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寓吉祥


年畫寓吉祥


同學們,在過年的時候,你們有沒有幫家裡張貼過年畫呀。其實春節貼年畫,在我國由來已久,每逢春節,人們都喜歡買些賞心悅目的年畫,貼在門上或者室內,增添新春佳節的祥和氣氛。

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最早起源於古代的“門神畫”。早期的年畫都和驅邪避兇和祈福迎祥的主題有關,顯示了中國人早期自然崇拜和神靈信仰觀念。過年貼年畫不但可以裝飾家裡的環境,有除舊迎新的意味,還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平安的意思。

傳統年畫多是用木版水印製作的。傳統的木版水印年畫一般要經過幾道程序:先由畫師畫稿,把圖畫用白描法畫在毛邊或薄綿紙上;再由刻工把畫稿反刻在刨平的木版上,刻出墨線版,印出幾幅墨線畫樣;然後在畫樣上點出顏色,刻工再按照不同顏色,分別刻製出幾種顏色的套印版;最後由刷工把紙覆在塗勻顏料的畫版上,用刷子平刷畫版上的紙,刷完後再換另一個顏色版,直到全部畫版刷完。

年畫的題材很廣泛,最基本的題材是神仙和吉祥物,如門神神荼和鬱壘,虎、鳳凰、仙鶴等瑞獸祥禽,以及蓮花、牡丹等花卉,這些寓意吉祥的圖案代表著人們對未來新年吉祥、喜樂生活的期盼。也有民間藝術家通過自身的觀察和感受,描繪人們勞作休息、節令風俗等世俗生活。還有一部分年畫的題材取自歷史事件、民間故事、戲曲等,像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白蛇傳》《牛郎織女》等為主題的年畫在民間也深受喜愛。人們通過這類題材增長了知識,也得到了教育。作為藝術風格與文化內涵的完美結合,年畫不僅代表了民眾的審美取向和生活願望,也顯示了中國民間文化的深厚底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