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隨著目前世界各國海軍的驅逐艦越造越大,巡洋艦與驅逐艦之間的分界線開始逐漸變得模糊。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國海軍中,巡洋艦則是完全不同於驅逐艦的一款重要艦種。各國海軍的巡洋艦是僅次於戰列艦與航空母艦的主力艦種,舊日本海軍就在多次戰役中將下屬的重巡洋艦設置為旗艦。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高雄”級重巡洋艦

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聯紅海軍和當時其他海上強國的水面艦隊在綜合實力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為戰前的造艦計劃突然被打斷,因此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紅海軍並沒有再重新建造一款巡洋艦,只憑藉手上的“基洛夫”級輕巡洋艦撐到戰爭結束。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基洛夫”級輕巡洋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種導彈技術還不算成熟,並不能夠馬上投入實際使用。在這種情況下,當時世界各國海軍在戰後早期的造艦計劃中,仍然規劃了多款傳統火炮型戰艦的設計和建造,而蘇聯的“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就是其中之一。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改為紀念艦的“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作為蘇聯紅海軍最後一款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及其改進型號為蘇聯驗證了許多巡洋艦的設計和建造技術。可以說,前後14艘“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的成功研製和建造,讓隨後蘇聯紅海軍導彈巡洋艦的發展少走了許多彎路。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因此,本文今天就向各位讀者介紹下“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的誕生和發展之路,讓大家對蘇聯歷史上這款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了解。

“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誕生的背景——“大艦隊”情懷的延續和現實的作戰壓力

早在1937年,蘇聯紅海軍就設定了遠洋海軍的發展目標。根據當時的規劃,蘇聯除了要建造23型“蘇聯”級戰列艦之外,還要建造69型“喀琅施塔得”級重巡洋艦和68級“夏伯陽”級輕巡洋艦,這也是蘇聯紅海軍“大艦隊”最初的設想。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在經過多年的損耗後,蘇聯紅海軍在面對德國海軍僅存的幾艘重巡洋艦時,竟然沒有能夠與之匹敵的中大型水面作戰艦艇,只能夠坐視德國海軍巡洋艦為撤退中的德國陸軍提供強大的炮火支援。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德國海軍的“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德國這個共同敵人的消失,蘇聯和原來西方盟友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張,為了避免在蘇聯國土上遭遇一場“諾曼底”式的大型兩棲登陸,蘇聯就需要一支強大的遠洋海軍艦隊,將潛在的敵人阻擋在蘇聯的國土之外。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強大的艦隊才能將敵人擋在國土之外

通過對太平洋戰爭的觀察,蘇聯紅海軍認為巡洋艦在反艦和防空方面的表現不俗,能夠為正在規劃中的蘇聯戰後航空母艦提供足夠的掩護,因此在戰後“大艦隊”的建設規劃中,留下了巡洋艦的一席之地。“大艦隊”情懷的延續和現實存在的作戰壓力,構成了“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誕生的背景。

火炮巨獸的誕生——“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的誕生

考慮到當時美國海軍所帶來的直接威脅,蘇聯紅海軍並沒有重新設計一款全新的巡洋艦,而是在戰前未完工的68型巡洋艦的基礎上直接進行修改,設計出新款巡洋艦。因此,在項目之處,新款巡洋艦的項目代號即為68K。

因為是在原來68型巡洋艦的基礎上進行改裝,所以68K型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定為11300噸,滿載排水量為14100噸,最高航速為33.4節。不過,負責設計工作的第17中央設計局在對二戰中各國海軍巡洋艦的巡洋艦表現進行綜合評估後,認為這樣的性能指標已經有些落後,於是很快提出了68Bis型巡洋艦設計方案。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68Bis整體尺寸上比68K型要大上一些

為了保證研製進度和設計質量,第17中央設計局的總設計師庫謝夫直接負責68Bis型巡洋艦的設計工作。庫謝夫對原來的68K型設計方案進行了較大的改動,額外強化了新型巡洋艦的防空作戰能力,並決定在68Bis型巡洋艦上使用全焊接製造工藝。

68Bis型巡洋艦的長度增加到了210米,艦寬增加到22米,標準排水量和滿載排水量則各自增加到16000噸和17200噸,從外觀上來看,整體尺寸比68K型要大上一些。為了提升遠洋作戰環境下的適航性,68Bis型巡洋艦採用了長艏樓單體艦型,艏樓結構延長到3/4艦長處,大大提升了艦內的活動空間,大量設備和人員活動場所都安排到了艦內,有利於在惡劣海況下進行正常作戰。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非常典型的長艏樓單體艦型

高航速和大航程是68Bis型巡洋艦的另一大設計特點,6臺KV-68型燃油鍋爐和2臺TB-72型蒸汽輪機為68Bis型巡洋艦提供了124600匹馬力的澎湃動力,在修長艦型的配合下,讓68Bis型巡洋艦的最高航速達到了32.7節。如果以16節航速航行,最大航程能夠達到9000海里,提升到32節時則降低到2700海里。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紅圈處即為其動力裝置

因為在預設的艦隊決戰中,68Bis型巡洋艦要為蘇聯紅海軍主力艦隊佔據有利戰位,需要主動對敵人的主力艦火力進行牽制,所以也強化了裝甲防護水平。68Bis型巡洋艦在水線部位設置有100毫米的均質鋼裝甲帶,露天甲板厚度則為50毫米,並在露天甲板表面佈設了木質甲板。指揮機構和炮塔的防護經過特別強化,裝甲厚度分別為130毫米和175毫米。

在武備方面,68Bis型巡洋艦的主要進攻武器為大口徑艦炮和魚雷。艦艏和艦尾分別以揹負式方式佈置了2座三聯裝152毫米炮塔,總共12門152毫米火炮為其提供了強大的齊射火力。其使用的B-38型152毫米火炮身管長度為57倍徑,能夠以7.5發的最高射速將炮彈投送到最遠30公里的距離上。而在防空狀態下,該型艦炮也擁有8900米的最大射高,能對當時主流的水平轟炸機進行打擊。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建造中的三聯裝炮塔

魚雷武器則佈置在艦橋後方兩舷位置,兩側各佈置有一座五聯裝533毫米重型魚雷發射裝置,可以發射PTA-53型重型反艦魚雷。不過隨著蘇聯紅海軍後來發現魚雷在艦隊決戰中能產生的效果有限,後續便陸續拆除了所有的魚雷發射裝置。

作為一款專門強化了防空火力的火炮巡洋艦,68Bis型巡洋艦除了12門152毫米主炮可以執行防空任務外,還在兩舷各佈置了3座雙聯裝的SM-5-1型雙聯裝100毫米高平兩用艦炮。該炮為56倍口徑,最大射程為24.2公里,最大射高則為7000米,極限射速可以達到18發每分鐘,可以配合152毫米艦炮執行中遠距離的防空任務。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SM-5-1型雙聯裝100毫米高平兩用艦炮

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下遭到德國空軍俯衝轟炸機的嚴重打擊,68Bis型巡洋艦佈置了強大的近程防空火力。全艦一共佈置了16座B-11M型37毫米速射炮,該款速射炮技術來源於瑞典的“博福斯”高射炮,最高射速180發每分鐘,最大射高3000米,對空最遠射程6700米,負責戰艦的最後一道防空作戰任務。

得益於戰後蘇聯雷達產業的恢復和發展,68Bis型巡洋艦也安裝了大量的雷達和火控設備。前桅杆安裝了一部“高篩”/“低篩”對海搜索雷達,後桅杆上則安裝了一部“海鷗”對空搜索雷達和“頓河2”型導航雷達。對空搜索雷達方面型號則比較多,除了“海鷗”之外,前後還分別使用過“頂槽”、“刀架”、“細網”對空搜索雷達。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68Bis型巡洋艦主要設備分佈一覽

而在各型艦炮使用的火控設備型號就更多了,艦橋上方安裝了一部KDP-2-8 III型射擊指揮儀,用來為152毫米艦炮提供精確射擊數據。艦身兩側各安裝了一部“圓頂”對空指揮儀,可以為所有艦炮提供對空射擊數據。作為備份,每座SM-5-1型雙聯裝炮塔的右側還安裝了一部“蛋杯”炮瞄雷達。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紅圈處即為“蛋杯”炮瞄雷達

當然,68Bis型巡洋艦的火控設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蘇聯紅海軍在艦艇近防技術方面的發展,後續也有部分68Bis型巡洋艦安裝了AK-230型30毫米速射炮及其配套的“頂弓”炮瞄雷達。

比較有意思的是,68Bis型巡洋艦命名方式並不是以首艦名字來命名的。68Bis型巡洋艦的首艦為1948年12月21日在黑海尼古拉耶夫馬爾季工廠建造的“捷爾任斯基”號。68Bis型巡洋艦之所以會被命名為“斯維爾德洛夫”級,是因為其2號艦“斯維爾德洛夫”號完工速度比首艦更快。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斯維爾德洛夫”號並不是首艦

1953年6月份,“斯維爾德洛夫”號參加了在英國舉辦的國際閱艦式。不過此時戰艦導彈化已經開始初露端倪,以火炮和魚雷作為主要攻擊手段的“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在誕生沒多久就面臨著快過時的風險。

傳統巡洋艦最後的榮光——落後於時代的“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憑藉著優美的外形,“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很快成為了當時蘇聯領導人外出訪問時最喜歡的座艦。不過,在日新月異的新技術的衝擊下,“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很快就暴露出了自己的不足,成為一款最漂亮的“舊時代巡洋艦”。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14號艦“摩爾曼斯克”號

隨著“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的最後一艘艦“摩爾曼斯克”號的建成服役,14艘“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開始了自己不同的命運。得益於其龐大的排水量和寬闊的艦體空間,蘇聯紅海軍開始在部分“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上驗證相關的反艦導彈技術和艦載防空導彈技術。

比如“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就進行了SM-58型反艦導彈的搭載試驗,“捷爾任斯基”號則進行了防空導彈的搭載試驗,其餘各艦也開始換裝不同的雷達設備和火控設備,以進一步提升作戰能力。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搭載了SM-58型反艦導彈

不過在“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中,有一艘艦的下場比較悽慘,就是“奧爾忠尼啟則”號。該艦在1962年8月份被轉讓給印度尼西亞海軍,作為蘇聯對印度尼西亞的支持。不過因為印尼海軍的素質太差,導致該艦在1963年就失去了作戰能力。雖然後來蘇聯又免費為印尼海軍進行了維修,但是很快又失去了戰鬥力,最後在1972年被正式拆毀。

紅色重騎兵,蘇聯最後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作為蘇聯的最後一款火炮巡洋艦,可以說是傳統巡洋艦設計的大成之作。但是該級艦成也傳統敗也傳統,在快速到來的導彈化潮流下,手持重炮,身披寒甲的“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更像是一位已經落伍的重甲騎士,已經不再適合戰後全新的海戰形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