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記】新疆墨玉縣阿力木江老人的養殖創業路

古人云:“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達。”新疆墨玉縣烏爾其鄉東風村56歲的阿力木江·薩吾爾用自己的辛勤努力,不但改變了自己的窮日子,而且成了村裡人人學先進的致富能手。現在的阿力木江·薩吾爾靠著養殖牛羊,年純收入達8萬元以上,生活條件一天比一天好。

2005年的時候,墨玉縣烏爾其鄉東風村村民阿力木江·薩吾爾的家裡可以說是一貧如洗,房子都是不能遮風擋雨的土坯房。一心想要給家裡修個新房子的阿力木江·薩吾爾想出去掙錢,苦於自己沒有技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阿力木江·薩吾爾只得把家裡僅有的三頭羊拉到巴扎販賣,除去養殖成本收入了200元,這一筆小利潤讓他“蠢蠢欲動”。“以前住的房子是土坯房,非常簡陋,條件很差,想蓋好房子沒錢,所以我就抱著改善生活條件的期望,尋找致富路,剛開始就想著養羊。”阿力木江·薩吾爾說。

2008年,阿力木江·薩吾爾一直猶豫到底能不能發展大規模養殖,抱著試試的態度向農村信用社貸款3000元,買了10只羊崽。三個月的悉心養殖下,10只羊又獲利800多元,這下阿力木江·薩吾爾更堅定了養殖致富的門路是對的。想要擴大規模,資金是前提,這下阿力木江·薩吾爾犯愁了。村委會在瞭解到阿力木江·薩吾爾的困難訴求後,為他做擔保,先後貸款5000元、50000元。阿力木江·薩吾爾的羊發展到了200多隻,還享受了1400元的棚圈補貼。

隨著羊群不斷壯大,專業養殖技術缺乏就成了“詬病”。疫苗、消毒、治病等情況接連發生,只懂得簡單餵養的阿力木江·薩吾爾又“頭疼”起來了。向村委會反映情況後,在村委會的協調下,阿力木江·薩吾爾來到烏爾其鄉畜牧站參加了養殖技術培訓班。兩個月後,一技在手的阿力木江·薩吾爾成了東風村名副其實的養殖大戶。

2012年,靠著發展養殖,阿力木江·薩吾爾不僅還清了貸款,而且還將羊群發展到了250只。嚐到“甜頭”的阿力木江·薩吾爾還鼓勵家裡的親戚都發展養殖,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親戚要勤勞致富。“我通過養殖業不僅增加收入,而且告訴弟弟,我們不能完全依賴黨和政府,要通過自己努力發展養殖業,來增加收入。”阿力木江·薩吾爾說.

2017年,積累了一定資金的阿力木江·薩吾爾心思又活泛起來。在墨玉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為阿力木江·薩吾爾引進種牛,還找到了銷路,阿力木江·薩吾爾的養牛產業又開展起來。如今已發展到300多隻羊、20多頭牛,一家四口人靠著養殖年純收入達8萬餘元。

現在的阿力木江·薩吾爾不僅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安居房,家電齊全,孫子也免費接受義務教育,頓頓有肉吃,年年有新衣。生活富足的阿力木江·薩吾爾依然對生活有更高的追求,每過一年都會給自己定下奮鬥的目標。“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太多了,現在我們有了錢,庭院也改造好了,新房子也蓋好了,現在一年收入8萬元,今後更加努力,增加收入,今年我的年純收入一定要達到10萬元。”阿力木江·薩吾爾說。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對全國每一位人民群眾作出的莊嚴承諾。在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扶持下,在千千萬像阿力木江·薩吾爾一樣自主追求“我要脫貧、我要致富”的示範帶動下,只要幹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面小康這個宏偉目標一定能在今年如期完成。(趙飛 郭懷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