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极登封之——禅宗少林


少林寺山门的印象通过电影《少林寺》已经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虽然很多来到这里的人都说山门没有想象中那样宏伟,然而,当它真实地出现在你眼前时,仍然让你禁不住心情激动地仔细打量观望。这座面阔三间红墙碧瓦的单檐建筑,坐落在砖台上,两侧圆形的木栅窗,像两只深邃而又俏皮的眼睛洞察世事,门额上是康熙帝御笔少林寺三个黑金大字,体现了寺庙的王者之气。对于许多武侠迷而言,这里联想起来又是神秘莫测的,机关暗道、十八铜人阵应当都在此,其实都是武侠作品中的虚构。山门和其它寺庙一样,对外是弥勒佛,对内是韦驮,不过注意:这里韦陀的宝杵可是立于地上的,表达的意思是寺庙太小不接待云游和尚们的免费吃住,看来近几年经常处于风口浪尖的少林寺的抠门劲头在韦陀的造型上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步入山门,延伸入脚底下的就是在石板上雕刻的朵朵莲花图案,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在这禅林静穆,宝相庄严的地方,咱就步步生莲地向前行进吧。两边有很多古树,大树底下好乘凉,想来少林的古老原生树也正用自己的年轮来铭刻这座寺院千百年的记忆吧。树下有众多碑刻,人称少林碑林,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有一方还是泉州南少林的归宗碑刻。都说少林寺商业气息太强、充斥着金钱的味道,不敢人云亦云,感觉还好。至少每个佛前都放了随意取的香,免费的,至于前面的功德箱你要随喜多少悉听尊便,并没有发现以前那种烧一炷香要几千元的做法。数数自己也曾去过的众多佛门圣地,北方寺庙像少林寺这样的例子好像并不多。挺好,至少也扩大了礼佛的客户群。

第二进建筑是天王殿,殿门外塑“哼”、“哈”二将,不过在这丛林深处这二将还是怕热,都没穿上衣,大殿内塑四大金刚。接下来大雄宝殿钟鼓楼,感兴趣的还是那块李世民碑,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那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少林寺是禅和武的世界,少林僧人习武是一种修行,所以又叫“禅武”,“禅武合一”。佛教总爱讲慈悲为怀,而少林寺却显示了佛教“金刚怒目”的一面。可能也正是少林武僧们锄强扶弱、刚正不阿的精神,少林寺才如此得到大家的喜爱。


峻极登封之——禅宗少林


峻极登封之——禅宗少林


鼓楼

峻极登封之——禅宗少林


方丈室也是中轴线上的建筑

再下来是藏经阁,大为激动,这不就是各路英雄飞檐走壁争夺武林秘籍的地方么?这不就是萧峰他爹偷习经书的地方吗?探头张望,大失所望。殿里没有想象的满屋子书,只有殿两边摆着些古旧的柜子,也不知里面装的是不是书,中间供着一尊卧佛,据说大部分藏书都被军阀石友三给烧了。来到方丈的住地,大门紧闭,这个方丈室档次也蛮高,建筑位置就在中轴线上,看来这方丈当得也是当仁不让。目前是释永信禅师,网络上对他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算争议人物,最近还在传闻他嫖娼被抓。不管怎么说,感觉人家还是蛮有头脑的,至少让少林寺在争议中不断发展。佛教的宗旨原本在于静化世间,普度众生,这是主业,武术是当年强身健体的技能,只不过释永信禅师把它发展的比较光大而已,可能在一些人看来这是舍本逐末,但人家毕竟还是要生存和发展啊。想着我们系统里的一堆人,主业不重视,年年搞教育整顿,但年年都是高层出问题,这不更是一种讽刺吗?再联想到前段时间围绕着故宫的是是非非,先是展品被盗,而偷盗者不过小毛贼一个,后来是锦旗上的错别字,再后来就是建福宫成为富豪私人会所的种种丑闻。如果把这些事件联系起来看,其中的逻辑其实都一清二楚,所谓文物、文化与传统等等堂而皇之的说辞只不过是装点门面的招牌和敛财的工具,而最终的决定性力量则是金钱。武术的发扬至少也为少林寺更好的生存打下基础,不能全抱怨释永信禅师,许多事情还不是一个方丈能决定得了的,整个登封的经济支柱在这里,政府能放过这块肥肉吗,所以还是不要指责太多。

立雪亭是当年二祖慧可断臂求法的地方,后面才有和尚袈裟的左肩右斜


峻极登封之——禅宗少林


大佛殿

峻极登封之——禅宗少林


当年武僧练功留下的脚窝,不过光线原因,拍得不明显

峻极登封之——禅宗少林

壁画画的是五百罗汉,分三层


峻极登封之——禅宗少林


法印高提,乾隆的字,这对寺僧,对于当官的就相当于明镜高悬,法网恢恢什么的吧


立血亭可是当年二祖慧可断臂求法的地方,要知道,如今的和尚们斜披袈裟、单掌合十的礼数就是从纪念二祖立雪断臂开始的。乾隆皇帝为此专门题写了“血印心珠”四个字,老头字写不错,就是喜欢招摇,走哪儿写到哪儿。最后一进是千佛殿,最有价值的是这里的壁画和脚印了,壁画画的是五百罗汉,分三层, 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地上有着著名的脚印,这是当年和尚们练功留下的脚印,所谓水滴石穿。在这个地方总让人想起电影的最后镜头,当年的觉远深情地向殿后望去,而殿柱旁的无瑕正含情脉脉地凝视着他,一面是心心相印、生死相依的红颜知己;一面是匡扶正义、保卫少林的终生誓言。退一步,连枝比翼,天长地久;进一步,恩断情绝,永伴青灯。僧值连声问道:“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觉远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回答“能持”,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一圈下来,当年的每一个镜头似乎都是梦境,经典的台词成了当年伙伴们交流的问候语:“贪吃贪睡不干活,不可教也。”“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回想还是少年的我和同学们都对遥远的少林寺充满了无限的向往,甚至盼望着能去少林寺当和尚。

而如今,一晃三十年过去了。

出少林,短暂的远离红尘后,又重投身于滚滚红尘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许世上早已没有了绝对的净土乐园可供歇息,既然不能出世,就只好入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