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作者|阳阳

<code>关注阳阳不迷路,阳阳带你上高速。/<code>

说到央视主持人罗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曾与赵忠祥、宋世雄并称“播音三巨头”。

罗京风华正茂,业务功底极佳,在主持界有着25年零失误的工作经验,被人们称为“央视国脸”。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然而,天妒英才,这样的一位才华出众的主持人,却在事业巅峰期患淋巴癌去世,让人惋惜。

01.

罗京,1961年生于北京,父母都是四川人,罗京家中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个哥哥。

从小性格内向的罗京,从来没有想过要从事抛头露面,面对观众的主持行业。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中,他的一个同学找来罗京一同去考北京广播学院。

当时的罗京带着陪考的心态过去,正是这种状态,让他格外放松,没有任何负担。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他一出场,从容的气质给监考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他清爽悦耳的嗓音更是得到了监考老师的一致认可。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因此,陪考的罗京选中了,而他的同学却落选了。

正是这次的无心插柳,改变了罗京的一生。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罗京学的是新闻播音专业,全班30人,绝大多数都是在新闻战线工作过的,只有八人是高中考入,罗京便是其中的一位。

因为罗京心思细腻稳重,很会照顾班上的哥哥姐姐,所以被班上的同学选为班长。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罗京在自己勤奋的刻苦努力下,分数一直名列前茅。

由于,才华出众罗京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的青睐。

他又一次被命运之手引领,跨进了一个正在起飞的新兴领域,开始了他的电视新闻播音生涯。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在22岁时,罗京顺利进入了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

他深沉自信,大气的主持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当时,每到晚上七点的时候,观众们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罗京主持的《新闻联播》,他低沉磁性的声音和端正的面貌深受观众喜爱。

可以说,罗京在当时已是家喻户晓,粉丝众多的他却依旧低调,认真工作。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新闻联播也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当有一条重要新闻出来后,没有提前了解新闻内容的时间和机会。

在现场播报的情况下,罗京都能够做到无失误,让人着实敬佩。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罗京老师在央视播音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的时光,他兢兢业业、从未出过一次差错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都曾受到赵忠祥、倪萍等老师的赞叹。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这样一位优秀的主持人,本该前程似锦,未来无量。

可天有不测风云。

在2008年7月被确诊为淋巴癌,正是打拼事业的好年纪,却天不遂人愿。

按理说罗京遇到这种事应该放下手头工作,去接受治疗。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而他却因放不下奥运会的报道工作又回到了岗位,在播完奥林匹克这些新闻运动会之后。

在2009年6月,罗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坚持了一年的病痛折磨后,最终撒手人寰,年仅48岁。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因为罗京老师德艺双馨,品行优秀,为人民广播事业做出了毕生的贡献。

而且是中共十七大代表,所以央视允许他葬入八宝山为世人铭记!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党旗披棺罗疏桐手捧父亲遗像。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亲朋好友前来吊唁。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央视同事泣不成声。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央视台长焦利前来送别。

当天为罗京送别的还有李瑞英、赵忠祥、白岩松、董卿、周涛、李咏、崔永元等人陆续到达。

最后送别罗京一程,前来吊唁的主持人均身穿黑色服装,表情凝重。

罗京的葬礼举行的盛大庄严,规格和待遇很高,从中便可以看出罗京在新闻界和主持界的地位。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罗京的墓地周围绿树环绕,四周静寂安逸,他的墓碑上有一只话筒,雕像后是一座“口”字形的石碑,以此来表达罗京生前对播音事业的热爱。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罗京的离去不仅让众多观众感到伤心和惋惜,对妻子刘继红的打击更是巨大。

02.

丈夫的离去,刘继红痛苦不已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刘继红和罗京以前是校友,日久生情的他们自然而然的发展到结婚这一步。

从来不做饭的刘继红跟女友现学了三个菜,到那天,在罗京家厨房“手忙脚乱”一阵后,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不知道内情的公婆面带微笑,认可了这位勤快的“娇小姐”。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1988年罗京与刘继红登记结婚,刘继红考虑到丈夫的的职业,便一个人把家庭的重担挑了起来。

每天不论罗京多晚回家,都会为他亮着一盏温暖的灯,即使累了一天的刘继红,还是会坐在沙发上等他。

以至于罗京不管多晚踏进家门,都会有一杯热茶递上。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夫妻间免不了吵架,他们曾为一件小事争执,刘继红性急的把声音提高了八度:

“你到底要怎么样?“

罗京不想因为争执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便闷着头一个人走进了书房,半夜出来一看,刘继红睡在了客厅的沙发上,一时间,心像被什么刺了一下,一下子歉意涌了上来。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他轻身轻语的对妻子说:“你可以和我生气,但不能和自己的身体生气,我会心疼的。

此后,他们之间便有了几条不成文的规矩,吵架不过夜,女士不能睡沙发,互相要坦诚沟通。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在罗京34岁时,两人生下了的儿子罗疏桐。

两人世界变成了三口之家,照片上他们的幸福印在脸上。可就是这平淡的幸福却只维持了21年。

面对丈夫的离去,刘继红伤心欲绝,哭成了一个泪人,甚至差点昏厥过去。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如今,距罗京去世已有11个年头了,播音界主持人和许多著名的主持人每年都会去追悼罗京老师,可以看到罗京老师的墓地上有着一座他的铜像,而他的铜像每天都是一尘不染。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之所以一尘不染,是因为每天去追悼的人都会主动擦拭他的铜像,这是对罗京老师的敬重。

结语:

作为公众人物,罗京几乎是唯一没有负面新闻的,无论在央视新闻圈子里,还是在网友中,他都受到大家的爱戴和尊敬。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罗京的离世无疑是主持界最大的悲痛。

虽然,罗京已经成为过去,但他的音容笑貌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头,他的多才多艺,他的沉稳庄重会成为无数人永远的记忆。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他的那张“国脸”也会成为新闻联播永恒的象征,希望以后的后人都能像罗京一样,对事业及家庭的那份责任和一个男人的担当

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