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前兩天在鄉下,我的小侄子看到我家梨樹下的一窩活蹦亂跳的雞,就對我說:“看到這些雞,我就想到了白切雞,白切雞可真好吃。吃完雞,再玩一局‘吃雞’,這就是我的人生目標。”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並不知道人生有多長,但放在眼前來說,吃雞就是幸福的。而吃雞這件事,中國人持續了千年。

吃雞的快樂,貫穿漫長的歷史,從古至今由雞誕生的文化深入人心,廣東人愛吃雞,很多俗語裡都帶著‘雞’的描述,比如,撿到便宜,就是“執死雞”,手足無措則是“騰雞”。還有“三腳雞”、“野雞車” ,“掹雞摱雞”,“走雞”等等。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全國人民都愛吃雞,現在就連打遊戲,都說“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隻征服宇宙的“雞”。

1.餐桌上的第一隻雞

如果要論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脊椎動物,答案絕不是人類。畢竟人的繁殖速度,再怎麼也超越不了雞。全世界雞的數量,往少了算也有230億,是脊椎動物出現以來地球上最龐大的種群,沒有之一。

達爾文認為,現代家雞起源於4000多年前的印度大峽谷。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而中國學者認為,距今約8000年的磁山遺址中的出土的雞骨可能出自已被馴化的家雞,是目前為止人類最早的家雞遺骸。這次出土,印證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雞的國家之一,是最早發現雞有多種藥用價值的國家。

在馴養雞之前,其實人類有過很多選擇。像金雕、斑鳩、野雞、喜鵲、野鴿、麻雀、貓頭鷹之類這些都是古人的獵物。

至於為什麼人類選擇了馴養雞,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雞和人很像,科學家對雞的基因組序分析後發現,雞有大約60%的基因與人類相同,雞和人類在3.1億年前擁有共同的祖先。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雞和人都是站立行走的。當然,雞的性格也相對不那麼兇猛。

另一種說法,則是雞肉的香味更好。我傾向於後者,古人也是在經過無數的實踐後,才分辨出什麼樣的食物好吃,什麼樣的食物有藥性,什麼樣的食物苦澀。那些味道重,很難處理的野味,自然不在人類的日常烹飪料理裡。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總之,馴養雞相對容易,而且雞有自己的優點:雞可以自己找食吃,好飼養,成本低;雞繁殖能力強,經過人工篩選之後,還能持續生蛋,不像別的鳥一年就下幾個;當然,雞還能娛樂,有一定觀賞性。

基於味覺體驗和方便飼養的客觀因素,雞一路從亞洲流行到世界各處,逐漸霸佔了人類的餐桌。

在世界上最愛吃雞的應該算是美國人,兩次世界大戰後,雞的命運被改寫。美國國內物價因此提高。於是政府就呼籲人民群眾養雞,實現自給自足。通過不斷選育生長快的肉雞,雞的個頭越來越大,長得越來越快。今天我們熟悉的白羽肉雞,就是在這個時間育成的。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在雞肉的需求暴漲之後,美國人還發明瞭去骨機器,把雞丟入機器中,就變成了雞塊,雞柳,這刺激了後來快餐文化的誕生。

我們熟悉的肯德基,就是在二戰結束後,1952年誕生壯大的。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外國人吃雞,把雞當作快餐食品,一頓去骨後就變成了各種雞塊,雞柳。與此相比,中國人吃雞就虔誠多了,首先吃雞圖的是吉祥,如今人們過年必吃雞,便是從魏晉南北朝形成的新年食俗中延續下來的——古人過年喜歡討吉利。

而在殺雞的過程中,中國人是很講究的,絕不會丟入機器了事。在物資短缺的年代,吃雞是件隆重的事,從放血開始都是十分慎重的。農村的雞都會被燉成雞湯,用來補身子。

廣東人對雞更是有禮貌,為了吃上香味撲鼻的雞肉,粵菜廚師絞盡腦汁,想了很多的方法,而在過程他們還會給雞按摩,讓味道更深入裡面。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所以吃雞,還得看廣東人。

2.廣東人有多會吃雞?

2013年曾有人統計過,廣東年銷活雞八億隻。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就是七年前,在廣州依照當時832萬人口來算,他們每年吃掉三億隻雞,人均一個月要吃三隻雞。

廣東人有多愛雞,看中國地圖就會明白了,這個省份的形狀都是一個雞腿。他們的生活裡完全離不開雞。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為什麼中國各地都吃雞,但廣東吃雞尤為出名呢?我想這一方面源於這裡的雞本身的品質,而另一方面則來源於廣東人對食材烹飪的講究。畢竟,雞的烹飪也算是硬菜,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完成的。

廣州當地的朋友告訴我,他們愛吃的就是不僅是雞,而且必須是清遠雞。

根據《中國家禽品種志》記載,在全國27種地方名雞中,光是廣東省就坐擁了惠陽鬍鬚雞、清遠麻雞和肇慶杏花雞三種肉用型名雞。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民國時期的美食家張亦庵曾在《談雞》中盛讚道:

“廣東所產普通的雞,也勝過上海的。這大概是因為土地的關係。氣候較熱的地方,土壤中的蟲類較為豐富,雞得大量的蟲類作飼料,營養自然較為充足,味道也自然較為鮮美。”

廣東的雞的特點是體型小,生長慢,繁殖率低,飼養時間長,因此肉質特佳。這和美國的白羽雞,和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在吃雞之前,他們對雞還是極好的。像清遠雞就在山林放養,經常運動,肉質非常緊實,而且皮非常薄。食客會用經驗告訴你,6個月的清遠雞是最好吃的。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此外,還有在百萬葵園裡面長大的“葵花雞”、吃蟲吃草天然餵養的“蟲草雞”、吃名貴藥材長大的“檀香雞”、吃玉米長大的“玉米雞”…

廣東人對雞的熱愛,也從側面反應了他們對食物的尊重。

而粵菜廚師會告訴你,他們只選兩種雞:小母雞和閹雞。未生蛋的青春期母雞,叫雞項(小母雞),被閹割的公雞,叫閹雞 。其中白切就選小母雞,打邊爐只用閹雞。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而老母雞和老公雞肉質比較硬,一般只能拿來煲湯,“老火靚雞湯”,就是廣東媽媽們的最愛。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3.一隻雞的人生歸宿

在廣東有一句俗語“無雞不成宴”,落在廣東人手中的雞,最終還是會被端上餐桌,成為待客的標準配置。但放心,它們一定不會被“浪費”,白切雞、炒雞,燉雞,蒸雞,燜雞,鹽焗雞,煨雞,窯雞……

雞的做法一天一種,變換著來,要膩也難,連雞油都能讓人吃下幾碗白米飯。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而不同的雞有不同的味道,在廣東各地都會有自己的雞名片,有一道拿得出手的雞菜。

譬如佛山的柱候雞、湛江的衣記雞、潮州的豆醬雞、惠州的泥窯雞、湛江的白切雞、化州的香油雞……除了雞肉皮薄肉滑,各地醬料的調味也是一絕。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湛江:白切雞

白切雞是廣東最出名的雞的做法。而在廣東以湛江的白切雞最出色。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浸煮”,是白切雞標註的烹飪手法。

先用“蝦眼水”吊熟,水開後轉小火,保持水上不冒泡、水下冒小泡的狀態,然後手抓雞頭,將雞身往水裡遊一圈,然後拉起、再放下,重複幾遍。使雞受熱均勻,後關火浸泡,達到肉質極嫩的目的。

之後拎出放入冰水,這樣出來的效果雞骨中帶半凝固的雞血。而放入冰水的過程還需要反覆扭動雞腿,場面極其像是按摩店。而經過精心烹飪的雞,熟而不爛,皮亮脆爽,肉質嫩滑,骨頭脆軟,橙黃油亮,原汁原味,清淡鮮美。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而且白切雞的靈魂一定是那碟薑蓉加入花生油蔥花做的蘸料。

客家:鹽焗雞

鹽焗雞,是客家人在南遷途中發明的菜餚。最初客家鹽焗雞是從秦代開始,客家人在南遷過程中,每搬遷到一個地方,都常受異族侵擾,難以安居,在居住過程中,每戶均飼養家禽、家畜。

在“逃亡”、遷徙過程中,因活禽不便攜帶,便將其宰殺,放入鹽包中,以便貯存和攜帶。這便形成了最早的客家鹽焗雞。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東江剛好有豐富且天然的海鹽,將宰殺的雞放入鹽包中,便於貯存和攜帶,成就了今天的鹽焗雞。

鹽焗雞的美妙,在於最極簡的調味,在中國的烹飪辭典裡,鹽是百味之首。而鹽焗雞的烹飪就是基於對鹽的使用。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製作鹽焗雞,先用沙姜和海鹽醃製好。再把海鹽加熱,讓鹽到一定高溫,然後把整隻雞用油紙包住,埋進滾燙的粗鹽中焗熟。

當鹽的餘溫將雞加熱,海鹽的味道,就會慢慢滲入雞肉裡面了,雞在粗鹽的作用下,釋放出鮮香,這樣做好的鹽焗雞連雞骨都是“入味”的。而雞身上的油脂則被油脂吸附,入口不會過膩。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而吃鹽焗雞的時候,客家人喜歡用手撕。都知道工夫茶是廣東潮汕的特色,手撕雞的精細和費時也不亞於工夫茶,吃雞的時候,有的店家還會提供一碟用雞油和沙姜粉混合的鹹味蘸料,非常下飯。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順德:桑拿雞

美食之都順德,自然不會放過雞。如果說很多的食物都有垃圾分類的困惑,那在順德餐桌上的雞就不用擔心,因為完全都會物盡其用。

順德人發明了一種我在全國都很少吃到的雞的做法:桑拿雞。

餐館將爐灶直接搬到餐桌上,廚師先將雞肉切成薄片,與蟲草花、陳皮等簡單調味,在蒸鍋上鋪上醃製好的蟲草雞片。蟲草花吸收雞汁後鮮潤可口,雞肉在蒸的過程同時吸收蟲草花的香味。只需兩分鐘,緊鎖肉汁,肉質分外鮮嫩。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雞骨、雞腳等扔到蒸鍋的下層裡一同燉制。雞汁滲透到湯中。吃完雞肉後,再喝一碗濃縮在鍋底的精華老火靚湯,那滋味,終身難忘。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清遠:蔥油雞

清遠雞,廣東名雞也。它皮爽色黃、骨脆肉嫩,皮薄骨軟,口感獨特。而一道蔥油雞完美地呈現了清遠雞“鮮”的靈魂,淡淡的蔥油味,混合了雞鮮中帶甜的味道。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蔥油雞無需複雜的烹飪,將宰殺好的雞整隻放入微滾的調料後的水中後撈出切塊,以豉油王打底,薑蓉蔥花生菜梗鋪滿整碟雞,吃之前將加溫到100℃的花生油痛快地淋在蔥和雞上,就能聞到濃郁的蔥油香味。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原汁原味,才能品出這廣東名雞的鮮美。

普寧:豆醬雞

普寧豆醬,是潮汕人的味噌。過去老一輩人在漁船上吃東西,就必須配著普寧豆醬吃才夠味,這種長久的生活習慣,自然促生了雞和豆醬的組合。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豆醬雞,最有鄉土氣。

取一隻農家土雞,宰殺洗淨,將豆醬中完整的黃豆粒碾碎,混合上芝麻醬、糖和鹽,在雞的裡裡外外都抹上醃製,放入砂鍋裡煲熟就可以吃了。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豆醬中的發酵物質軟化了雞肉的肉質,皮色金黃,肉質嫩滑,醬醇厚而辛香,這是專屬潮汕的家鄉味道。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來不及慢慢細說的雞。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比如豉油雞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比如吊燒雞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比如各地城市都能吃到的豬肚煲雞。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還有榴蓮雞。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比如啫啫雞。(啫啫是象聲詞,形容雞在焗的過程中發出的聲音。蒜頭、蔥頭、洋蔥的多種香味混合其中。)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還有更高階的高級做法,比如四寶元肚雞

用的是竹絲雞,也就是烏雞,在廣東又稱之為“白鳳”。先將全糯米、紅棗和蓮子放入雞肚內,再將整隻白鳳用豬肚裹住,置入高湯中煨至軟熟。

雞:若終有一死,我選擇死在廣東

值得你慢慢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