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江山愛木作,一個被皇位耽誤的手藝人

明朝的皇帝們個個畫風清奇,各有千秋,有要過飯、當過和尚的開國皇帝

朱元璋,二十多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親自開酒館賣豬肉的明武宗,但在明熹宗朱由校面前,他們都黯然失色。

不愛江山愛木作,一個被皇位耽誤的手藝人

朱由校每晚也翻牌,但讓他難以抉擇的是,到底是跟鑿子、斧子親密接觸,還是跟鋸子、刨子把酒言歡?是跟金絲楠木同床共眠,還是與海南黃花梨促膝長談?

不愛江山愛木作,一個被皇位耽誤的手藝人

這源自他的放飛童年。朱由校小的時候,朝廷為了增加GDP,保持經濟增速,所以大興土木,宮殿拆了建,建了拆。朱由校到哪裡嬉戲,都能看見鑿子、斧子、鋸子、刨子,還有光著臂膀揮汗如雨的木匠們。每當這時候,朱由校都會像看到紅燈一樣熄火停車,看得出神。

近朱者赤近腐者基,很快,朱由校就被木匠們嫻熟的技巧和高超的手藝深深折服。

“是時候輪到我大幹一場了。”說句話的時候,朱由校手裡握的不是玉璽,而是一把鋸子。堂堂一個國君,就這樣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不愛江山愛木作,一個被皇位耽誤的手藝人

幹木匠,朱由校是認真的。他白天跟木匠切磋技藝,晚上親自動手刨削打磨,做得不好就重做,日夜不眠,加班加點。

勞動是辛苦的,成績是喜人的。沒多久,朱由校就有了自己的專長:小木偶。無論是動物怪獸還是男女老少,都能刻畫得惟妙惟肖。給他一張鹿晗的照片,他能刻得比杜莎夫人蠟像館裡的蠟像還神似。

他知道宮裡的人只會拍馬。為了驗證自己的作品是不是真的廣受歡迎,他讓小太監把木偶拿到市集上去賣,還故意給自己的作品定了一萬文的高價,匿名,看有沒有人買。

然而,作品真賣出了高價。喜報傳來,朱由校得意地閉著眼旋轉跳躍,想象自己就是《天鵝湖》的主演。

不愛江山愛木作,一個被皇位耽誤的手藝人

但朱由校不光會依葫蘆畫瓢,還會發明創造,堪稱明朝的達芬奇,木匠界的愛迪生

那時的冬季,天還很藍,空氣還很清新,不知霧霾為何物。可惜廣場舞還沒流行,廣大人民群眾在冬天缺乏娛樂項目。朱由校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啊,畢竟身體就是革命的本錢。於是親自設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僅容一人,背面打磨得異常光滑。上面有一頂篷,周圍用紅綢緞為欄,前後都設有掛繩的小鉤,一人坐在拖床上,一人在床前拉引繩子,另一人在床後推行。兩面用力,拖床跑得飛快,一瞬間就可來回數里,一個冬天玩下來可繞地球兩圈。這,就是最早的冰橇。很快,冰橇從宮內推廣到民間,深受百姓歡迎。

不愛江山愛木作,一個被皇位耽誤的手藝人

一張床的好壞,不僅關係到能否安然入睡,也是夫妻幸福的關鍵所在。當時的床比較笨重,十幾個人才能搬動,非常不方便進行戰略性轉移。如果不想用也沒法收起,京城寸土寸金,一張床就佔了半間房。

朱由校右手託下巴,左手託右手,在房間內踱來踱去,盯著舊式大床,心想這床要是能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用的時候變大,不用的時候變小就好了。忽然他靈光一閃,有了。

不愛江山愛木作,一個被皇位耽誤的手藝人

耗時一年多,朱由校終於造出一張跨世紀的床,床板可以摺疊,可以移動攜帶,節省空間。朱由校不經意間,造出了中國第一張摺疊床。

中國最早的噴泉也是朱由校發明的。當時宮中都用銅缸或木桶盛水,朱由校就在這些盛水的容器下方鑿一個孔,在裡面設置機關,用機關操作,缸中的水就飛散出來,有時瀉如瀑布,有時散若飛雪。水柱衝擊缸外面的小木球,木球就浮在水尖上,隨著水的噴吐跳躍不已。

朱由校不甘心這些小打小鬧的技巧。他有一個夢想,他要做一個出色的建築師,造一所漂亮又不會倒塌的大宮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不愛江山愛木作,一個被皇位耽誤的手藝人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建造宮殿工程浩大,費時費力,就算是一國之君也不能做主,文武百官不可能答應。他實在耐不住手癢,仿照乾清官的樣式,做了一座微縮模型宮殿,高不過三四尺,巧奪天工。

不愛江山愛木作,一個被皇位耽誤的手藝人

但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關係人的。天啟五年到天啟七年間,中央決定對紫禁城的三座主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進行大規模的重建工程。朱由校毫無爭議地成為總建築師,從起柱、上樑,再到外部裝飾,他都親自上陣。

不愛江山愛木作,一個被皇位耽誤的手藝人

工地現場,朱由校戴著安全帽,耳朵上夾著鉛筆,手裡拿著施工圖,彷彿民工一般。動情之處,他還會當場脫掉龍袍,捲起袖子,和工匠們一起大幹一場,忙得“膳飲可忘,寒暑罔覺。”

在所有的明朝皇帝中,他獨樹一幟,被後人稱為“木匠皇帝”。從歷史和宏觀的角度來看,朱由校當然不算一個好皇帝。但是如果把朱由校看成一個普通人的話,事情就變得有意思起來。好人生和差人生,高度不是唯一的度量衡。好的人生,只關乎自己。

朱由校的人生,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一種人生:發現自己的愛和所長,心無旁騖,樂享其中,循序漸進,只超自己,終達極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