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課堂: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感統失調是人體大腦的感覺統合功能失調,導致人體大腦在接收外界刺激時,不能很好地做出有效的反應。

從專業的角度劃分,感統失調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包括觸覺失調、前庭平衡覺失調、本體覺失調、視知覺失調和聽知覺失調。

很多家長誤認為孩子感統失調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改善甚至消失,其實不然。

社會大環境影響著每個孩子

由於都市自然空間不足,現代家庭小型化、封閉化,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應有感覺刺激的機會大幅度減少,感統失調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

父母課堂: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課堂: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課堂: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幾乎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感統失調問題,但其實不管孩子所患感統失調的程度是嚴重還是輕微,對於孩子和家庭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家長們會尋求各種各樣的方法去解決孩子的感統失調問題。同時,家長們也想了解一個問題就是:感統失調能完全治好嗎?

感統失調是病嗎?

感統失調的本質是大腦整合能力的不足,也應該屬於智力發育的一部分,它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障礙。

父母課堂: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課堂: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一般的智力測試、腦波檢查很難發現,其實它不能歸於一般的兒童內科、外科的就診體系,而更偏重於兒童心理學和行為醫學的範疇,媽媽還是要重視起來,及時治療。

感統失調的孩子,未來註定辛苦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做感統訓練,感覺統合是孩子其他一切認知活動,比如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組織能力、思維邏輯的基礎。

如果沒有及時參加感統訓練,調整感覺統合狀態,導致孩子感統失調的情況持續發展甚至加重的話,孩子的未來註定更加辛苦,感統失調將會貫穿孩子的一生。

父母課堂: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課堂: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學齡前0-7歲

喜歡吮吸手指、咬指甲、咬被角

轉很久不會頭暈或一轉就暈

平衡感差,走路東倒西歪、常碰撞

一句話要多聽幾遍才理解

語言發育遲緩、發音咬字不清

膽小、怕生、愛哭、內向

討厭洗頭洗臉、怕摸溼黏物品

常踮腳尖走路、怕被舉高

學齡期 7-12歲

左右不分、易寫錯別字

手腳笨拙、坐姿不端正

閱讀抄寫跳字漏行

易受干擾而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大意、丟三落四

空間理解能力弱、計算易出錯

聽覺反應慢、詞彙記憶差

青少年期12-18歲

孤僻、叛逆、逃課、有暴力行為

容易驕傲自大、容易過度放縱自己

交友困難、容易衝動、動作誇大

對學習不感興趣、缺乏耐心

喜歡尋求刺激、常熬夜

易沉溺網絡、染上菸酒

成年期18歲以後

職場中適應困難、不合群、疑心重

自信心不足、因壓力做出極端反應

逃避責任、容易負氣放棄

心有餘而力不足、做事容易出錯

脾氣急躁、生氣易動粗、不知變通

愛管閒事、因固執聽不進他人意見

父母課堂: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有的家長至今還不太重視感統失調問題,但感統失調卻可能一生都在伴隨著您的孩子,成為孩子成長和健康的阻力。

但是存在感統失調情況,家長也無需過分著急,在12歲之前,只要到專業的機構比如全納優童,進行有針對性的感統訓練,可以有效改善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情況。

感統訓練越早越好

0-3歲是感統訓練的起步期;

3-6歲是感統訓練的黃金期;

6-9歲是感統訓練的補救期;

9-12歲是感統訓練的搶救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