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南懷瑾:從《易經》看生命起源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辨證法哲學書。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國學大師南懷瑾:從《易經》看生命起源

乾也代表了陽,坤也代表了陰,男人就是陽,女人就是陰。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坤兩卦,也代表了宇宙物理的形成,乾卦這個符號代表了本體。

國學大師南懷瑾:從《易經》看生命起源

宇宙是怎樣開始的,西方宗教說,宇宙是由一位主宰創造的,人類萬物都是依這位主宰創造的,但中國文化沒有這一套,中國文化只說人命於天,如《中庸》所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人命歸之於天,那個“天”並不是宗教觀念的天,是形而上的符號,在《易經》上更沒有這種神秘的觀念。

生命有個來源,哲學上稱為本體,宗教家稱作主宰、神、上帝、佛、道,而《易經》上稱之為“乾”,宇宙萬物,都是從“乾”的功能發生的,“乾知大始”,一切萬有都是從乾而來。

國學大師南懷瑾:從《易經》看生命起源

坤卦這個符號,是代表這個物質世界形成以後。

在物質世界沒有形成以前,就是說沒有天,沒有地,沒有男,沒有女以前,那是本體。

“本體”一詞還是根據西方哲學文化觀念翻譯而來,而在中國古代文化,則指那個物質世界尚沒有形成的階段是乾,等到有了宇宙萬物的這個世界的形成,它的符號是“坤”,“坤作”是說它的功能造作出來,造成了萬物。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這兩句話,後來發展到道家的闡釋男性女性時說:男人一身都是陰性,只有一點真陽;而女人一身都是陽性,只有一點真陰。

這就是說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有些年輕同學不信這一套,我告訴他們不能不信。

舉例來說,一個男人,身材威武,脾氣很大,所謂氣宇軒昂的人,往往有女性的情感及態度;

反之,看來很溫柔的女性,而往往心理狀態則是男性化。

女性的性情本來很溫柔,但下了決心的時候,果斷的力量比男性大,而男人個性非常激烈的,真到了某一階段時,反會猶豫不決。

女性也往往比男性聰明,有天然的敏感,所謂直覺。

可是這點,如果站在全面而言,又是男性更為高明,而男性在全面雖高明,在某一點上則糊塗,世界上失敗的事情,又往往失敗於一個小點上,這是從心理學上看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道理。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這兩句話,在中國醫藥方面的學理研究起來,問題深得很,也多得很,可見中國醫藥之難。

國學大師南懷瑾:從《易經》看生命起源

如男女的更年期,女子在四十九歲左右,男子在五十六歲左右。

有的婦女在更年期,生理起變化,個性的表現也改變,原不喜說話的變得噦嗦,原來愛說話的變得多愁善感、深沉、憂鬱,原來保守的變成狂放。

夫婦、家庭間出問題的,此一時期比青年人還要多,因為生理、心理起了變化。

而在中國幾千年前,《易經》上的乾坤兩卦,就把這個法則告訴了我們,這也就是十二闢卦的道理,我們可以將它定名為“生命變化的規律”。

現在用十二闢卦說明如下:從人類的生命歷程來看,乾卦是自母親懷孕起,到嬰兒生下來,都屬於乾卦,為完整的生命。

開始變了以後,成為天風姤卦,這是從內卦第一爻開始變起,一陰來了,就人生歷程來說,這是女性的十四歲,二七一十四。

十四歲在女性生理上會有很明顯的變化,但男性是以八為一個單元來計算,是十六歲,男性十六歲也會有變化,不過不及女性的明顯,這也就表明了男性在一點上的不聰明。

中國的部古書,《黃帝內經》,可稱作是人類的生命學,其中提到女子十四歲時天癸至。

所謂“癸”,在天干中曾經說過,“壬癸水”,癸為陰水,天癸就是月經,第一次月經開始,就把後天的生命破壞了,不過現在的情形不同,有的十二歲、十三歲就天癸至,這也是《易經》的道理。

人類越到後來,會越早結婚,人也越聰明,但生命也會越短暫。

男性在十六歲以前,生命未進入後天,還是完整的,到十六歲以後,男性的乳頭會有幾天脹痛,這就等於女性的天癸至是一樣的。

以女性為標準,三七二十一歲,又一陰生長,是天山遁卦,四七二十八歲為天地否卦,這樣每七歲為一個階段,變一個卦,到七七四十九歲以後,這生命換一生命,為更年期,男性則七八五十六歲為更年期。

現代的科學,也是這樣判定男女的更年期,而更年期中看病也特別小心,在更年期注射荷爾蒙會有幫助。

國學大師南懷瑾:從《易經》看生命起源

我們懂了這個法則,研究醫學、生理學、心理學都要注意。

年齡的大體分類都是如此,人的年齡到某一階段,就有某一階段的生理、心理狀態及病態。

如今日講少年問題,是中學階段,也就是十四歲到二十歲這一階段。

其實並不是現代如此,只是現代社會開放了,容易看得見這些資料,過去也同樣有問題。

也是在第一爻開始變的時候,生命的功能已經開始變了。

所以做領導人、管理人的人,對於這種生命的法則,應該要了解。

有時候在朋友之間,可以看到很多例子,多年的朋友到了五六十歲,會變成冤家。

我常說這情形,兩方面都是病態,都是生了病,也就是生理影響。

再依《易經》的道理,和《黃帝內經》的法則看人的生理,從眼睛最容易看得出來。

眼要老花,都在四十二三歲開始,所以到了這個年齡如果起初感到眼睛不舒服、易疲倦,不待變成老花,第一趕快去看眼科醫生,第二用中醫的道理,培養腎經。

中醫指的腎,並不只是腎臟而已,中醫的道理,左邊的腎屬陽,右邊的腎屬陰,左腎功能管生命,右腎功能在泌尿。

中醫的腎還包括了腺體、荷爾蒙等體系;

所以人到了四十二三歲這個階段,要培養腎這一部門的機能,同時要保養肝臟,否則肝臟出問題,但不一定患肝炎,如臉上某一部分發青、發黑,易動肝火發怒,而發生人事上的大問題。

中醫診斷,從人的鼻上發紅,而可看出胃部發生了問題,甚至可依照《易經》的法則,推斷出將在哪一年的什麼季節出問題。

南懷瑾與其獨特的智慧功德和傳統文化功底,為我們開啟了通往經典寶庫之路。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