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學霸高考總分262分,卻被特招進入985大學,現狀令人欣慰!

"腦癱"學霸高考總分262分,卻被特招進入985大學,現狀令人欣慰!

導語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許多孩子都過得很幸福。他們享受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也過於依賴父母。他們常常遇到一點困難就會膽怯、退縮。而有些孩子他們從小就經歷磨難,但他們沒有感嘆命運的不公,始終相信只要自己足夠努力,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腦癱"學霸高考總分262分,卻被特招進入985大學,現狀令人欣慰!

眾所周知,高考滿分750分,很多人都會奇怪,高考262分是怎麼能進入985大學的?他是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就是這麼特別的謝炎廷1992年出生於蘭州,11月的他因為一次發燒入院被診斷為腦癱,這對於迎接新生命的家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因為自幼患腦癱,其面部、雙手、雙腿、雙腳嚴重畸形,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幸運的是他的家人沒有放棄他,更是為了他的病情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醫院,雖然最後還是沒有結果。幸運的是雖然他身體有疾病,但是智力沒有受到影響。謝炎廷的父母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身上,對他的教育也從來沒有落下。

然而等謝炎廷到了上學的年紀,他的父母也想讓他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到校園裡學習。但是她們也是矛盾的,因為在學校裡特別的謝炎廷要遭受別人異樣的眼光,而且他的父母也沒辦法時刻照顧著他。最終他的父母於是決定讓他在家學習,家裡人則扮演著老師得角色。

謝炎廷也從此開始了在家裡學習的歷程,更不幸的是他的父親在他15歲的時候去世了,就是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他也沒有放棄學習,自學了高中三年的課程。大家都知道高中的課程是很難的,很多人因為難,放棄了高考。而謝炎廷每天挑燈夜戰,只為了能夠獲得一個高考的機會,一個改變他命運的機會。

在2011年,謝廷炎參加了高考,這是一場只有選擇題的考試。也是謝炎廷的媽媽花費了很多的心血獲得的機會。因為腦癱他無法握筆,所以他的答題紙上只做了選擇題。滿分280分的選擇題,他考了262分,這樣看來是算不錯的成績,而從750的滿分看來,他不足以被任何一所大學錄取。但是所幸努力的人終將會被看見,最後他獲得了蘭州大學旁聽生的資格。

在蘭州大學的圖書館門前,總能看見謝炎廷步履蹣跚的身影。作為旁聽生,他和其他同學一起努力學習,收到了很多友誼,也獲得了老師同學們的幫助,在同學們眼裡他不過是個比他們還努力的正常人。謝炎廷在蘭州大學作為旁聽生堅持了8年,最後成了蘭州大學教授徐守軍的"編外博士生",並且在SCI上發表了學術論文。如今的他正在蘭大繼續旁聽博士課程,如今現狀令人欣慰!

02 從謝炎廷的案例中得出,家長要如何去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01 "興趣"

孩子的興趣愛好,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可以挖掘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就像孩子從小就喜歡唱歌,只要他不放棄他未來就可能是一個音樂家。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能夠指引著他人生的方向。


02"不懈努力"

有了興趣還遠遠不夠,還要學會努力。畢竟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上天總會眷顧那些努力的,有理想的人。家長主要做的就是鼓勵與鞭策。當他們鬆懈下來的時候,不是責備他們,而是用恰當的方法去引導孩子怎麼努力,比如說給孩子多講一些勵志的故事,一些名人的成功案例。

03"樹立榜樣"

身教重於言教,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都說什麼樣的家長就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家長起到的是榜樣的作用,因此家長更要注重自身的修養。

上天給你關上一扇門,是日日"顧影自憐"還是想方設法"打開一扇窗",人生可能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走向。

那麼你們覺得父母對孩子的培養還有什麼更好的方式嗎?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互相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