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層會議釋放的投資信號

本週五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召開,算是為疫情以來的防疫工作和經濟工作做了總結,也確定了今年政府的工作目標,這中間有很多信息是需要我們關注的。

1、關於現階段防疫情況的總結,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輸入性壓力依然很大,疫情防控將常態化。

推測整個上半年我們可能都要在帶著口罩出門上街了,外圍歐美國家的疫情防控短時間難以出現明顯好轉,輸入性壓力會持續,戴口罩出門這一行為慢慢我們也會習以為常。

2、世界經濟受到嚴重衝擊,產業鏈回覆面臨挑戰。

儘管自2018年以來,經濟發展乏力,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為了保護國內產業,不斷挑起與中國、歐盟、日本、加拿大等各國貿易戰,提高關稅壁壘,但是產業鏈的全球化分佈是不可否認的。中國、印度等地的棉紡織品要出口到歐美日韓,波音的大飛機供應商也在各個國家都有分佈,亞太地區是德國工業機械的重要消費低,中國是美洲大豆的最大買家。經濟全球化儘管會被個別國家以保護本國產業為名阻撓,但是大趨勢是無法改變的。

但是這次疫情對於生產和消費都會產生大的改變,對於我們而言,最困難的主要存在與外貿領域,出口消費不足、訂單斷檔會對外貿行業形成致命打擊。

3、加大宏觀經濟對沖力度、有效擴大內需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21世紀前十年我們經常提的促進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其實到今天這三家馬車依然使用。目前的狀況出口這架馬車已經瘸了一條腿,2020年民間投資速度也會有所下降,這個時候政府最為經濟的調控方,同時也是市場上最大的買家,積極的財政政策一定會應運而生,來策動投資的加速。

刺激性財政政策會集中在兩個方面:基建和汽車領域。基礎設施建設能夠為未來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是防控經濟衰退的良好武器;汽車在整個產業鏈中涉及鋼材、玻璃、塑料、化工等眾多領域,也是消費升級的重要分支,疊加自2018年以來全球汽車產業進入衰退週期,汽車領域有望成為各國政策刺激的一個集中點,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消費領域的發達國家汽車製造的減稅領域。

4、確保農業生產,轉好生豬產能恢復。

年初有新聞報道豬仔的價格已經漲至2000元,隨著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以及豬肉作為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長期昂貴的豬肉推升CPI,經濟邏輯也會引入大量小養殖戶進場和大養殖戶擴大規模,2020年下半年隨著生豬產能的恢復,豬肉價格也會不斷回落。

在標的領域分析三個方面:

股票方面

進場時機明顯還是太早。上海醫生張文宏主任的講話有樸素但是實用的邏輯,歐美疫情好轉之時,才是股票進場之日。目前從全球股市來看,政策底已經到了,各項政府救市政策都已出臺,槓桿該爆的都爆了,流動性問題暫時解決了,但是疫情對於實體經濟的衝擊才剛開始,要說股價開始反轉,還是為時尚早,反覆震盪、陰跌應該是接下來的主線。

商品方面

豆粕:豆粕價格演繹是明牌了,養豬產能的恢復是政府2020年工作的一個重點,作為飼料的重要原料,豆粕的需求一定會大大提升,今年豆粕的價格上漲是毋庸置疑的,操作上還是注意倉位控制,近一週上漲的幅度接近10%,短期內調整的概率比較大。

棉花和橡膠:這兩個品種基本上是一個邏輯,現在的價格都已經脫離了基本面,尤其是棉花已經低於種植成本,這種現象是不正常。但是要說後面的上漲預期有多強,還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棉花方面主要還是要看,從4月份開始的,新疆棉花、美棉、印度棉花的種植面積啊,如果估計的話,以目前這個棉花價格和疫情情況來看,大概率是會下降的。如此的話,隨著下半年疫情的解除、財政擴張政策的效應顯現,有望在下半年和21年初迎來一波行情。至於橡膠,還是要看汽車產業的刺激政策效果如何,極有可能刺激效果難以對抗本身汽車週期的衰退,那麼橡膠的利潤就只有超跌反彈的一小波利潤,並且操作上極度不好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