相互征伐,其精彩的演繹令後世讚歎不已。尤其是曹魏和蜀漢之間的鬥爭更是精彩絕倫,然而雙方武將之間真正的實力也讓後人爭論不休,其中張飛和許褚的實力更是爭論的焦點,今天小編就仔細的為大家分析一下兩人的實力。

“虎痴”許褚的真正武力水分太大,遠不是張飛的對手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會發現三國武將的武力值有一個明顯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最巔峰的當然是“獨孤求敗”級別的呂布,但是沒什麼用,武力是最強,可是智力卻跟不上。之後便是類似“五絕”級別的五虎上將,可以與呂布交手,但是還是差半籌。下面應該就是類似裘千尺級別的一流武將,許褚,太史慈屬於這個級別,實力高於其他武將,可以與五絕交手,但終究差了一點。

有人說許褚和張飛的實力在伯仲間,原因就是馬超與許褚不分上下,而張飛又與馬超鬥了個旗鼓相當,所以得出結論是許褚的實力等於張飛。有這種看法的人明顯是讀書不認真的結果,實際上《三國演義》的作者很反感給武將之間排名次,除了明確的提出了呂布是天下第一,後面的武將都沒有強弱之分,但是在他們交手的時候已經隱晦的寫出孰強孰弱,這基本上都要讀者仔細閱讀和分析。

“虎痴”許褚的真正武力水分太大,遠不是張飛的對手


先來分析一下許褚戰馬超的戰鬥經過,曹操與馬超的初戰中曹軍大敗,而在曹操被馬超殺的割須棄袍時,擔任曹操護衛的許褚卻不知所蹤了,這說明許褚這個護衛明顯的畏懼馬超,在曹操逃回大營後,馬超也追至曹營,這時許褚主動出戰馬超,但卻是在許褚撇下曹操,自己逃命後提出的,很明顯是為了挽回曹操信任而不得不拼死一戰,結果是坦胸赤膊,不披戰甲,仍然勝不了身負戰甲的馬超半式。

要知道古代武將之間的戰鬥,戰甲是最重要的防護,因為對手持有兵器,稍不注意就會傷到,但是身披戰甲戰鬥有一個明顯的缺陷就是身體轉騰不夠靈活,許褚拼死一戰,甚至不披戰甲,裸衣戰馬超,身體靈活程度遠超馬超情況下,都不能取得一點上風。假如雙方在同等條件下,許褚肯定略遜馬超一籌,而許褚不披戰甲的結果就是,被馬超大軍掩殺,身中兩箭。當時曹操在營寨中觀看了兩人的戰鬥經過,最後擔心許褚有閃失,就命夏侯淵和曹洪兩將齊出夾攻馬超,曹操久經沙場,眼光何其毒辣,明顯已經看出許褚快堅持不住了,所以派人去搭救他。所以這個結果說明許褚戰馬超是完敗,而不是不分伯仲。

“虎痴”許褚的真正武力水分太大,遠不是張飛的對手


再來看一下張飛與馬超之間的戰鬥,當初在葭萌關諸葛亮與劉備準備收服馬超,所以令張飛戰馬超,雙方總共鬥了三場,都是旗鼓相當,甚至馬超用上暗器,張飛射箭回敬都不分勝負,說明兩人差別不大。但是張飛說“我捉你不得,誓不上關”,馬超同樣說“我勝你不得,誓不回寨”。請注意張飛的目的是“捉”住馬超,潛在的意思是有打贏馬超的能力,但是要活捉馬超難度要增加不少。而馬超的想法是打贏張飛,但沒有必勝的能力,說明自己底氣不足,所以馬超把打贏張飛作為目標,綜合說來馬超應該微微遜色於張飛。

所以說以馬超為參照物來看,許褚應該差張飛一截。從許褚和張飛的直接交手的結果看來,也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張飛和許褚交手3次,許褚無一次取得上風,甚至有兩次都掛彩,最嚴重的一次是被張飛一矛刺中肩膀,結果就是讓許褚直接退出戰場,專心只做曹操的護衛,再沒有與人單挑或者單獨領軍作戰的機會,最後也只能去欺負曹植這些文人來抖一下威風。

“虎痴”許褚的真正武力水分太大,遠不是張飛的對手


還可以參考一下兩人對戰呂布的結果,張飛第一次與呂布戰50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次與呂布戰100回合不分勝負。而許褚與呂布僅戰20回合就堅持不住,最後曹操派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人才打跑呂布,與張飛鬥呂布100回合不分勝負的成績相比,許褚的戰鬥力遠不如張飛。

最後參考一下徐晃與許褚的戰鬥力,兩人在公平的情況下50回合戰平,說明徐晃的實力應該等於許褚。然而顏良20回合擊敗徐晃,文丑一人擊敗張遼與徐晃聯手,黃忠在被困的情況下戰平張郃與徐晃聯手,關羽一人殺退徐晃和許褚聯手。這說明許褚的真正實力與張飛相比絕對是差了一大截,而不是人們印象中的旗鼓相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