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考試公基複習資料—文化常識之中國醫學

中醫作為中國的三大國粹之一,不僅對我國醫學發展影響極大,同時也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佔據一定的比例,但是中國醫學涉及人物、作品和朝代較多,所以在複習時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希望通過此篇文章為各位考生進行梳理有關中國醫學的相關知識。

1.中醫著作

中醫四大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是一部將天文學、歷算學、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心理學,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將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較為全面的闡述,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又稱《八十一難》,是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相傳為扁鵲所著。

《傷寒雜病論》是東漢張仲景所著,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鉅著。

《神農本草經》,相傳為“神農”所作,成書於漢代,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

2.中醫著名人物

扁鵲

扁鵲,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被尊為“醫祖”。

張仲景

張仲景,東漢,河南省鄧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著作《傷寒雜病論》。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華佗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另發明五禽戲、麻沸散等。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

孫思邈

孫思邈,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藥王”。醫學鉅著《千金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被國外學者推崇為“人類之至寶”。孫思邈實現了很多中醫方面的突破,比如:第一個將美容藥推向民間、第一個治療腳氣病並最早用彀樹皮煎湯煮粥食用預防腳氣病和腳氣病的復發,比歐洲人早一千年,彀樹皮富含維生素B1、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等。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被後世尊為“藥聖”。著作《本草綱目》,是到16世紀為止中國最系統、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藥學著作,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

以上是關於中國醫學的一些知識總結,希望能夠給各位考生帶來一些幫助。


文/宣城中公教育 http://xuancheng.offc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