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武漢!這裡經歷的“生與死”、“愛與情”終生難忘!

(記者:魏建君)3月27日,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收到了兩份特別的禮物,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城區全體新冠肺炎患者通過郵寄的方式,分別送給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和瀋陽醫療隊隊長孫曉旭一面錦旗,上面寫著:

“大愛無疆 共抗疫情”“眾志成城,醫者仁心”

別了,武漢!這裡經歷的“生與死”、“愛與情”終生難忘!

別了,武漢!這裡經歷的“生與死”、“愛與情”終生難忘!

這面錦旗背後,是遼寧重症醫療隊在重症病區經歷的“生與死”,是他們向難而行,從死神手裡“搶人”的全過程。

別了,武漢!這裡經歷的“生與死”、“愛與情”終生難忘!

54歲的孫曉旭是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重症監護治療病房主任,也是這次遼寧重症醫療隊裡年齡最長的一位。當疫情發生時,孫曉旭就主動向黨組織遞交了請戰書。

別了,武漢!這裡經歷的“生與死”、“愛與情”終生難忘!

2月2日,她作為遼寧馳援湖北重症醫療隊瀋陽醫療隊隊長,趕赴武漢,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救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孫曉旭說:“當時全國新冠肺炎病人確診病例每天增長3000-4000人,形勢非常嚴峻,收到我們病房的90%是重症。我們幾乎一天沒歇。第二天培訓,第三天我們已經上崗,夜裡零點就已經上班了。”

別了,武漢!這裡經歷的“生與死”、“愛與情”終生難忘!

高強度的搶救,防護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護目鏡下是厚厚的一層霧氣;繁重的工作、不可預知的風險、無形的精神壓力時刻考驗著孫曉旭的意志,但她仍然一刻不肯停下來,經常顧不上吃午飯。孫曉旭說,重症監護病房每天都會面對著生死考驗,所有人都在盡力地救治每一名患者,和生命比起來,她這點辛苦真的不算什麼。

別了,武漢!這裡經歷的“生與死”、“愛與情”終生難忘!

面對重症患者,大家都在積極不斷探索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孫曉旭做為組長和老資歷醫生積極為隊長出謀劃策,積極參與到氣管插管等危險搶救工作中,深夜守在病危患者床邊。

重症患者,有人治癒,也有人離去。一些病人即便上了呼吸機,血氧指標仍越來越低,心跳越來越無力、緩慢。病人的離去有時是突然發生的。有的重症病人前一分鐘病情還算穩定,後一分鐘突發情況便襲來,血壓驟降、心臟停跳,雖經全力搶救,依舊難以挽回。孫曉旭說,重症救治是場硬戰,病人住院時間長,病情較重,救治難度極大。

別了,武漢!這裡經歷的“生與死”、“愛與情”終生難忘!

歷經近兩個月的“生死戰”,危、重症患者人數在一天天減少,孫曉旭也於今天回家了。孫曉旭說,遼寧馳援湖北重症醫療隊負責的病區患者目前全都清零,她這才安心撤離武漢,她會永遠記得在重症病區經歷的“生與死”,也會再度回來看看。

別了,武漢!這裡經歷的“生與死”、“愛與情”終生難忘!

孫曉旭說:“疫情過去以後,我肯定要回來的,對這裡非常有感情。我要去我工作的地方,我們也有武漢的同事,合作得非常愉快,也非常可愛。酒店的經理、廚師長對我們的服務很周到,我們非常感動。”

別了,武漢!這裡經歷的“生與死”、“愛與情”終生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