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她盼到了解放軍的救援,12年後是救人的護士,她說:要報恩

2008年,汶川地震,劉佳護士所在的中學受損非常嚴重,交通癱瘓,通信失聯。在那個難忘的夜晚,劉佳和同學們沒有東西吃,而且單薄的衣服顯得很冷。就在這時候,解放軍叔叔來了,解放軍叔叔給他們在操場上搭建了帳篷,也拿來了食物給他們吃,並且安撫他們的情緒:“同學們,不要害怕,沒事的,有我們在。”這句話、這個場景,劉佳護士一直記在心裡面,這份恩情也是她人生的動力,她在想著:以後自己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會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

12年前她盼到了解放軍的救援,12年後是救人的護士,她說:要報恩


劉佳在大學畢業後考取了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學院的文職人員。在面對這次疫情的到來,她請求兩次要前往武漢第一線。劉佳在接受採訪時說:“作為解放軍一員,這就是我一直要做的事,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報當年的恩。”後來劉佳護士被安排前往第一線武漢。

在剛開始的時候,劉佳很不適應,才進去現場沒多久,就實在受不了,整個人都崩潰了。但是心裡面在想:別人能行,為什麼我就不行呢?靠著這份倔強勁,拿出川妹子的那份韌勁,繼續參與抗爭中。當一名患者在她值班時心臟驟停了,對她的內心非常觸動,她很難受,如果自己再努力點是不是這位患者就不會離開。事後,醫療隊的心理專家給她做了心理輔導:對待每一個患者,我們只要拼盡全力,那麼我們就沒有什麼遺憾了。劉佳護士才從內心的悲傷中慢慢走出來。

12年前她盼到了解放軍的救援,12年後是救人的護士,她說:要報恩


劉佳身邊的同事都評價她:走路很快,說話也很快,整個人像打了雞血一樣,特別的充滿幹勁,恨不得一天當成兩天來用。但是我們知道,劉佳的內心是以軍人的身份來幫助其他人的。而且當年的那份恩情也是她行動的最大動力。

劉佳護士的這種精神,對於我們來說,值得學習什麼呢?

第一點學習:懂得感恩之情。當年的汶川地震,劉佳護士還是中學生,當年那個寒冷的夜晚,是解放軍叔叔們的呵護和送食物,自己才從那種強大的心理壓力中挺過來。現在自己長大了,自己有這個能力去報恩了,自己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去為他人做一些事情,那麼當然是義無反顧了,此時不去何時去?

12年前她盼到了解放軍的救援,12年後是救人的護士,她說:要報恩


第二點學習:不畏困難,勇往直前。在剛開始的不適應,到親眼目睹患者的離去,內心的情感世界很是糾結,都怕自己撐不下去了。但是心中的那顆倔強的心支撐著自己向前,要有一種氣節,要有一種骨氣。面對困難,面對不適應,勇敢面對,直接挑戰,最終戰勝。

第三點學習:積極樂觀,自信勇敢。在整個工作過程中,整個人表現出來的是那種不卑不亢,積極向上,傳遞的是正能量,把自己的這種快樂情緒傳遞給那些患者們,讓他們在心裡面看到希望、看到曙光。因為有劉佳這樣的護士在,那麼就能夠戰勝自己,早日康復。

12年前她盼到了解放軍的救援,12年後是救人的護士,她說:要報恩


​每一個平凡者都是逆行者,都是英雄。劉佳雖然是一名小小的護士,但是從她身上看到了那種感恩的精神、那種責任和勇氣。雖然是90後,但是讓我們看到了90後的擔當,看到了90後榜樣的力量。

感謝那麼多的“劉佳”,感謝為別人活著而去拼命,感謝你們的挺身而出,少年強,則國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