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海關精準護航 桐鄉小蠶種走俏“一帶一路”市場

嘉興海關精準護航 桐鄉小蠶種走俏“一帶一路”市場

3月19日,經杭州海關所屬嘉興海關檢驗檢驗合格,2020年我省首批蠶種順利出口烏茲別克斯坦。“我這心懸了一個多月,現在終於可以放下了。” 桐鄉市蠶業有限公司沈柏民感嘆說。

2月底,嘉興海關桐鄉辦公區接到了一通特殊的電話。“我們有12批春蠶蠶種急需出口,但是受到疫情影響我們原先預訂的航班都取消了。”沈柏民在電話裡著急的說,“再耽誤下去蠶種養殖的黃金時間就要過了,我們的訂單就保不住了。”

接到求助後,嘉興海關桐鄉辦公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為企業出謀劃策,開闢農產品出口“綠色通道”,保障蠶種快速通關。原來桐鄉市蠶業有限公司計劃12批蠶種年後分批出口烏茲別克斯坦,考慮到疫情影響,決定將該批重量為3297千克、價值超過780萬元的雜交蠶種“秋豐x白玉”改為一次性出口。

“蠶種對保存環境、儲藏時長有嚴格要求,如果運輸時間過長,會影響蠶種成活率。”嘉興海關桐鄉辦公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保證這12批蠶種順利出口,我們安排了專人實時跟蹤蠶種生產信息,提前對接烏茲別克斯坦疫情期間對進口蠶種的檢疫要求,指導企業做好防疫消毒,幫助他們合法合規申報。”

嘉兴海关精准护航 桐乡小蚕种走俏“一带一路”市场

3月4日,12批蠶種進行了第一次申報,嘉興海關工作人員根據《嘉興海關關於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外貿穩增長十八條措施》中簡化農產品出口手續要求,優先安排現場查驗,於當天進行了查驗並出具了動物衛生證書。然而由於疫情不斷髮展,上海到烏茲別克斯坦的飛機航班不斷被取消,蠶種出口遙遙無期。幾經輾轉聯繫,企業最終決定從上海到烏魯木齊轉機報關出境。由於空運原因,動物衛生證書需隨貨物一起裝運,3月16日,企業再次向嘉興海關發起求助。接到企業更改出境口岸申請,海關工作人員於當日重新出具了12份動物衛生證書,確保這批蠶種按時轉運。

在嘉興桐鄉,種桑養蠶自古以來是最重要的傳統農事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發展,這項傳統農事華麗變身,桐鄉小蠶種逐漸走俏希臘、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際新市場。為了幫助蠶種更好地“走出去”,嘉興海關為其量身定製了一套監管方案。早在蠶種制種前,海關就會派出關員依據規程對母蛾微粒子病送浙江省蠶種質量檢驗站檢測。檢測合格後,根據相關法規要求對生產場所的防疫消毒情況開展現場監管,對制種過程、存儲、裝箱等環節的衛生防疫措施進行查驗,最後在確保其符合出口活動物的衛生要求後,協助企業辦理出口通關手續。疫情期間,嘉興海關還開闢了農產品出口綠色通道,實行“5+2”、24小時預約通關制度和出口原產地簽證預約制度,提升貨物通關效率,保障蠶種按時出口。據統計,從2007年至今,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桐鄉蠶種累計達5488箱,涉及金額近20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